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透水混凝土在海綿城市升級改造中的應用

在中國城市化建設循循深入的背景下,以往的不透水混凝土基礎設施對城市建設所造成的弊端越來越嚴重,道路區域積水、局部潮溼和洪澇情況屢見不鮮。今天, 專業透水混凝土廠家江蘇光大生態淺談

透水混凝土在海綿城市升級改造中的應用。

淺談透水混凝土在海綿城市升級改造中的應用

以福州市某小區進行海綿城市升級改造工程舉例說明,改造用地34258m2,其中建築佔地面積為8297m2。工程範圍是用地紅線內景觀面積,不包括建築、圍牆、值班室等。施工設計主要從對小區現有環境影響較小的基礎設施進行改造,主要是降水分流、雨水花園和透水道路建設等,從而整體提升小區環境。

住宅道路透水鋪設,可顯著降低道路徑流,阻止地表大量積水,積聚更多熱量,便於改善住宅空間的溼度和溫度等舒適度。

小區路基採用中粗砂回填,逐層壓實,每層厚度小於30cm,再回填中砂,保證路基承載力,路基土壤滲透係數小於6cm/s,無法滿足全透型透水道路滲透要求。因此,採用半透型結構型式透水道路鋪設人行道。該工程人行道採用透水混凝土鋪面,自下而上分別為素土夯實(壓實度≥93%)、DN160穿孔管、卵石、300mm 厚砂石級配(壓實)、30mm 厚砂濾層、190mm厚度10mm骨料粒徑的C25透水混凝土和60mm厚6mm骨料粒徑的C25透水混凝土。

質量控制要點分析

透水混凝土水灰比

在施工過程中,確定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是一項十分關鍵的技術環節。水灰比對透水混凝土的強度和透水能力有著顯著的影響。水灰比較高,水泥漿容易流入骨料間的孔隙內,將透水通道路徑堵塞,既影響強度的提升,又導致透水性降低;反之,若水灰比過低,水泥漿粘度較大,導致混凝土摻合料的和易性太差,不易攪拌均勻,從而使得骨料外表面不能充分地被水泥漿包裹,影響混凝土的強度。通常選擇範圍控制在 0.25~0.35 之間。

淺談透水混凝土在海綿城市升級改造中的應用

骨料級配

以往試驗研究表明,骨料對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和強度的提高起著重要作用。主要由於骨料粒徑越大,粒間接觸就明顯降低,使得強度減小,但骨料間孔隙就顯著增大,透水通道不易被堵塞,透水性能得到提高;反之骨料粒徑越小,比表面積就越大,顆粒間接觸數量就顯著增加,骨料之間受力更均勻,配製的混凝土強度高,但是骨料間孔隙減小,透水能力下降。

攪拌和運輸控制要點

透水混凝土必須採用機械攪拌,首先優先選擇使用強制性攪拌機進行摻料拌合。基於混凝土水灰比較小,初凝時間短暫等因素,從而限制了從出廠至施工工作面的時間間隔,一般不宜大於30min,以免出現散子現象,影響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施工質量。

透水混凝土基層整平壓實控制要點

在透水混凝土的施工前,利用壓實機對平整後的素土基礎進行密實處理,遵循施工要求,保障地基的密實度大於0.93。同時,嚴格按照技術規範對平整度和標高進行把控,隨後應在平整後的基礎上鋪設土工布,起到過濾的效果,從而避免雨後雨水被泥漿堵塞的問題發生。

淺談透水混凝土在海綿城市升級改造中的應用

透水混凝土的養護控制要點

由於透水混凝土中擁有大量空隙,在常溫環境下自由水容易蒸發,影響混凝土正常水化反應,因此養護顯得至關重要。簡言之,在澆築混凝土早期可採用薄膜保溫的措施進行保溼養護,避免剛剛澆築的混凝土自由水大量揮發,影響混凝土質量和路面處理。該措施可以保持滲透性混凝土正常水化反應所需的水分,從而增強了滲透性混凝土的強度,有效避免了滲透性混凝土固化過程中水分不足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海綿城市理念、設計、施工技術越來越完善,加之政府在綠水青山政策指導下,人們對新型城市化建設的嘗試越來越頻繁,一些優秀的方案相繼被實施到實際工程中。海綿城市作為一種典型的方案,即可對新項目實施,又可對已有項目進行改造,具有很高的靈活性和實用性。以福州某小區進行海綿城市改造為例,從設計和質量控制方案進行了探究,對海綿城市改造的設計和施工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專業透水混凝土材料生產廠家,累計服務面積超3000萬平米,全國範圍支持駐場技術指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