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到底區別在哪,能簡單說明一下嗎?

BeaNSider


1、含義不同

唯物主義承認世界是可知的,但是否認有全知者(神)存在。唯物主義認識到上述論斷包含矛盾,但是不試圖解決這個矛盾,而是把它承認下來,認為萬事萬物都是包含矛盾的,越矛盾就越真實。

唯心主義的基本含義,是在思維和存在、精神和物質的關係這個哲學基本問題上,認為精神(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精神決定物質,物質是精神的產物。

2、表現形式不同

唯物主義表現形式分為兩種,一元論和二元論。一元論的唯物主義只承認物質一個本原,也稱之為機械的唯物主義。二元論的唯物主義承認物質和運動兩個本原,也稱之為辯證的唯物主義。

唯心主義有兩種基本表現形式:客觀唯心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認為,在現實世界之外獨立存在著一種客觀精神,它是世界的本源,世界萬物是由它產生(派生)出來的。

3、代表人不同

唯物主義的名人有馬克思和恩格斯等,唯心主義的名人有墨子,亞里士多德和黑格爾等。

唯心主義主要代表人物,有中國的陸九淵和王守仁,英國的貝克萊和德國的費希特等

【拓展資料】

唯物主義:世界的本質是物質,世界上先有物質後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

戰國荀子:“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

東漢王充:“天地合氣,萬物自生。”

南朝範縝:“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

明朝王夫之:“氣者,理之依也。”“天下唯器”,“道者器之道”,“無其器則無其道”。

唯心主義:世界的本質是意識,不是物質決定意識,而是意識決定物質(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

①主觀唯心主義:世界由人的意識派生、決定。

宋朝哲學家陸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明朝哲學家王陽明:“心外無物”。“眼開則花明,眼閉則花寂”。

英國哲學家貝克萊: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覺的組合”、“觀念的集合”。

②客觀唯心主義:世界由某種神靈或不可捉摸的絕對觀念及力量創造、決定。

宋朝哲學家朱熹:“理在氣先。”

柏拉圖:世界是“理念”的影子。

黑格爾:世界的本質是獨立存在的“絕對精神”。

③宗教:上帝、神創造、神秘力量和支配世界唯心主義兩種形式,雖有某些差別,但本質上是一致的。

結論:其認為,思維、意識是第一性的,存在、物質是第二性的,顛倒了思維和存在、意識和物質的真實關係,背離了自然科學和人們的實踐座標,實踐是科學的基礎。以本體論劃分,唯物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1)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物質;自然界、社會的存在及其發展是客觀的;人們改造自然、變革社會的活動要以承認自然、社會的客觀性為前提。

(2)人的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意識;意識能夠反作用於客觀事物,不同的意識對客觀事物的發展起著不同的反作用;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

(3)人具有主觀能動性客觀規律性和人的主觀能動性;對中國而言,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瞭解國情,立足國情。

(4)物質和意識的關係物質和意識的關係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一切從實際出發是人們正確認識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點;對中國而言,從實際出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葉葉歡小梁


其實只有一個區別點,就是精神與客觀誰是第一性的回答,精神優先的位為唯心主義,客觀優先的為唯物主義。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概念的用途,僅此而已,此外不必使用,不服這個說法的,自己去看恩格斯原話。

實際上,不管是唯心主義還是唯物主義,並非否認主觀和客觀的存在,而是看待誰優先的差別。


TonyDeng


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區別,其實在高中時期的政治書上我們已經學了很多,只不過可能有的忘記了,或者說對政治書上的理解還不夠深刻,所以會這樣問,那我們今天就來說說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區別。

唯物主義的根本觀點是,承認世界的本質是物質,世界上先有物質,後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同唯物主義相反唯心主義的根本觀點是,認為世界的本質是意識,不是物質決定意識,而是意識決定物質。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根本觀點的分歧,是圍繞物質和意識的關係問題而形成的。物質和意識的關係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它不僅是所有哲學必然遇到的問題,而且是所有哲學必須首先回答的問題。物質和意識究竟哪個是本原,物質和意識究竟誰決定誰,是哲學基本問題最重要的方面,對這一方面回答的不同哲學的性質就不同。哲學的基本問題,也是實際工作中的基本問題,真正承認物質是本原、物質決定意識,那就是要在實際工作中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

唯心主義是哲學上的兩大基本派別之一。同唯物主義相對立的哲學思想體系。唯心主義的基本含義,是在思維和存在、精神和物質的關係這個哲學基本問題上,認為精神(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精神決定物質,物質是精神的產物。從根本上顛倒了物質和精神的關係。唯心主義有兩種基本表現形式:客觀唯心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認為,在現實世界之外獨立存在著一種客觀精神,它是世界的本原,世界萬物是由它產生(派生)出來的。其著名代表人物,有中國的朱熹、古希臘的柏拉圖和德國的黑格爾等。主觀唯心主義是把人的主觀精神(意識、觀念等)作為認識世界的出發點,存在主觀精神之中的是認知上的世界,是主觀精神的產物,而並非真正客觀上的世界。主要代表人物,有中國的陸九淵和王守仁,英國的貝克萊和德國的費希特等。

唯物主義,即唯物派,它與唯心主義對立,在哲學基本問題上主張物質為第一性、精神為第二性,世界的本源是物質,精神是物質的投影和反映。它是哲學裡關於本體論的一種基本觀點。在意識與物質之間,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客觀世界在人腦中的反映,而客觀世界獨立於意識之外,主觀能動性區別於其它生命意識。

唯物論,哲學理論,肯定世界的基本組成為物質,物質形式與過程是我們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持著只有事實上的物質才是存在的實體的這一種觀點,並且被認為是物理主義的一種形式。該理論的基礎,所有的實體(和概念)都是物質的一種構成或者表達,並且,所有的現象(包括意識)都是物質相互作用的結果,在意識與物質之間,物質決定了意識,而意識則是客觀世界在人腦中的生理反應,也就是有機物形成的對物質的反應。因此,物質是唯一事實上存在的實體。作為一個理論體系,唯物主義屬於一元本體論,其本身又不同於以二元論或多元論為基礎的本體論,作為對現實世界的一種解釋,它是唯心主義的一個對立面。

唯物主義有機械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區別,機械唯物主義認為物質世界是由各個個體組成的,如同各種機械零件組成一個大機器,不會變化;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世界永遠處於運動與變化之中,它是互相影響,互相關聯的。機械唯物論的代表人物:費爾巴哈、赫拉克利特、培根等;辯證唯物論的代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等。

這就是基本的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區別。


朽木家的醬油瓶


其實看到你的問題的時候,我也是一臉懵逼,雖然學到過這些,但是這些腦洞問題,真的是太難了,考試也經常錯,可能我不是學哲學的料,還好我學的是農學。

1、什麼是唯心主義?

(1)唯心主義:在思維和存在、精神和物質的關係這個哲學本體上,認為精神(意識)是世界的第一性質,物質是世界的第二性質。唯心主義又分為:客觀唯心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


例子:桌子上有有一杯水:當我看見它的時候,他是存在的,當我沒看見他的時候,他就是不存在的。


(2)客觀唯心主義:現實世界之外獨立存在著一種客觀精神,它是世界的本原,世界萬物是由它產生(派生)出來的。


客觀唯心主義這裡最大的流派就是基督教,認為上帝創造了一切,上帝創造了人,創造了所有,我們的世界就是上帝的產物。

(3)主觀唯心主義:人的主觀精神(意識、觀念等)作為認識世界的出發點,存在主觀精神之中的是認知上的世界,是主觀精神的產物,而並非真正客觀上的世界。


主觀唯心主義就是,我認為這個東西是存在的,比如禮:哥哥讓弟弟是禮,你殺我我不殺你是仁,但是禮和仁本來是不存在是,是我主觀想告訴你禮和仁應該是什麼樣,然後通過某件事告訴你這個概念,然後有了禮和仁。


1、唯物主義:唯物主義承認世界是可知的,但是否認有全知者(神)存在。唯物主義認識到上述論斷包含矛盾,但是不試圖解決這個矛盾,而是把它承認下來,認為萬事萬物都是包含矛盾的,越矛盾就越真實。

例子:

(1)桌子上有一杯水,不管你看沒看到他,他都是存在的。

(2)地球不管你在不在這裡,他就是存在的;

(3)你不給我米,我怎麼做飯給你吃,你不吃就會餓死。

(4)馬上要下雨了,別到樹底下躲著

(5)我買一隻跌的要死的股票,但是其實他漲的空間也是最大的


其實這個東西很複雜,我也一時半會搞不清,說簡單的講,但是簡單不了,希望你看完會明白一點點。


如果有錯誤的,有希望大家可以指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