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粮食出口国限制出口,我国粮食够吃吗?

史海闲聊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粮食出口国限制出口,我国粮食够吃吗?

疫情对农产品市场的影响,目前已经显现出来的,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为了防控疫情而限制人流、商流、物流,部分国家的民众囤积食品的客观需求增大,供应上确实出现了阶段性偏紧状况;二是在农产品流通受到疫情影响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本国的粮食供应和安全,部分国家如越南、哈萨克斯坦等采取了暂停或禁止农产品出口的措施,部分依赖进口的国家加大了粮食采购力度,使得国际市场的粮食供需阶段性状况改变;三是市场和民众的恐慌情绪被调动了起来,再加上有关机构如FAO发布的预警,农产品的价格出现了持续上涨。

上述影响和状况,在我国同样也不同程度的存在,虽然我国疫情形势已经明显好转,各行业也在陆续恢复,餐饮业也基本恢复了正常,但考虑到国人多年来养成的备荒心理较重,屯粮心理、担忧粮食不够吃等的心理比较多。但从实际来看,其实适当的担忧和预防是可以的,过度的紧张并不可取。

一方面,我国的口粮是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的,而且国家粮食库存充足,有关专家说的可以够吃一年的储备,不是随便就能说的。今年国家在粮食方面的调控重心,仍将会是一手抓新增生产、一手抓去库存,两头并进。

另一方面,国内粮食市场虽然近年来与国际市场的联动性比较密切,粮食的金融属性、商品属性也越来越强,国内粮食进口最近几年来年度总量也保持在1亿吨以上的规模,但国内市场依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市场,国际价格的变动,特别是谷物方面,对国内市场的影响较小。

再者,需要关注的是,在吃饱的情况下,因为疫情的原因,吃好的需求可能会打上一定的折扣,这表现在一是用于饲料、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农产品进口短期可能会减少,比如大豆、豆粕、肉类等;二是收入下降会影响人们的采购能力和消费水平。

综上所述,有专家提醒,因为疫情的全球化蔓延且影响较为深远,导致经济的全球性倒退也将成为必然,这可能会导致后期全球粮食产品的重新定价,粮食价格或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维持涨价后的高位水平。在此形势下,我国这些年来形成的合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立足国内也将更为必要。


粮小咖


受制于新冠肺炎的持续影响,一些粮食出口大国,比如稻米出口大国越南印度,和小麦出口大国哈萨克斯坦纷纷下达通告,关于暂停或者限制粮食出口措施,再加上除祖国之外各国疫情影响加剧,并且有恶化状态,所以全球出现了对于粮食需求的恐慌性心理,引起了粮食涨价的现象,和储存粮食的情况发生,这是全球粮食波动的一个缩影,也是一种正常的因为肺炎而引起的市场反应和群体效应。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粮食出口国限制出口,我国粮食够吃吗?

我国虽然是粮食第一进口大国,但是需要明确指出的是,在2019年我们国家的粮食总产量,小麦、玉米以及稻谷总产量达到了6.64亿吨,位居世界第一第一,在自我供给供应方面一直都能保持在95%以上,而且根基2月份有关部门发布的数据来看,我国目前粮食储备充足,当前的储存量远远超过了国内一年内的正常消费需求。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明确的知道,我们国家的粮食是够吃的,是能够满足大家的食用需求,所以大家不要带有恐慌情绪,完全没有必要进行个人所谓的抢购屯粮行动,而且粮食储存不当很容易出现霉变等质量问题。

现在肺炎的危害和其他国家对比来说,我们几乎完全问题不大,中国目前是最安全的国家这个毋容置疑,肺炎对于我们国家的伤害已经结束,而国外才刚刚开始,而且东非地区流传开的蝗灾,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并不会影响到我们国家,这次蝗灾的主角是沙漠蝗,而这种蝗虫适宜生活在干旱少雨的环境之中,从距离我们比较近的几个蝗灾发生地区来看,我们这里不适宜沙漠蝗的生长繁殖,水土不服它们是不会来的。

虽然肺炎和蝗灾从暂时来看不会对我国粮食需求产生很大的波动影响,但是我们也应该居安思危,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做到节约粮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自我做起杜绝粮食浪费,另外需要指出的就是,对于农民朋友尤其需要注意的就是当前对于农作物的管理问题,提前预防旱涝灾害的发生,和对于冬小麦的管理问题,要有效的做好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的预防工作,为夏季粮食丰收打好基础。

咱老农民要做的的就是好好干活,好好做事,好好种田,不以讹传讹,不造谣不省事,安分守己不给国家添堵,我是农村小小李,喜欢我的回答就给我一个关注吧。


农村小小李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近日越南宣布暂停大米出口。越南常年大米出口700万吨左右,大体占世界贸易量的15%,限制出口可能会造成国际市场大米价格波动。部分粮食出口国为保障国内供给也可能采取限制出口的措施。当然,通常应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2019年我国进口越南大米仅48万吨,为2011年以来最低水平;今年1~2月从越南进口大米仅3万吨。事实是,2016年我国实行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以来,大米进口数量逐年下降,2019年大米进口255万吨,同比下降53万吨,进口大米占我国大米消费约1%,主要用于品种余缺调剂,如泰国香米,即使大米不进口也不会影响国内市场供给。

尽管近年来国际市场曾几次出现“过山车”式的粮价大幅波动,但由于我国粮食连续丰收,供给充裕,库存充足,保障有力,粮食市场总体保持稳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战略,提出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国家采取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政策举措,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连年获得丰收,实现了口粮完全自给,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目前我国谷物库存保持较高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较为坚实。2019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稳定,粮食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66384万吨,同比增加594万吨,增长0.9%。总体看,我国粮食供求总体宽松,完全能满足人民群众日常消费需求,也能够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考验。

“大国粮仓”库存充足



田间地里


粮食属于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在国家的宏观调控范围之内。国家有战略物资储备,大规模涨价的可能性不大。

中国是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对于粮食的需求非常大,如果粮食不够的话,将会直接影响到老百姓的吃饭问题。所以我们国家的粮食储备,一直都做得非常充分,这是从国家层面甚至可以说是从战略角度出发的。虽然每年从国外大量进口粮食,但是国内的储备仍然很丰富,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大家不用太过担心。过去中国用7%的土地资源养活了22%的人口,现在这个问题同样也不存在。即使在当下很多农民外出打工不再进行农业生产种植的情况下,粮食也是足够的,也是充分的,短期内根本不会出现缺粮的情况。

中国是人口大国,对于粮食安全的关注更为严肃。在农业生产方面,虽然很多小农分散种植户不再从事农业生产,但是中国的新型的农业化规模化的种植产业仍在不断的扩大,而且农村的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中国主要粮食的产量逐年都在上涨,都在增多,对于满足国内的需求,根本不存在什么问题。而且说实话对于主要是来讲,国内能够自给自足,而从国外进口的粮食主要是像大豆一类这样的作物。而随着我们国家实施的大豆振兴战略以及其他的农作物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一定能够保证我国的粮食供应。这一点大家可以放心,不要担心。

粮食价格可能出现略微的浮动,但是不会大规模上涨,所以,请放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