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理解中國文化當中的中庸?

低調有內涵的紳士


我是真一,就“中庸之道”談點淺見,拋磚引玉。

中者,不偏不倚、無太過也無不及,故《中庸》有云:“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意思就是說,人的內心沒有產生喜怒哀樂等情緒時,稱之為中;產生喜怒哀樂等情緒時,始終用“中”的原則來節制情緒,就是和。

中的原則即內心不受任何情緒的影響,保持平靜、安寧、祥和的狀態,是天下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而始終保持“和”的狀態,不受情緒的影響和左右,則是天下最高明的道理,因此有“聖人不動情”之說。

對修行者而言,中道是超越有無、增減、苦樂、愛憎等二邊之極端、邪執,為一種不偏於左右任何一方之中正之道。中道不但可破除常見與斷見,有見與無見,邊見與邪見,等等,也是超凡入聖所必經之路。

昔時,釋迦牟尼佛曆經六年的修苦行生活後,也體悟到了“中”的妙處,他說:“行在苦者,心則惱亂;身在樂者,情則樂著。是以苦樂,兩非道因。行於中道,心則寂定。”因此修極端苦行、極端享樂等,這種各執一端的說法均不可取。在修行上,要不偏於苦行或縱樂的生活;在思想上,要離於有或無、常住或斷滅兩種極端的見解,未來才能得到究竟解脫。

其實“道不遠人”,修行若能懂得循序漸進次第之法,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自我覺察、自我覺照、自我覺知、自我完善,則自能達到至善、至仁、至德、至聖的境界也。


一真講堂


何謂中庸?很多人認為是沒有態度、圓滑懦弱、明哲保身的一種妥協平庸的處事方式。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中庸並非妥協平庸,而是“中和”。

《中庸》有云:“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和,是指理性而不夾雜私人情緒地表達觀點和態度,表達的時候又能恰到好處地有所節制,保持中正平和的狀態。

所以說,中庸並非是妥協平庸,而是以中正平和的方式表達自己觀點和態度,和其他人交流。但是為什麼要中和呢?因為這樣有利於保持雙方理性平和的狀態,更加有利於交流和解決問題。

中庸之道,核心在於“未發之中”,就是不偏不倚,自然之中。無論是個人工作生活中的人際交往,還是國家辦理外交,中庸之道都非常具有實際價值。

比如最近的中美貿易戰。如果我們太軟弱,美國人就會以為我們好欺負;如果我們太強硬,就會使中美矛盾進一步加深,不利於關係緩和,不利於今後的和諧發展。所以,要不弱不強、不軟不硬,不偏不倚、恰到好處,這就是“中庸”。

以上,就是鄙人對於“中庸”的理解,供參考。


董鏡亮


要說清楚中國文化中的中庸,就得探討探討中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中庸一直是儒家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儒家創始人孔子有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就是說人的道德達到中庸,就到了最高境界,所以人民都在朝著中庸而努力。對於中庸的字面解釋,千人千面,我的理解是:中庸的“中”是合乎、平衡的意思,“庸”是道義的意思,兩個字合起來,就是在平衡中去合乎道義,做到不偏不易。

孔子之後,一說是孔子的嫡孫子思寫作《中庸》一篇,納入《禮記》,也有說是孔子的弟子所著。不管怎樣,《中庸》是儒家經典思想論著是板上釘釘的。到了南宋,大儒朱熹作《中庸集註》,最終讓《中庸》和《大學》、《論語》、《孟子》並稱為“四書”,從而形成了“四書五經”的最終框架。之後,《中庸》成為官校正式的教科書,並納入科舉考試的必考內容,對中國古代思想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其中,《中庸》裡提出的“慎獨自修”、“至誠儘性”等內容,對為人處事,人性修養有重要影響。



我認為,兩千五百多年來,中庸思想對於我們漢民族的思想和行為習慣的形成,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歸類了一下,主要有三。

第一,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就是愛仁。而中庸,就是要求人與人之間將心比心、互相諒解、互相關心、互不損害、忠恕寬容、體仁而行。應該說,中庸思想塑造了我們和諧共處、重視孝道、文明禮讓、寬容大度、不走偏激的性格特點。換而言之,中庸之道有力地促成了人與人,人與社會間的愛和仁,從而向著和諧家庭、和諧社會的目標靠攏。

第二,由於崇尚愛和仁,強調忠恕寬容,國人能夠充分發揮自己善良的天性,去感化他人,激發他人的善良天性。這集中體現在,歷史上當我們受到外族入侵時,外來的人員和文明最終被我們的文明所吸收和包容,反而成為繼承中華文明的傳承者,這就是中華文明之所以成為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過的古文明的原因,在這一點上,中庸思想功不可沒。

第三,辯證唯物主義者認為,一個事物發展到極致狀態,就會向相反的方面轉化,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物極必反的道理。中庸,強調的就是致中和,避免事物的極端化傾向,正是由於中庸思想,人們才會不斷反思自己的行為,及時調整策略,謙虛謹慎,防止行為的極端化跑偏,讓自己和社會在正確的軌道上行進。



都說道家思想構成了我們最早的哲學思維,但是你仔細觀察,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也包含了自然界中的哲學思想。之所以儒家思想能夠成為兩千年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我認為,中庸之道功不可沒。


富春葉語


中庸,是非常有文化底蘊的。很多人認為是打太極、無主見、推脫或者是中立,不偏不倚的代名詞。

通過對字體的研究,我發現,中庸是最高級的智慧,是最具鮮明方向、堅定道德修養的。

從“中”字的篆、籀文寫法看,“中”除了指方位、表述答應意思外,更重要的是指在黃帝時期,以黃帝為代表的政治、修養、軍事的指向,以統帥所在之處為中、以旗幟走向為方向。

所以,中庸的中,不只是字面意思的中立、不偏不倚,而是堅定地跟隨旗幟鮮明的方向。

庸,即為和。

連在一起,就是旗幟所向為中,四方平和為庸。

所以,中庸是最具底蘊和鮮明立場的修為。



太宗講藝


“中庸”一詞古來長談,究竟核心思想,我也不得而知。小時候,與人據理力爭的時候,家長老是勸做人要“中庸”,好似據理而不爭就是所謂的“中庸”了。從高中到大學,說是步入半個社會,所有人都會不約而同的勸說,要與同學打好關係不起矛盾,這時候“中庸”又是八面玲瓏的代表。進入企業,同事一定強調得會抽菸喝酒打麻將,這樣合入群才能往來無礙。可自己在讀《中庸》的時候又覺得,核心反不是以上所有的這些,但其表用又有這些,真是叫人費解。那中庸究竟是什麼?

如果拆解來看中庸的話,是一箇中和一個庸字。《中庸》裡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但其後又來一句,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個人理解,喜怒哀樂是中的四個方向,就像東西南北一樣,並沒有說那個好那個壞,只是方向不一樣,而未走路之前的本我狀態叫作中,而如果走了,不論怎樣邁步,,即便是有了方向,也即就是有了喜怒哀樂中的一個。程頤說,不偏不倚謂之中,不易之謂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莊子齊物論裡,為是不用而寓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可要是查字究其源流,庸又是先秦時對於地位低下的人們一種稱呼,通假為傭。所以一直以來,對於中的理解還好,但關於庸的解讀,常常很費解。

像我個人就可以理解中庸為,本我狀態的運用,又可以理解為保持本我狀態的不改變,還可以理解本我狀態是低微的。要是從程頤的理學來看,中和庸,又有一點像法與術的關係,它擴到至天下這個詞上在我覺得不可取,但說中為正道、庸為定理的時候,又覺得很對。可無論哪一種,從來沒有說,要打好關係、八面玲瓏和據理而不爭。

通過讀道家和佛家的書來理解中庸的話,我覺得可以這樣形容,中庸就是性澄而不亂,或者中庸就是定而不轉。它的意思不是要你做人八面玲瓏,但也不是要你硬碰硬,而是以本我性狀天然赤子之心來應對並保持。矯枉過正,必然不是。委曲求全,也必然不是。但反過來,你可以說中庸的一個分支是矯枉過正和委曲求全。總得來說,中庸是以孔子那“朝聞道夕死可矣”的心境來說的。

曾子說孔子傳給他的是,吾道以一貫之。曾子寫大學又說,大學之道在止於至善。究竟說的是停止在至善之前,還是保持至善的狀態不變,我也不明白。但我認為志,是士人之心,是能任事之心,而不是欲之心,欲是谷之欠,是用來滿足人之缺憾的。人際關係處理的好不好,是人道通達的關鍵,但不是中庸的關鍵,而陽春白雪只是在郢城裡比下里巴人應和的人少罷了。

所以中庸在我,第一步是尋找那個本澄自我,第二步是處萬事而如如不動。這裡沒有什麼通達、封閉之說,是後來好事者為名利二字而加上去的。越普通越容易被理解,越高深越容易被隔絕,人道的通達就在於人之動時拿捏其中,不偏不倚。可世人都忘了有第一步,直直邁向第二步,怪也怪本澄難修,庸之術用是為技的緣故,有形象、好學,易得成果啊。可我個人覺得,這正是人們的可憐之處、悲涼之處,尤其還嘗之如飴仍猶未知。


蟬的行囊SEC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前三句是中庸的總綱,自然賦予了人的本性,遵循人的本性稱為道,而通過加強自身修養以保持天性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儒家的觀念中,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但是世道是險惡汙濁的,會不斷的侵蝕善良的天性,而要成長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即所謂君子),就需要通過加強自身修養,以防範抵禦這種侵蝕(慎獨)。在具體的做法上,關鍵為二條,一條是中,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喜怒哀樂指人的情感意識,未發,沒有表達行動之前,這個中是思想上主動瞄準或對標的意思,也就是要想一矢中的,先必須瞄準目標,怎樣瞄準,就如《老子》所言,天之道,其猶張弓邪,高者抑下,下者舉之。孔子將其演化為既不能太過也不能不及,這是天下有的放矢的根本,這個目標就是道,在儒家指人的天性。第二條是和,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和就是達到目標的途徑,因為在人的一生中,天性也有個成長髮展的過程,幼時愛父母,少時愛師友,壯時愛蒼生,這個成長髮展的軌跡就是道,和就是人的表達和行為都符合道的規範(中節)。中就是修養的方法,和就是修養的途徑,保持善良的天性就是中和的目的,目的通俗的講就是用眼睛盯著那個箭靶子,用現代話講就是不斷追求人性的完美,中庸,就是盯準目標,永不放棄,庸,是堅定不移的意思,與縮頭烏龜沒半毛錢關係。


梅里一了


我的理解是中是與外界和諧忍讓低調謙讓,庸對己追求精神的高尚,摒棄物質的繁華,返璞歸真。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強調不要稜角於人。

窮則獨善其身,富則兼濟天下,對財富有種蔑視感,為庸。

吾一日三省,夠謙虛了。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跟拜金沒沾一點邊。

咬得菜根香,百事可為。簡直跟臥薪嚐膽同一個意思。

存天理,滅人慾。使人更加沒有一點脾性,中庸到了極致。

知行合一,都不用外界來約束了,光光儒學就可以使人規矩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已和天地自然融為一體,還不中庸嗎?


鯤鵬塗筆


我所理解的中庸思想應該引自於道家的陰陽理論。

正所謂一物一太極,太極就是陰陽,眾所周知,若想諸事合和唯有達到協調與平衡。

道家所追求的就是陰陽合和,換句話說就是追求一種平衡,只有平衡的狀態才是有利於事物發展並且持久的。

將萬事分為兩個面來看,哪個面都不能太過了,這就是物極必反的道理。

我所感悟的中庸之道就是平衡萬物之道。世上沒有絕對的平衡,唯一能做的就是儘量到達中間點。

中庸之道乃長久之道!


巍巍讀書


“中庸”是儒家思想所推崇的“仁”“義”“禮”“信”等幾種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國哲學的重要思想之一。孔子的孫子子思專門寫了“中庸”闡述“中庸”思想。孔子則將“中庸”解釋為“中立不倚”“執兩用中”“過猶不及”。北宋的程顥、程頤對之解釋為“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南宋的朱熹在《四書章句集註》中這樣解釋中庸:“中者,就是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之名。庸,平常也。”現代也有學者提出:“中庸之道,就是忠恕之道。”\r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學中的中庸之道,表面上看上去,似乎並不複雜。許多現代人望文生義地將之簡單理解為中立、平庸、折衷主義,其實並非如此。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相當深奧的“天人合一”思想的主旨在於修養人性,其主題思想是教育人們通過一種自我管理,將自己培養成為具有理想人格的人。\r 因為儒家思想在中國兩千多年來被尊為“聖學”,所以中國無論是政治、文化,還是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打上了“中庸”的痕跡。古語所說的“利不十,不變法”,便是一種中庸思想之下的政治保守主義,而我們所遵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可以說是我們在處理人際關係時體現出來的一種中庸主義。\r 需要注意的是,“中庸”之“中”並非是始終不變的,而是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與條件的變化而變化。





清風格局


個人覺得所謂中庸,就是對萬事萬物本質規律的尊重,無論是偏向事物的陰極還是陽極,都屬於極端主義,違背了事物的發展規律,所謂物極必反,必然會招致禍端,都不可取。

我們通常生活中所理解的中庸,可能就是折中,更多的是用於人際關係類,是狹義上的,事實上中庸可以用來理解萬事萬物。

下邊是《中庸》的開篇一段及其譯文,為全書奠定了理論基礎,供大家欣賞。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中庸》

譯文:天所賦予人的東西就是性,遵循天性就是道,遵循道來修養自身就是教。道是片刻不能離開的,可離開的就不是道。因此,君子在無人看見的地方也要小心謹慎,在無人聽得到的地方也要恐懼敬畏。隱蔽時也會被人發現,細微處也會昭著,因此君子在獨處時要慎重。喜怒哀樂的情緒沒有表露出來,這叫做中。表露出來但合幹法度,這叫做和。中是天下最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達到了中和,天地便各歸其位,萬物便生長髮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