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天,我是云

我们都在

《孩子是天我是云》编导手记

本片导演:李正强


大约三年前,在同事孙尧编导、小米摄像的《师道·应彩云》片子里认识了应老师,知道了这位幼儿教育领域的上海特级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三月中旬,在本溪路幼儿园见到了应老师真人,说起《师道》的节目,应老师说:很多记者来拍过我,只有孙尧和小米两位,把我拍的是最美的。我告诉她孙尧和小米正在武汉增援,应老师说知道了,也一直在微信上关注他们的工作。

孩子是天,我是云

这个短片子中使用了两段资料,也是《师道·应彩云》中我印象最深的片段。

一个是应老师在讲《猜猜我有多爱你》,一个是应老师远赴新疆克拉玛依,给那里的幼儿教师们示范讲学。那是个发生过伤痛往事的地方,让人不堪回首。这个片段的结束,应老师大大地张开了怀抱,一把搂住了有七八个孩子,每次看到这个片段,我都会眼睛模糊,都会为这些孩子们感到高兴,在一个真正热爱孩子的老师身边成长,是一个幼儿最幸福的经历了。

孩子是天,我是云

在应老师的办公室采访结束,正在收拾器材准备转场,应老师以为我们收工了,就独自开始了工作。那是疫情期间,应老师和团队教师们每天给家长们推送的亲子游戏,一个折叠和剪纸的手工,她要了解以孩子的能力能够做到哪一步,所以自己要做一遍。我让摄影师无忌拍下她静静琢磨的样子。

孩子是天,我是云

随后我问她,究竟是什么让您一说起为了孩子们的事就神采飞扬?为他们工作给了您怎样的乐趣?

应老师说,孩子们的童真和赤子之心,是大人的世界里没有的,找不到的,这就是她放弃许多机会,一辈子为孩子们工作的原因。

我让应老师回顾了元宵节那天,她给全国各地、尤其是被疫情笼罩的湖北幼教老师们上的一堂网课。湖北封城,疫情切断了师生们的连接,当湖北的幼教老师们在互动屏幕上诉说着孤单、沮丧、无助的心情时,应老师和全国各地的同行们一起说:贵州在山东在新疆在云南在海口在……我在,我们都在。

孩子是天,我是云

那一刻,让我对“孩子是天,我是云” 这句话多了一分理解。这是一份不能停顿的事业,是属于他们这个群体共同的天大的事。在这个严酷的冬天,当老师们一起喊出“我们都在”的时候,这些“云彩”们连接着、激情涌动着,会让每一个城市每一户家庭,感受到来自他们的温暖。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携手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于近期在纪实人文频道陆续推出抗击疫情系列微纪录片《城市的温度》,敬请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