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碎星辰的人:銀河英雄傳說

1961年4月,蘇聯宇航員尤里·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乘坐東方號宇宙飛船進入太空,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位宇航員。儘管加加林上尉(返航後立即晉升為少校)這次太空旅程僅為108分鐘,但卻開啟了人類歷史的宇航時代。

擊碎星辰的人:銀河英雄傳說

載人航天無疑是現代科學與工程技術所創造出來的最偉大的奇蹟之一。但由於其本身的技術複雜性、高投入性以及收益回報的間接性,再加上冷戰時期複雜的國際政治形勢,讓人類的航天事業從起步階段便打上了深刻的軍事烙印。直到今天,雖然和平利用太空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但是世界各國的宇航資源絕大多數仍舊直接或間接控制在軍方手中,而太空也已經成為21世紀“新軍事技術變革”中的主戰場之一。

其實,早在人類首次進入外層空間前的數十年,小說家們便已經把人們帶入了宇宙大戰的洪流之中。這類作品往往把時空背景設定在遙遠的未來,人類已經衝出了地球乃至太陽系的包圍,擁有了在遙遠的星際間穿梭航行的技術。在這個過程中,人類或與外星種族遭遇、或是內部分裂成為對立的政治集團,並展開了曠日持久的星際戰爭。在這種以光年為尺度的宏大舞臺上演出了一幕幕愛恨情仇、榮辱興衰的大戲。所有這類科幻作品,被統稱為“太空歌劇”(Space Opera)。而在這些作品中,日本作家田中芳樹在20世紀80年代創作的《銀河英雄傳說》被認為是最傑出的代表作之一,其恢弘的敘事和細膩的人物刻畫被譽為“宇宙版《戰爭與和平》”,而其厚重的歷史感與精湛的謀略設計又堪稱“銀河系版《三國演義》”。從這部作品中,我們隱隱感受到對過往的追憶和對未來的隱喻。

擊碎星辰的人:銀河英雄傳說

遙遠的未來,在浩瀚無邊的銀河系裡,人類世界的政治版圖被一分為三。一邊是由魯道夫·馮·高登巴姆皇帝建立、實行君主專制政體的銀河帝國高登巴姆王朝(又稱黃金樹王朝),一邊是反獨裁體制由共和主義者建立、實行民主政體的自由行星同盟,而在兩國之間是標榜中立的非武裝區——費沙自治領。帝國與同盟這兩大軍事政治集團之間對抗已經持續了數個世紀,無數人的生命消逝在帝國貴族和共和政治家們“美麗”而“高尚”的話語間,深陷在歷史泥潭中的人類社會再次開始渴望英雄的誕生。

沒落貴族出身的萊茵哈特,為了搭救被皇帝佛瑞德李希Ⅳ世強娶進後宮的姐姐,和好友齊格飛·吉爾菲艾斯一起投身軍旅。漸漸的,志向高遠的萊茵哈特開始將效法銀河帝國開國皇帝魯道夫,成為整個宇宙的新主人作為自己一生的理想。在與自由行星同盟軍隊(同盟軍)的較量中,萊茵哈特不但贏得了常勝將軍的美譽,而且還獲得了一大批年輕有為的青年軍官的支持,一步步逼近帝國的權力中心。然而,如果英雄沒有對手,那麼英雄就註定是寂寞的。萊茵哈特並不是寂寞英雄,就在他的光芒射向天際之時,在他的面前出現了自己的宿命對手——同盟軍“不敗的魔術師”楊威利。

擊碎星辰的人:銀河英雄傳說

萊茵哈特與楊威利的初次交鋒始於宇宙歷796年/帝國曆487年2月的亞斯提會戰。是時,萊茵哈特一反作戰常規,在劣勢下主動出擊,先後擊破同盟軍第4艦隊、第6艦隊,重創第2艦隊。就在萊茵哈特艦隊即將取得完勝的時候,時任第2艦隊副參謀長的楊威利准將在艦隊司令官重傷的情況下,臨危受命,代理艦隊指揮,巧妙地率領艦隊逆轉頹勢,全身而退,表現出了天才的指揮才能。

在亞斯提會戰之後,自由行星同盟已經在戰略上陷入被動。為了扭轉戰局,同盟軍以第4、6兩艦隊之殘餘整編為第13艦隊,並由已經晉升少將的楊威利指揮,前去攻打同盟曾以3個艦隊的兵力6次攻擊作戰均告失敗的帝國軍太空要塞——伊謝爾倫。

面對號稱“永不陷落的堡壘”的伊謝爾倫要塞,楊威利深知,只能智取不能強攻。他先以假電文誘出伊謝爾倫駐守艦隊,和它進行遊擊戰,同時讓薔薇騎士連隊駕駛受損的帝國軍艦進入要塞。接著,薔薇騎士連隊佔領輔助空調系統,向全要賽施放催眠氣體。這時13艦隊入港,正式接管要塞,再以要塞主炮輕易擊退了伊謝爾倫駐守艦隊。從而取得了兵不血刃佔領伊謝爾倫要塞的軍事奇蹟。

宇宙歷796年/帝國曆487年8月12日,以奇計奪取伊謝爾倫要塞,控制了伊謝爾倫迴廊的同盟軍,編成了由宇宙艦隊司令長官羅波斯元帥統率的龐大艦隊,決定開始深入帝國領土內部的作戰。然而,這次打著“解放”大旗的作戰行動,最終被萊茵哈特指揮的帝國艦隊以“誘敵深入、各個擊破”的焦土抗戰政策徹底瓦解。經此一敗,同盟軍精銳盡失,國勢也江河日下。相反,萊茵哈特卻因為這個“不世之功”成為再造元勳。在新君登基後,他又通過平定舊貴族叛亂,實際控制了帝國的最高權力。

在穩定了內部之後,萊茵哈特以“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計謀開始了一統銀河的大業。宇宙歷798年/帝國曆489年11月20日,羅嚴塔爾一級上將奉命統率帝國軍三個艦隊3萬8千艘戰艦攻擊伊謝爾倫要塞。另一方面,萊因哈特元帥親自指揮的12個艦隊9萬餘艘戰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佔領費沙自治區。之後,直搗自由行星同盟腹地。眼見形勢驟變,已經晉升上將的楊威利主動帶領艦隊退出伊謝爾倫要塞,轉入本土防禦作戰。

經過蘭堤馬里歐星域會戰,萊茵哈特麾下的帝國艦隊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同盟敗局已定。儘管楊威利集結了殘餘部隊,欲在巴米利恩星域,與帝國軍進行最後的決戰,但終因帝國軍搶先佔領自由行星同盟首都海尼森,逼迫同盟政府無條件投降而宣告失敗。

在擊敗了自由行星同盟後,萊茵哈特登基加冕成為新銀河帝國羅嚴克拉姆王朝的開國大帝。不過,在稱帝后不久,萊茵哈特就因病駕崩。而作為抵抗軍最高領導人的楊威利則多少有些偶然的被原教旨主義恐怖分子暗殺。萊茵哈特和楊威利的離去,給波瀾壯闊的英雄史詩畫上了句號。然而,當傳說結束的時候,歷史卻剛剛開始……

《銀河英雄傳說》不但是一部氣勢磅礴的太空歌劇,同時也常被看作是“未來宇宙艦隊大戰的教科書”。其實,如果仔細分析起來,《銀河英雄傳說》中所描寫的各種各樣的太空武器到底有多少實用性,是很值得懷疑的。

在故事中,有一種專屬同盟軍艦隊的導彈艦。這種太空戰艦是在普通巡航艦(主力戰艦)的基礎上,去除主炮後,安裝上集群導彈發射器,專門用於對敵方目標進行高強度、密集導彈攻擊,或在全艦隊後撤時擔任掩護任務。這樣的任務設計往往讓人們聯想起古代戰爭中的弓箭手或是現代戰爭中的火箭炮兵。不過,真正能在宇宙大戰中使用的“導彈”,跟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導彈其實是有很大的差距。這主要是源於不同的使用環境。

目前,在世界各國軍隊中服役的各種型號、各種用途的導彈,數量眾多,但卻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它們都是為在大氣層內飛行而設計的。無論採取何種制導方式,在地球大氣層內飛行的各種導彈都是利用彈體上的穩定翼和尾翼來控制導彈的方向,而飛行姿態調整多半都是靠尾翼來控制的。而在沒有空氣、處於真空狀態的宇宙環境中,導彈無法依靠尾翼來控制方向,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靠姿態調整發動機來修正航線。這樣一來,導彈的設計可以更加小型化,外觀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最有可能的是出現橄欖形的導彈,因為這樣的設計最有利於在真空中進行360°的全方向機動飛行。當然,為了提高太空導彈速度可以使用主發動機和輔助姿態發動機並聯的設計,這樣可以讓太空導彈在同樣功率輸出下取得更長的續航時間。另外,由於太空導彈所要打擊的目標必然也擁有極強的機動性,這就要求太空導彈的制導和信息處理裝置具有高度的人工智能特點,能夠對目標的運行軌道進行預判。同時,太空導彈也不必直接命中目標,只需在目標可能經過的空域內爆炸,產生眾多的超高速碎片,就能夠對攻擊目標進行有效殺傷。

在《銀河英雄傳說》中,最能撼動人心的場景莫過於同盟軍與帝國軍主力艦隊之間成千上萬艘戰艦在深邃的太空中開炮互射。小說中描寫的兩軍主力戰艦都裝備有能夠發射電子光束炮彈的超大功率主炮。而在當今的科技環境下,與之原理相近的定向能武器,如激光炮、粒子束武器等也被認為是未來太空戰的主要武器。但是,這裡所說的“太空戰”其實指得僅僅是未來有可能發生在近地軌道上的軍事衝突。而像故事中所描寫的那種以光年為單位的星際戰爭中,定向能武器是否實用就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了。因為宇宙空間中無所不在的巨大引力會造成光線的扭曲或散射。如此一來,無論艦炮的功率有多大,有效射程一定都非常有限,實戰作用必定大打折扣。這就要求宇宙戰艦必需有用強大的自動化火力控制系統,能夠迅速收集和處理空間物理參數,及時進行彈道修正,以最大限度的發揮主炮的打擊力。

擊碎星辰的人:銀河英雄傳說

激光炮示意圖

除去導彈和主炮,在整個故事中最能抓住讀者眼球的太空武器大概就要算是由艦隊航母攜載的艦載戰鬥艇,帝國軍為王爾古雷,同盟軍為斯巴達尼恩。這樣的構思顯然是受到了現代海戰中航空母艦戰鬥群的啟發。不過,創作者顯然忽視了一個重要的事實,海戰中的艦載機之所以能夠以小博大,在與大型水面艦艇的對戰中佔盡優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們的遠動介質存在差異。飛機在大氣中飛行,軍艦在海洋中航行,海水的密度遠遠超過空氣,因此軍艦的速度和機動性都遠遠比不上飛機。但是,在太空中,無論是大艦還是小艇,它們都是在真空環境中運動,儘管小戰鬥艇或許在機動性上比大太空船有優勢,但是大船的動力性能肯定優於小艇,能夠輕易加速擺脫小艇的攻擊。因此,在真實的太空環境中,類似珍珠港或中途島式的航母大會戰,幾乎可以肯定是不會發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