漢高祖劉邦:逆襲的第一人

劉邦可以說是屌絲逆襲的第一人,之前取得最高權力的人,都是貴族、將軍出身,劉邦成功踐行了陳勝的豪言:“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我們稱劉邦為“高皇帝”,這裡的“高”,是相對於秦始皇的“始”,秦始皇作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皇帝,這個事實無法磨滅,而劉邦是最高皇帝,所以得出“高皇帝”的諡號。劉邦的廟號則是“太祖”。但後世叫著叫著也叫混了,也有叫劉邦“高祖”的,比如司馬遷。西漢之後的後世之君為了表示對劉邦的尊敬均尊稱呼劉邦為高祖。

漢高祖劉邦:逆襲的第一人

劉邦建國以後,把有功的將領分封為王。但很快,人老了容易起疑心,年過半百的劉邦也開始懷疑這些曾經出生入死為自己打江山的兄弟是否忠心。為了抑制異姓諸侯的勢力,劉邦對他們進行大清洗,改分封自己的兄弟、兒子,推行“非劉氏不得王”的政策。文官丞相蕭何也不能倖免,當他聽聞劉邦對自己起疑心時,不得不以徇私枉法、強佔民田等方式自毀名聲,以此化解劉邦的戒心,保住小命。秦朝嚴刑峻法仍不能避免盜賊作亂,漢建國後採用道家思想為治國理念,與民休養生息,對於連續經歷春秋戰國之戰亂、秦法之嚴峻、秦亡而楚漢之戰亂的百姓來說,很是歡迎,終於過上消停日子了。

漢高祖劉邦:逆襲的第一人

劉邦一開始將首都定在洛陽,因為他手下許多大臣都是山東出身。但洛陽的戰略縱深太淺,不利於防禦,最終將都城定在關中的長安。關中自古是沃野千里,有崤山、函谷關為天險,南有巴蜀之富饒,北有胡地牧場之利,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是西周、秦的龍興之地。萬一東方發生叛亂,據關中可週旋自保。

漢高祖劉邦:逆襲的第一人

同一時間,北方遊牧民匈奴在冒頓單于的領導下崛起。冒頓單于殺父自立的故事很出名:他做了鳴鏑箭,箭射出是有聲音,命令臣下跟著聲音指哪射哪;他先射愛馬,再射愛妃,拒絕放箭的人被殺;在確認臣下聽從指揮後,他找機會將箭射向自己的父親,確立了自己的統治地位,開創了史上最強大的遊牧帝國,收復了被秦朝佔領的鄂爾多斯地區。公元前201年匈奴南下進犯,劉邦率步兵三十二萬出征,被冒頓的精銳騎兵困在白登山七天。

漢高祖劉邦:逆襲的第一人

最終劉邦用陳平之計,向冒頓單于夫人閼氏行賄,在其枕邊風下才避免一場生死大戰。河南(鄂爾多斯)的丟失,使得長安北方的防禦縱深只有七百里,為了恢復關中經濟以抵抗來自北邊和東邊的威脅,漢廷決定將東方六國的王族、貴族遷徙到關中,建設關中首都圈。另一方面,劉邦也一改對匈奴主站的策略,想把公主嫁給單于,因呂后不肯,改以宗室女出嫁,每年送給匈奴大批棉絮、絲綢、糧食、酒等,漢匈關係才得以緩和。

漢高祖劉邦:逆襲的第一人

劉邦去世後,兒子(惠帝)年幼,由劉邦夫人呂雉(彼時已經是呂太后)臨朝稱制。《史記》記載為《呂太后本紀》,而沒有將兩個幼小的少帝列入本紀,是對其正統地位的承認。換言之,如果不承認呂太后政權的話,漢王朝將無從連續。呂后是歷史記載中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也是實行皇帝制度後第一位臨朝稱制的皇太后。

漢高祖劉邦:逆襲的第一人

呂太后有名的故事就是殘虐戚夫人了,把戚夫人折磨成“人彘”,給惠帝嚇出心理疾病。惠帝在位七年政績平平,較大的動作也就是修築了長安的城牆。高祖時長安並沒有城牆,因為當時的概念是守備關中,一開始並沒有長安城的整體規劃。惠帝死後,呂后給惠帝先後過繼了兩個年幼皇子,其中第一個少帝長大後發現自己非皇后之子,且生身母親被殺害,呂后唯恐真相敗露,謊稱少帝患病,令其退位,將之幽禁、殺害,立了第二個少帝。呂后去世後,呂后分封的呂氏諸王一面在未央宮守衛少帝,一面掌控軍隊,時任太尉周勃當機立斷,控制北軍,朱虛侯劉章殺死梁王呂產,重新掌控朝廷,並將朝廷大政奉還劉氏。

漢高祖劉邦:逆襲的第一人

但客觀而言,呂后時代還是延續了劉邦“無為而治”的大政方針,對內休養生息,部分解除對商人的限制,恢復漢朝國力,給後來的文景之治打下了不錯的基礎。惠帝六年(前189),長安興建了西市,成為大漢朝的經濟中心,此後又推出了“行八株錢”和“行五分錢”措施,運用國家權力對貨幣經濟進行管理調控,對穩定幣值、平衡物價和促進商品流通起到了積極作用。

漢高祖劉邦:逆襲的第一人

惠帝四年(前192),那個打敗過劉邦的冒頓單于因為老婆閼氏死了,寫了一封信給呂后,說“孤僨之君,……願遊中國。陛下獨立,孤僨獨居。兩主不樂,無以自虞,願以所有,易其所無。”翻譯過來,就是說我現在是鰥夫,你是寡婦,不如就在一起,豈不樂哉。這是赤裸裸的挑釁啊兄弟們,奇恥大辱啊,放到現在網絡上的憤青們肯定是一片“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同樣的,當時漢庭滿朝文武義憤填膺,都說要給呂后雪恥。

漢高祖劉邦:逆襲的第一人

咱呂后不愧是見過大世面的,雖然氣氣,居然咽得下這口氣,聽從了中郎將季布的意見,寫了一封回信,說自己年老色衰,體力不濟,不能滿足單于大人,不如派一位年輕女子代替我伺候單于大人,並獻上珠寶絲綢供單于享受。隨後,就真的又嫁了一名宗室女,並陪嫁了大量嫁妝。呂后堪稱政治家這三個字,用她的忍辱負重給自己重孫子的大業打下基礎。

管見所及,不吝雅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