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留給孩子,還是留給自己養老?真正聰明的父母會這樣做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中國大部分家長開始為孩子而活,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家長們就好像接到指令一樣:你要努力賺錢開始養娃了。

養育孩子是家長的責任沒錯,但如果將這種“養育”變成一輩子的“責任”,對家長們是不是不公平呢?

​張奶奶:我有存款,留給孩子

40年前,鄰居張奶奶生下唯一的兒子,一直到現在,張奶奶的兒子還沒結婚,更沒有女朋友。

“存款”留給孩子,還是留給自己養老?真正聰明的父母會這樣做

40歲的大男人,生活起居都需要媽媽給準備好,不然都不知道怎麼出門,鄰居們總勸張奶奶“孩子都這麼大了,你得放手”。

可張奶奶說:“我活多久,就養他多久,看看他現在這個樣子,一個人肯定沒法生活的,還好我有點存款,孩子以後不會太難。”

每當鄰居聽到張奶奶這樣說,總是無奈的搖搖頭,清官難斷家務事,鄰居們也不好再說什麼。

“存款”留給孩子,還是留給自己養老?真正聰明的父母會這樣做

​秦奶奶:孩子自立,生活幸福

秦奶奶家的女兒,從出生開始性格就非常自立,或許是爸爸媽媽的遺傳,也可能是性格本來就很堅強。

如今,秦奶奶家的女兒已經成家立業,還生了一對龍鳳胎,孩子爸不算優秀,但也是老實本分的人,全家人非常幸福。

“存款”留給孩子,還是留給自己養老?真正聰明的父母會這樣做

前不久,秦奶奶還拿著女兒給的錢去西班牙旅行,老兩口退休生活多姿多彩,業餘活動也豐富多彩。

沒事的時候,老兩口到女兒家看看孫子孫女,看了兩個寶寶,別提多開心了。

自從女兒生下龍鳳胎後,秦奶奶經常對女兒說:“妮兒,錢不夠跟媽說,媽退休了,有錢,有需要就張嘴”。

“存款”留給孩子,還是留給自己養老?真正聰明的父母會這樣做

雖然秦奶奶這樣說,但女兒從來沒向媽媽要過錢,她更希望爸爸媽媽有自己的存款,生活更有底氣一些。

毫無疑問,秦奶奶的晚年生活一定會更幸福一些,不僅是存款的問題,她還有一個讓人省心的孩子,不需要老兩口多操心,也不需要繼續大額支出,也算有一條後路可走。

“存款”留給孩子,還是留給自己養老?真正聰明的父母會這樣做

不過,老人的存款,一定不能給孩子用嗎?其實也需要分情況的,那麼老人們要如何選擇呢?

​存款全部給孩子,自己的生活需要寄人籬下,看人眼色

生活中,處處能見到這樣的例子:老人由於喜歡家裡的某個孩子,於是將自己所有的存款都交到這個孩子手上,希望和這個孩子度過餘生。

可當這個孩子接到前後,對父母的態度簡直180度大轉變,爸爸媽媽需要寄人籬下的生活,還要看孩子的臉色,生活非常苦悶。

“存款”留給孩子,還是留給自己養老?真正聰明的父母會這樣做

雖然能經常見到孫兒們,但這樣的生活,誰過誰難受。

​存款一毛不拔,孩子生活壓力大,家庭關係極度緊張

由於我國大多數老輩人都經歷過苦日子,他們喜歡未雨綢繆,喜歡提前做準備,只有自己錢包鼓鼓的,心裡才有安全感,不到關鍵時刻一定不會出錢。

當孩子遇到麻煩,或者生活壓力太大,也不願意支付一些,雖然給自己省下了,但卻涼了兒女的心,家庭氛圍會非常緊張,影響家庭內部團結。

“存款”留給孩子,還是留給自己養老?真正聰明的父母會這樣做

​一半一半,孩子有忙要幫,沒事自己存好

真正聰明的父母,他們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存款,畢竟錢這個東西,生帶不來死也帶不走,好刀還是要用在刀刃上。

生活中,這些老人會非常節儉,但無論哪個孩子遇到麻煩,爸爸媽媽從來不心疼,會立刻拿出自己的存款,幫孩子解決問題。

雖然金額可能比較有限,但這樣既能解決兒女的問題,又能給自己留下一部分的存款,也算兩全其美了。

“存款”留給孩子,還是留給自己養老?真正聰明的父母會這樣做

總之,既然是父母的存款,使用權一定是在父母手裡的,子女沒有權利隨意支配爸爸媽媽,所以,希望所有的年輕人不要將自己的生活壓力放在父母身上,他們已經辛苦了一輩子,也該歇歇了。

今日話題:如果你是老人,你會怎麼處理自己的存款呢?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有關孩子心理、教育、性格等方面的困擾,我都能為您答疑解惑,大家可以關注我的賬號,讓我們一起學習育兒知識,也讓每一個寶寶都能更加健康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