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長的太抽象,前後都很難分辨,最後被鑿了七天而死


《山海經》:長的太抽象,前後都很難分辨,最後被鑿了七天而死

《山海經》裡是這樣描述的”他的形狀像黃色的皮囊,紅如火焰,長著六隻腳、四隻翅膀,腦袋部位渾沌一團,分不清面目,卻會唱歌跳舞,名叫帝江。“

山裡住著一個神,他的模樣像黃色的口袋,身上發出紅火的光,長著六隻腳和四隻翅膀,面模糊不清,他懂得唱歌跳舞,這個神就是帝江。

《山海經》:長的太抽象,前後都很難分辨,最後被鑿了七天而死

從文中的描述來看,這位大神長的實在太抽象,腦袋部位渾沌一團,沒有五官,如果想分辨這位大神的前後,那麼只能根據六隻腳、四隻翅膀的方向來區分了。

在古書《神異經》中說道:渾沌外表像犬,四足無爪,有目而不見,行走不便,有翅膀,欺負善良,喜歡殘暴的人所以稱是非不分的人為“渾沌”。

從這兩本書的描述來看,帝江應該就是四大凶獸之一的混沌。

《山海經》:長的太抽象,前後都很難分辨,最後被鑿了七天而死

帝江是天生的神鳥,而混沌又是遠古的兇獸,這二者怎麼混為一談的呢?

《莊子·應帝王》有個故事。

南海的天帝叫倏,北海的天帝叫忽,中央的天帝叫混沌。

倏和忽兩人常到帝江那裡去玩耍,帝江招待他們非常殷勤周到。有一天倏和忽在一塊兒商量怎樣報答混沌的恩德。他們說,每個人都有眼耳口鼻……七竅,用來看呀,聽呀,吃東西呀等等,偏那帝江一竅也沒有,未免美中不足,我們不如去替他鑿出幾竅來。

《山海經》:長的太抽象,前後都很難分辨,最後被鑿了七天而死

於是他們以昆陽之金為鑿,以東海海底之鑌鐵為錘去給混沌鑿竅,一天鑿一竅,七天鑿了七竅。

七竅鑿通後,混沌五臟六腑也活絡起來,混沌頓時被各種慾望所填滿,由於之前他從來沒有過慾望,一下子有了這麼多欲望,他實在受不了,當倏和忽鑿完他的耳朵最後一鑿的時候,混沌竟然被突然而來的慾望給壓死了。

《山海經》:長的太抽象,前後都很難分辨,最後被鑿了七天而死

這個故事是道家的寓言,應該是想說明道法自然,無為而治的道理,以混沌之死來說明強行治理的害處。從另一個方面說,“混沌”即是“天地之始”,也就是道家的至高,無,為天地之母。

從道家來看,帝江其實就是混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