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磊小女兒想在姐姐頭上鑽個洞:別讓二胎成為對老大的傷害

黃磊小女兒想在姐姐頭上鑽個洞:別讓二胎成為對老大的傷害

最近,黃磊的一則微博引起了網友的“恐慌”,大家紛紛表示,有些毛骨悚然!

原來,黃磊家的二胎妹妹,跟姐姐多多這樣說道:

“我要趁姐姐睡著的時候,在姐姐頭上鑽一個洞,然後爬進去,這樣,將來有一天姐姐生寶寶的時候,我就可以做姐姐女兒了。”

黃磊小女兒想在姐姐頭上鑽個洞:別讓二胎成為對老大的傷害

網友們紛紛留言被觸動了:姐姐和妹妹的感情真好!

黃磊小女兒想在姐姐頭上鑽個洞:別讓二胎成為對老大的傷害

黃磊小女兒想在姐姐頭上鑽個洞:別讓二胎成為對老大的傷害

黃磊小女兒想在姐姐頭上鑽個洞:別讓二胎成為對老大的傷害

翻看黃磊和多媽孫莉的微博會發現:姐妹倆的溫情就藏在生活的點滴之中。(以下圖片均來自黃磊、孫莉微博)

妹妹學校的活動,要裝扮成最喜歡的書裡的形象,她選擇了小飛象,這難倒了多媽,後來還是姐姐多多自告奮勇,自己動手做了一個小飛象幫妹妹戴上。

黃磊小女兒想在姐姐頭上鑽個洞:別讓二胎成為對老大的傷害

黃磊小女兒想在姐姐頭上鑽個洞:別讓二胎成為對老大的傷害

姐妹倆日常總是黏在一起,姐姐拼搭樂高的時候,妹妹也在一旁全程參與。

黃磊小女兒想在姐姐頭上鑽個洞:別讓二胎成為對老大的傷害

而妹妹過生日的時候,主動親吻自己最愛的姐姐。

黃磊小女兒想在姐姐頭上鑽個洞:別讓二胎成為對老大的傷害

當然,姐姐多多更不用說,不管在哪裡都會一直牽著妹妹的手,照顧得妹妹無微不至!

黃磊小女兒想在姐姐頭上鑽個洞:別讓二胎成為對老大的傷害

連多媽都感嘆道:“看到這些畫面我真的很感動,真替妹妹開心,有這樣一個愛她的姐姐!”這大概是所有二胎家庭羨慕的模樣吧!可對於很多二胎家庭來說,日常的畫風可沒這麼和諧、寧靜,經常都會上演這樣的情節:

黃磊小女兒想在姐姐頭上鑽個洞:別讓二胎成為對老大的傷害

黃磊小女兒想在姐姐頭上鑽個洞:別讓二胎成為對老大的傷害

黃磊小女兒想在姐姐頭上鑽個洞:別讓二胎成為對老大的傷害

不少二胎媽媽會有這樣的疑惑:

自從有了兩個孩子以後,我發現自己的愛不夠分了,經常滿足了這一個,那一個又不平衡了,兩個孩子之間的矛盾和問題層出不窮。特別是大寶,變得更加黏人,有時候還會打小的,二胎家庭都是這樣的嗎?

確實,擺在很多二胎家庭面前的似乎不是一家四口其樂融融的畫面,而是每天雞飛狗跳的各種問題!

到底如何做,才能讓孩子之間和諧共處呢?

到底如何做,才能讓兄弟姐妹真的親如手足呢?


黃磊小女兒想在姐姐頭上鑽個洞:別讓二胎成為對老大的傷害

多年前,有一則震驚全國的新聞:西安一名14歲男孩(濤濤)殘忍地殺害了自己1歲半妹妹。

哥哥濤濤先是用雙手掐住妹妹的脖子,幾十秒後,他突然有些心軟了,然後鬆開了手。

這時,妹妹睜開了眼睛,叫了他一聲“哥哥”,聽到妹妹叫“哥哥”,濤濤的眼淚“唰”地就流了下來。但因擔心妹妹長大後會記恨他,濤濤並沒有中斷犯罪,而是拿起了菜刀舉向了妹妹。

事後,面對警察的詢問,他還連續多次說“不後悔”!

黃磊小女兒想在姐姐頭上鑽個洞:別讓二胎成為對老大的傷害

很多人實在無法理解:一個14歲的孩子心裡,為什麼有那麼大的仇恨,讓他能夠對手無縛雞之力的妹妹下此毒手?

原來,男孩濤濤殺害妹妹的動機,是認為隨著妹妹的出生,父母將原本屬於他一個人的愛分給了妹妹,這導致了他的不滿,於是,他選擇了向妹妹下手。

而在調查過程中,一些細節不可忽視:

濤濤的父親是一名鄉鎮醫生,母親則經營了一家小商店,夫妻倆都很忙,濤濤從小是由奶奶帶大的。

濤濤是一個內向的孩子,學習一般,脾氣卻有些古怪,自從妹妹出生起,濤濤就表現得十分不喜歡妹妹,幾乎不和妹妹說話。

對於濤濤的情緒變化,父母認為很正常,男孩子長大了,難免有些青春期的小脾氣,但從來沒有意識到妹妹的到來對他有什麼樣的心理影響。

於是,本就有些內向的濤濤,心裡開始有不平衡的感覺,他曾對鄰居說過“自己最恨父母,最愛奶奶,最討厭妹妹”。然而,這些話,這些問題,都被父母忽視了。

就這樣,一個內向的孩子、一個弱小的二胎妹妹,再加上忙碌得沒有時間關心孩子的父母,最終釀成了悲劇!

父母與孩子之間、大寶和小寶之間,產生的問題和矛盾如果沒有得到正視和正確的對待,只會讓彼此成為仇人!

黃磊小女兒想在姐姐頭上鑽個洞:別讓二胎成為對老大的傷害

英國兒童行為心理學家的研究顯示:幾乎所有的孩子,即便是1歲的孩子,也會對家裡出現的其他孩子產生敵意,他們會感受到威脅。

而這種不安全感會使他們在情緒和行為上有各種各樣的表現。


1、 他們會變得易怒、愛哭鬧

在《媽媽是超人》中,馬雅舒的大女兒在跟弟弟的相處中,就表現得非常易怒,因為和弟弟搶玩具被媽媽批評後,動手打媽媽,還用哭鬧來威脅媽媽。

黃磊小女兒想在姐姐頭上鑽個洞:別讓二胎成為對老大的傷害

大多數二胎家庭中的老大,情緒很容易受到來自小寶的影響而變得不穩定。

他們很敏感,他們會發現自己和父母的互動方式有了變化,父母們不再向往常一樣對他們有耐心,甚至會因為弟弟或者妹妹批評他們。

所以,當自己的情緒得不到很好的釋放和調整的時候,只能用哭鬧來引起家長的重視。

而此時,父母的接納、共情、陪伴以及身體接觸,是最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2、他們會開始比較和較真

同樣是在《媽媽與超人》中,胡可的兒子安吉和小魚兒,有一次為了搶一個玩具而較真、打鬧起來。

看見弟弟小魚兒手上的玩具,安吉也想要,卻直接上手去搶,小魚兒大哭。這時媽媽胡可走過來了解原委後說道:“小魚兒先拿到的玩具,那就先讓弟弟玩。”

黃磊小女兒想在姐姐頭上鑽個洞:別讓二胎成為對老大的傷害

事後,安吉還兇巴巴地對弟弟說道:“我這麼慘,都是你害的!”

有了二寶後,大寶往往覺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脅”,事事想要跟小寶比較,小寶能得到的東西他也會希望得到,小寶受到的照顧他一樣也不能落下。而當媽媽給他講道理,他就句句“較真”,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非要“理論”出個長短。

這個時候家長該怎麼辦呢?不要批評!

更重要的是,父母要拿出特定的時間來陪伴大寶,讓他明白父母雖然有了小寶寶,但是對他的愛仍然是獨特的、始終的。

這一點,真的很重要。


3、他們會行為退行,甚至處處闖禍

很多有了二胎的家庭會發現:有了老二,老大的行為退化了。

比如,看見媽媽在給妹妹母乳,他湊過來,非要嘗一口;上幼兒園的時候,已經學會了自己穿衣服,可早上起床非要父母幫他穿;還要鬧著去坐弟弟妹妹的小推車……

黃磊小女兒想在姐姐頭上鑽個洞:別讓二胎成為對老大的傷害

其實,這都是孩子們想要重新獲得父母的關愛和照顧的表現,以此期待引起父母們的關注。

確實,大多數二胎家庭中,只有大寶在犯錯時,父母對他們的關注度才會大幅度增高。所以,聰明的大寶很懂做什麼事情才會引起家長對自己的重視。

此時,孩子最需要的,不是批評,而是父母更多的關注和陪伴。

可以每天抽半小時對大寶進行高質量的陪伴,把小寶交給爸爸或者其他人,全心全意地陪孩子看一會兒書,講一個故事,或者進行一次戶外活動,這些都是不錯的辦法。


4、他們的攻擊性會變強

在《爸爸去哪兒》中,曹格的大兒子Joe是大家公認的好脾氣男孩。但是在面對妹妹grace的玩笑挑釁時,Joe一下子就把妹妹猛推飛出去,倒在地上的妹妹嚎啕大哭。

黃磊小女兒想在姐姐頭上鑽個洞:別讓二胎成為對老大的傷害

儘管有時我們對老大有了更多關注和愛,但隱藏在孩子心中的“父母的愛被弟弟妹妹奪走”的隱性心理仍然會持續很久。

所以,即使哥哥姐姐平時跟弟弟妹妹相處得很不錯,但是仍然會出現很多敵視和抗議行為。

這是人性所在,所以並不能苛責孩子。

面對這樣的情況,作為父母應該允許這種衝突存在,不應該過分苛責哥哥姐姐沒有謙讓弟弟妹妹,從而大加責備。

而且,要知道,孩子,尤其是同胞之間的衝突並非全是壞事,它是很好的讓孩子學會解決衝突和問題的機會,父母大可不必過分干涉。

二胎家庭裡,無論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之間出現了何種不正常行為,父母首先要了解孩子這些行為背後的心理原因,再用合適的方法接納和引導孩子去管理自己的情緒。

要知道:孩子所有不可愛的行為,都是在呼喚愛。


黃磊小女兒想在姐姐頭上鑽個洞:別讓二胎成為對老大的傷害

其實,想要平衡地處理好兩個孩子之間的問題,父母一定要心中有桿秤,遵循好以下幾個原則。

1、不要讓大寶謙讓小寶

兩個孩子一旦出現了爭吵,不少父母總是會對大寶說:

“弟弟/妹妹還小,你就讓著點他/她吧。”

“你是哥哥/姐姐,是不是應該讓弟弟/妹妹先玩?”

這樣做,實際上對兩個孩子都不好:小寶會認為自己小所以擁有特權,而大寶的正當權益也被不公正的剝奪了。

父母能做的其實是引導孩子來制定規則,或者提供更多的選擇給孩子。比如說,一個人如果要玩玩具,那另一個沒玩具的孩子,可以跟媽媽一起看看書,而不是去說讓大寶謙讓小寶的話。

公平、公正、合理地處理二胎之間的爭端,才會讓兩個孩子懂道理、明事理,心不受委屈。


2、 不要明顯地偏袒某一方

有個女性朋友曾跟我打趣說道:

“我姐姐小時候生過一場大病,好了之後,只要我和我姐鬧矛盾,那都是我的不對!不僅如此,我媽還讓我在學校多照顧我姐,一切彷彿天經地義,我感覺我的出生就是個陪襯。後來我就開始討厭姐姐了,到現在跟她感情也很一般。其實我也很愛我姐,但如果爸媽能好好跟我說,而不是總偏袒她,大概我和姐姐的關係會更親密一點吧。”

很多時候,父母會不經意地去偏袒那個年紀稍弱一點的孩子,一旦孩子感覺到父母的心偏了,只會增加兩個孩子之間的矛盾,被偏心的那一方只會感覺到無盡的委屈。

每個孩子的特質都不一樣,父母給予的愛的方式也各有側重,但有一點是同樣的,就是發自內心地、平等地愛兩個孩子,刻意的偏袒只會給兩個孩子帶去更多的傷害。


3、不要強迫大寶照顧小寶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爸爸去哪兒》裡郭濤和石頭父子嗎?

郭濤認為石頭是5個孩子中最大的,就應該承擔得更多,所以對他嚴格要求,不能任性,不能撒嬌,更不能犯錯!

石頭也只是個6歲的孩子而已,但郭濤要求他必須照顧好節目中的弟弟妹妹,卻忽視了孩子的感受和情緒,以至於後來石頭都開始懷疑爸爸是否愛他!

黃磊小女兒想在姐姐頭上鑽個洞:別讓二胎成為對老大的傷害

強迫的後果往往換來的是孩子逆反的心理,他們會認為“我也是個孩子,我憑什麼要照顧別人”,對弟弟妹妹更多的是討厭和反感。

如果郭濤能換一種邀請的語氣和石頭說:

“石頭,你們出去找食材的時候,可以幫叔叔們照顧一下弟弟妹妹嗎?那樣我們會放心很多哦,回來以後,爸爸還會給你小獎勵哦!”

聽到這樣的話,相信懂事的石頭一定會更有責任感和信心來照顧好弟弟妹妹的。

因為強迫,終有一天會物極必反;而想讓孩子主動接受,前提就是給予他們尊重!

4、 不要追求刻意的平等

我曾見過一個媽媽,為了避免兩個孩子因為物質上的爭吵起衝突,把所有孩子用的、玩的東西都買了雙份。但兩個孩子仍然不停地互相搶東西,哪怕是一模一樣的兩個東西,姐妹倆都能分出個好壞來。

因為其實在孩子心裡,他們追求的並不是物質上的平等,而是要確信父母對自己的愛是完整的、完全接納自己的,而不總是“平均的”,因為平均即意味父母的愛總被分走一半。

所以,我們平日裡不用刻意去做到事事平均,因為兩個孩子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比如大寶學校裡有演出或者作業任務繁重,那我們完全可以多分一點時間給大寶,但要對小寶說清楚原委:“媽媽很想陪你玩,但現在哥哥/姐姐的事情比較重要,等結束後,媽媽再好好陪你。”

在育兒過程中對事不對人,才會讓孩子懂得體諒並學會分享。


黃磊小女兒想在姐姐頭上鑽個洞:別讓二胎成為對老大的傷害

最後,我想對家有二胎的父母說的是:

不管是大寶還是小寶,他們之間的爭鬥也好,排斥也罷,都只是想要一份來自父母的獨一無二、完整的愛。

只要我們把每個孩子都看做獨立的個體,接納他們,併發自內心地、平等地愛他們,兩個孩子之間的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手足親情,是父母給孩子最用心、最完美的禮物!

因為將來有一天,兩個孩子都會發現,他們不僅僅擁有了來自父母的愛,更比別人多了一份來自兄弟姐妹最彌足珍貴的同胞之愛!

也許,這才是生二胎的真正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