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婦人》背後,一代代女性的永恆問題

受疫情影響,影迷們已經很久沒能進電影院觀影。原定3月底公映的新版《小婦人》檔期也一再延後,但它在美國公映後的高口碑還是為它在全球贏得了影迷們的期待與關注。在剛剛過去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新版《小婦人》

(little women)

還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和最佳改編劇本獎的提名,被認為本屆奧斯卡獎為數不多的女性電影。

該片的導演是曾執導過《伯德小姐》的格蕾塔·葛韋格

(Greta Gerwig)

,她也是近年來好萊塢比較重要的女性導演之一,既往的生活和作品中無不體現出一種強烈的當代女性主義關照,以至於很多人一開始並不理解她為何要執導一部“古裝劇”。

《小妇人》背后,一代代女性的永恒问题

新版《小婦人》劇照

事實上,算上這部新版的《小婦人》,以同名小說為藍本的電影在世界範圍內已經至少擁有了十幾個版本。不僅好萊塢將這部小說改編了數次,日本、韓國乃至中國香港等東亞地區也有以此改編的電影作品陸續問世。此前,以1933年凱瑟琳·赫本版、1994年薇諾娜·賴德版和BBC版最為有名。

在其誕生至今的一百多年時間裡,無數女性以這本小說作為自己的啟蒙閱讀,又有無數電影作品演繹這個關於親情和成長的女性故事。是什麼讓《小婦人》有如此長久的生命力?如今的女性,又能從這部經典作品中獲得怎樣的啟發?

撰文 | 餘雅琴

《小婦人》是美國女權運動的產物

《小婦人》是由美國女作家路易莎·梅·奧爾科特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868年。彼時在美國曆史上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南北戰爭也才結束三年,小說的故事就發生在戰爭期間。因此,我們今天看來的“古裝劇”,在《小婦人》的時代確是一本當代小說,集中體現的就是19世紀中葉的美國時代精神,可以被看作是第一波女性主義運動的產物。

《小婦人》的故事帶有很強的自傳性質,女主角喬的原型就是奧爾科特自己。她描寫了美國新英格蘭地區馬奇一家四姐妹的生活和感情故事。而這四個女孩子的命運也可以被看做是當時美國女性的幾種不同的人生選擇。

小說受到思想家愛默生的影響,強調了個人尊嚴與自立自律的觀念,這本內容平實細膩的小說具有一種教化人心的力量。這也是它能暢銷一百多年的基礎。

《小妇人》背后,一代代女性的永恒问题

美國女作家路易莎·梅·奧爾科特

奧爾科特1832年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的一個貧寒家庭。她的父親是一個不得志的哲學家和教育家,一生立志辦學,卻都以失敗告終。同小說中的父親馬奇先生一樣,他成天耽在書齋裡,追求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家庭逐漸陷入貧困的境地,生活的重擔落到能幹的母親身上。

為了分擔家累,奧爾科特很早就出外做工,當過家庭教師、小學教師、醫院護士,以後曾看護一貴婦人,並隨同周遊歐洲。她幫助家庭,不斷努力工作,熱愛自由,終身未婚。成名後,奧爾科特不僅出版了小說,還積極投身到社會事務中。投身於婦女選舉運動和禁酒運動。後來,她還擔任過一家兒童刊物《Robert Merry's Museum》的編輯。

如何理解《小婦人》的當代價值,我們首先應該先把這本書放在它誕生的時代裡去考察。在奧爾科特成長的年代,正值婦女解放運動的第一次浪潮。早期女性主義者的訴求爭論的焦點簡單說就是男女平等、反對貴族特權、重申一夫一妻的神聖性,同時也要求公民權、政治權利,智力上和能力上的平等。

19世紀40年代,美國早期的女性主義者們開始了積極地奔走。1848年7月,由莫特夫人和伊麗莎白·凱迪·斯坦頓主持,召開了美國第一屆婦女權利大會,通過了《美國婦女獨立宣言》,它使美國女權運動有了比較明確的方向,將爭取婦女選舉權納入女權運動的奮鬥目標之列。斯坦頓斷言:“男人和女人生而平等。”她公開要求國家保障女性被剝奪的基本權利——神聖的選舉權。

但是當時美國女性面臨的當務之急主要是財產權、受教育權和離婚自由,選舉權緩不濟急。大會對爭取婦女在經濟、教育、法律、宗教、選舉權等十二項決議進行表決時,只有選舉權一項未獲得全體同意,僅以微弱多數通過。

1868年和1870年通過的第十四、十五條憲法修正案,分別制定了關於什麼是國籍、如何進行眾議員選舉、公民享有平等被保護權以及公民不得受到

(除性別之外的因素造成的)

選舉權的限制。兩次憲法修正案都對美國曆史進程產生了巨大影響,卻沒有賦予女性選舉權,因此也激發了婦女為爭取自己的選舉權展開一系列運動。

1890年,美國婦女成立了“全美婦女參政協會”,使各自為戰的婦女參政運動擰成一股勁,使爭取選舉權的鬥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婦女運動由西向東席捲全國,鬥爭方式日益多樣化和激進化,遊行示威,糾察、詰難政治候選人、絕食等等。在婦女運動的強大壓力下,致使一些政治領導人也公開支持婦女要求選舉權的活動。

《小妇人》背后,一代代女性的永恒问题

《小婦人》,[美] 路易莎·梅·奧爾科特著,劉春英、陳玉立譯,譯林出版社,2020年2月。

值得一提的是,1994年版本的《小婦人》雖然沒有跳脫出著力塑造浪漫愛情和美好婚姻的窠臼,卻創造性的加入了喬和朋友討論婦女應該獲得選舉權的橋段,而她最終的婚姻選擇,也是因為她的丈夫在選舉權的問題上完全站在女性主義者的立場之上。

不僅著眼於女性情感世界

《小婦人》不僅著眼於女性自身命運,同時還反映了整個時代的氛圍。在一個人文主義達到鼎盛的時代裡,理性和科學是人類的法寶,神學和父權的桎梏在慢慢鬆動,探索精神被認為是美國精神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喬的職業追求也可以正是繼承了這種探索精神。 她想要成為作家這個夢想在19世紀是絕對的進步性的表現,在此之前,歷史和文學的書寫者大部分是男性,而女性只有為自己爭取到貴族地位

(她的父親或丈夫是貴族)

才有可能獲得書寫的可能。因此,被譽為20世紀女性主義文學批評“聖經”的《閣樓上的瘋女人:女性作家與19世紀文學想象》才提出質問:“如果筆是對陽具的隱喻,奧斯汀、瑪麗·雪萊、勃朗特姐妹……靠什麼寫作?女人,你選擇在世上我行我素,還是隱退於家庭生活的屏障後?你選擇言說還是沉默,獨立還是依賴?”

《小妇人》背后,一代代女性的永恒问题

《閣樓上的瘋女人:女性作家與19世紀文學想象,[美] S.M.吉爾伯特、 [美]蘇珊·古芭著作,楊莉馨譯,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2月。

因此,放在19世紀的脈絡裡,《小婦人》集中體現了奧爾科特的進步意識,也反映了當時美國社會的種種狀況:階級和貧富差距阻礙持續拉大,階級固化等級觀念森嚴,中下層人民接受教育的機會匱乏且女性不能夠擁有自主的財產權等等。她將對這些問題的看法集中表現在《小婦人》這本書中。 奧爾科特更是一個主張大膽改革的嘗試者,她是一位為婦女爭取更好的工作條件和選舉權的衛士。由於當時的女性很難與男性一樣平等地接受教育,不少女性主義者都投身於民間辦學的事業中。《小婦人》裡的喬最終繼承了姑媽的房產後決心建立一所女子學校,反映的正是風氣雲湧的時代氣氛。 作者同時還借馬奇太太的口吻表達對資本主義上升時期“金錢至上”觀念的不屑,馬奇太太對女兒婚姻的態度是·:“我不希望我的女兒將來缺衣少食,但也不希望她們經不住金錢的誘惑。”而這種觀念以今天的眼光看正是很典型的美式清教徒的中產階級倫理。

由於新版故事打破了線性敘事,我們觀看新版的過程沒有之前版本來得順暢。我們先知道了人物後來的命運才漸漸瞭解了他們的前史。因此,馬奇家的其他幾個姐妹的形象和人生選擇也比之前的版本更為突出和具有當代性。

大姐梅格最為美貌,也是最符合當時主流社會審美的淑女。她本來可以嫁給有錢人,卻因為愛情,嫁給了貧窮的家庭教師。她代表的是當時社會最符合主流審美的那一類善良的女孩,甘願為了丈夫隱忍和奉獻,頗有一些聖母的光輝。新版中,艾瑪·沃森扮演的這個角色卻更具有人性,她也會羨慕有錢人的生活,也會因為穿不起好看的衣服而懊惱……但當代的觀眾誰會去責怪她虛榮呢?反而會更加尊重她能夠突破時代的侷限選擇自己所愛的人結合的舉動。

三妹貝絲的故事最悲情,她性格溫柔內向,喜歡音樂,善於彈奏鋼琴,十分惹人憐愛。但這個角色卻因為照顧生病的窮人而感染了猩紅熱,不治身亡。這個人物被作者給予了最完美的道德期許,近乎於純潔無瑕,是一個完人。她的死亡拔高了女性的道德力量,同時也啟迪了馬奇一家人。他們再次團結起來,幾個姐妹都獲得了成長。

《小妇人》背后,一代代女性的永恒问题

馬奇家的姐妹

小妹艾米是幾個版本里變化比較大的角色,她性格張揚,頗有些愛慕虛榮,以嫁給有錢人為自己的人生目標。但事實上,她很能代表那個時代具有野心的女性形象。在女性沒有自主的財產權的情況下,只能通過婚姻改變自己的命運。艾米年輕美貌而又才華,她的夢想是成為藝術家,但在那個時代,只有通過丈夫的支持,獲得長足的金錢支撐,這個夢想才有可能實現。因此,艾米一開始選擇了可以幫助自己進行階級躍升的弗雷德,但最後還是聽從了內心的召喚,選擇了成熟後的勞裡作為自己的終生伴侶。

艾米內心世界的變化是新版《小婦人》的一個亮點。她懂得抓住一切機會讓自己獲得上升空間,也對自己的命運有著清晰的認識,可以說她和喬是當時進步女性的一體兩面。儘管表面看上去她沒有喬的叛逆和大膽,但她們同樣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併為之付出努力。

馬奇夫人和姑母同樣是《小婦人》電影裡令人難忘的角色。馬奇夫人是這個家庭的核心凝聚力,看似女兒們都喜歡遠在戰場上的父親,但事實上卻是母親在操持一切。《小婦人》作為表現南北戰爭的文學作品從側面指出男人們在前線建功立業、書寫歷史的時候,是女性在後方支持著家庭的根基。馬奇夫人身上有非常可貴的清教徒的品質,她重視教育,樂善好施,艱苦樸素,是美國婦女的典型形象。

而馬奇姑媽這個角色看似刻薄,其實非常清醒,她勸誡幾個女孩嫁給有錢人並非貪圖享樂,而是指出女性無法擁有自己財產的現實,只有嫁給更有錢的人才能獲得更多的人生可能性。她固然是一個現實主義者,但卻具有洞察力和社會批判性。姑媽終生未婚,守住了自己的財產,最後將大房子留給了馬奇姐妹,完成了喬開辦學校的夢想。

有意思的是,在之前的版本中,馬奇先生都是以慈愛的父親出現,佔據了不少戲份,而新版的《小婦人》卻淡化了這個角色,只讓他在最後出現,突出了一家女性在父親缺席的情況下的自我進步,可以說是有意識地去除原著的父權影響。

《小妇人》背后,一代代女性的永恒问题

新版《小婦人》劇照

文本的重塑與顛覆

與新版《小婦人》最為類似的應該說是1994年版。兩部電影的導演都是女性,也都啟動了各自時代的超級偶像來飾演片中的男女主角。儘管相隔僅僅25年,我們卻能從兩個版本的不同細節看出這些年女性意識和婚戀觀念的變化。

《小妇人》背后,一代代女性的永恒问题

1994版《小婦人》劇照

當然,不論是哪個版本的《小婦人》都不會放棄對喬和美男子勞裡情感的渲染,她拒絕勞裡求婚的一幕讓一代代觀眾心碎。我們都會為這一對青梅竹馬的少年人沒能在一起而遺憾,也會敬佩喬對感情問題的理智。

但喬對勞裡的拒絕,不同的版本卻有一些細節上的差異。之前的版本中,喬拒絕勞裡的理由主要是自己討厭上流社會,認為自己不適合勞裡,或者說配不上他。1994年版本中,勞裡向喬承諾自己會照顧喬的家人,讓他們過上優渥的生活,喬不需要因為錢而寫作,這讓一心想要成為職業作家的喬感到了不快。

在新版中,喬更進一步,向勞裡指出自己根本不願意結婚,一個人也可以很快樂,自己太熱愛自由以至於不願意放棄自由。而勞裡則反駁她,認為她有朝一日會遇到所愛的人併為之付出自己的一切。新版《小婦人》將喬對勞裡的拒絕塑造成了新舊兩種婚戀觀的衝突。

《小妇人》背后,一代代女性的永恒问题

新版《小婦人》劇照

新版和之前所有的版本最大的不同就是加入了喬和書商之間的討價還價,而這段故事是小說中沒有,取材於作者奧爾科特的真實經歷的。奧爾科特終身未婚,但她卻讓自己的化身喬最終嫁給了一位德國來的教授。新版《小婦人》在這裡給出了自己的解答,那是為了應對當時的出版行業的潛規則:如果一本小說的結局女主角最終沒能以嫁人作為大團圓結局,這本書是不會有人喜歡的。而此後每一個版本的《小婦人》儘管對喬和教授的愛情故事做了不同程度的修訂,最終都是以她們結合為結局。

更早一些的版本都會塑造教授對喬的影響,他不僅是一個心地善良而樸素的人,還是一個具有非凡學養和談吐的人。以往這個角色都會顯得更老成和穩重,代表一種引領青年女性進步的力量,新版的《小婦人》讓這個角色更具帥氣也更具有男性魅力,他對喬作品的質疑也沒有像之前幾個版本那樣立刻得到喬的正面反饋,喬激烈地反駁了教授。她不再是那個需要男性的介入才覺醒的女性,而更具有自覺意識和獨立自主的能力。

葛韋格的這個版本則顛覆了原著,她借電影裡喬和書商的爭論:看來婚姻永遠都是和錢掛鉤的,哪怕在小說裡也一樣。她對那個時代的婚姻觀念進行了批判,而本質上是對現代婚姻觀念的一種重申。這個版本暗示讀者,我們耳熟能詳的結局其實只是喬為了應對書商編造的,現實中,她並沒有嫁給教授,這是對傳統意義上的對浪漫愛想象的反叛。

《小妇人》背后,一代代女性的永恒问题

《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 [德]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人民出版社,2018年4月。

為何喬如此抗拒婚姻,放在《小婦人》的時代也並不難以理解。1884年恩格斯寫作了《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一書就高屋建瓴地總結了當時女性的處境,他斷定造成兩性不平等的原因是階級社會的私有制,尤其是資本主義社會體制下的階級差異。

新版《小婦人》突出了喬對勞裡的感情,表明他們之間並非沒有愛情,而是不能夠在一起。他們留下的遺憾不是性格問題或者不夠成熟,而是某種必然。喬想要真正的自由,在那個時代她就不得不放棄婚姻的桎梏。她想要擺脫女性身份對於自己創作的限制,就要放棄某種女性的天然屬性,因為電影設計她為了生活賣掉了頭髮,放棄了花枝招展的衣裙。

新版《小婦人》中,有一段喬和母親的對話,她說:“我厭倦了別人說女人只適合談情說愛,但我真的好孤單……”這句話不僅是喬的難題,也考驗著一代又一代女性:在愛情、婚姻、事業和自由之間,我們要如何選擇,如何自處?喬做出了自己的選擇,但殘酷的現實卻是:她依舊不能解決所有的人生問題。這大約也是我們至今能夠和這個文本持續共鳴的原因。

作者 | 餘雅琴

校對 | 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