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泊雲霧山

作者/塗萬作

心泊雲霧山

塗萬作/心泊雲霧山


讓我魂牽夢繞的雲霧山,不在陝西的勉縣,不在湖南的綏寧,亦不在四川的大竹 ,更不在貴州的貴定⋯⋯儘管這些地方都有叫“雲霧山”的名勝。我說的雲霧山就坐落在我的老家——鄂東重鎮湖北麻城境內的明山與黑石咀兩灣水庫之間,它的正面山麓為風光秀麗的白果鎮鬧市河村,那裡是養育我的一方水土。

記得當年有識之士,將雲霧山比作廣寒宮,蓋因山形如半月,且有巋然高聳的古城牆,有四季常青的桂花樹,還有活潑可愛的小白兔⋯⋯

每逢金秋時節,丹桂的馨香在柔風吹拂下,飄至山腳的村落、河畔與田野,讓五里三鄉沐浴在氤氳的芬芳裡。於是,人們相約在那個季節登高望遠。只因那時年少,不解大景的妙處,辜負了雲霧山一片無邊風月。

塗萬作/心泊雲霧山


塗萬作/心泊雲霧山


時隔多年,當我故地重遊,才領悟到雲霧山的深邃,這大概是年齡與經歷使然吧。俗話說,觀山如讀書。縱覽雲霧山,除了絕頂瑰麗的自然風光,就是逶迤環繞的永安寨古城遺址,雖然已是斷壁殘垣,但我依然從蒿草間的點點蒼痕讀到它昔日的風采。

這是一座青石壘砌的城堡,四圍高約5米,厚約2米的城牆,讓一平方公里的山寨固若金湯。城樓之上,垛堞、箭道、敵樓、炮臺猶在,印證著曾經的喧鬧。城郭依山就勢,東南北三面臨崖,北舉南抑,居高臨下。西邊為山寨大門,是與外界聯繫的唯一通道,且有石炮拱衛,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

站在城牆之上,南北眺望,黑石咀水庫的翡翠顏色與明山水庫的瀲灩波光盡收眼底。回首寨內,當年議事廳古屋遺韻猶存。面對如此亦遠亦近之景與物的映照,彷彿置身於英雄好漢聚集的水泊梁山。據鄉梓一位私塾先生的後裔介紹,永安寨大約建於明·正德年間,距今500餘年的歷史。只可惜,山寨的主人為何方神聖,不得而知。而“永安寨”之名也只見於門楣石刻,至於後來如何又叫雲霧寨,大概是位置高拔的緣故吧。

塗萬作/心泊雲霧山


塗萬作/心泊雲霧山


在獲得翔實史料之前,我不敢妄自推測。不過,寨門橫樑上的“永鎮山門”石刻,傳為明·萬曆年間的麻城進士、官至巡撫的梅之煥手跡,還是極有可能的。畢竟同一朝代,況且無論是運筆的古拙蒼勁,還是風格的恣意汪洋,皆非“文章妙天下”的梅公莫屬。由此看來,能夠讓梅長工親往探詢的雲霧山永安寨,自然非同一般。

古寨鎮名山,奇泉澤嘉樹。正所謂:非等閒之地,必有神奇之處。雲霧山的神奇,或許就體現於寨門一側的那眼天然水井上。水井名為迎月泉,一米見方,數百年來保持在1.3米左右水位,無論旱澇,不盈不竭。據說上世紀九十年代,有山民將迎月泉擴寬加深,泉水突然乾涸,恢復原狀後,又蓄水如初。寨內另有方塘半畝,水清如鏡,與蒼松翠柏竹林曲徑相映成趣,一派“萬千竿竹濃蔭密,水映青山如畫圖”的景緻。但這些還不足以引發我的萬千感慨,尤其那株被譽為“鎮寨之寶”的桂花樹,它矗立在議事廳外,因得泉水潤澤,鬱鬱蔥蔥,清新皎潔如綠色華蓋。更讓人叫絕的是花期綿長,清香恆久,十里可聞,正如初唐詩人宋之問所吟:“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塗萬作/心泊雲霧山


塗萬作/心泊雲霧山


雲霧山是一個充滿故事與傳說的地方,《麻城縣誌》“縣南四十五里雲陽山,士人亦呼雲霧山”的記載,就包含一則從“雲陽”到“雲霧”的神話。相傳很久以前,一對得道成仙的白鴨,隱居於雲陽山。誰知雲陽山神,和相鄰的鳴山與白臬山的兩位山神,互爭高低。競爭中,白臬山處於下風,自動退出。而云陽與鳴山卻各不相讓。一度高高的山峰越過天界,直刺蒼穹。適逢觀世音菩薩雲遊至此,見兩山神一味爭高,以致阻擋仙路。一怒之下,離開蓮花寶座,手執淨瓶,腳踩鳴山、雲陽二峰。一番咒語之後,頃刻間山崩地裂,塵土蔽日,高出的山尖旋即矮了下去。從此,鳴山神明白菩薩之意,不再爭強好勝,遂易名明山;雲陽山因霧霾籠罩改叫雲霧山。而修行的白鴨在菩薩踏山之際,雙雙飛往白臬,繼續修煉,從此,白臬山又叫白鴨山。

儘管是傳說,但明山之上清晰的“菩薩腳印”,還是足以引人遐想的。其實,雲霧山更能觸動我的不是神話,而是它作為古戰場的倥傯歷史。那是太平天國時期,黃岡、麻城、蘄春諸縣民眾,集結抗清,建造城堡,形成歷史上著名的“蘄黃四十八寨”,雲霧山的永安寨便是其中之一。據傳,太平天國後期,英王陳玉成率部轉戰至麻城境內,以雲霧山為阻敵屏障,麾下千餘將士日夜堅守,後被清軍圍攻,雙方展開了慘烈的短兵相接,死傷者眾。義軍在堅守半月之後,終因後援無繼,大部壯烈犧牲,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話。

“山氣巃嵸兮石嵯峨,溪谷嶄巖兮水曾波。”雲霧山橫亙南北,肩挑二水,東偕縱貫鄂豫皖的大別山脈,西望延綿起伏的麻白丘陵,宛若一位時光老人,見證著麻城這片紅色土地的輝煌歲月與人文歷史。尤其是明山水庫巨龍騰飛的驚世之現,更平添了雲霧山的神秘與高貴,使之註定要成為萬人矚目的形勝之地。

塗萬作/心泊雲霧山


塗萬作/心泊雲霧山


塗萬作/心泊雲霧山


而云霧山下的鬧市河村,則借力退耕還林,讓綠於野。使得連接雲霧山的盤山公路,慄林相擁,綠樹成蔭,一派如畫的鄉村美景。

夢裡幾回遊雲霧,只緣心在此山中。雲霧山承載著我兒時太多的綺夢,太多的回憶,這裡一木一石,一泉一竹,都能勾起我久違的記憶。回想孩提時期,常常坐在雲霧山的岩石上,雙手托腮,凝望遠方,嚮往著山外的世界,對未來充滿憧憬。可是,當我在外遊歷多年之後,不能忘記的依然是故鄉,是故鄉的山、故鄉的水。而云霧山留給我的記憶恰恰是最深刻的,因為我離開家鄉時,目送我遠去的是雲霧山的背影;當我回歸故里,迎接我的也是雲霧山英姿。

所以,我要對雲霧山說,也許你沒有泰山的高大,沒有黃山的華貴,可你風骨與精神,卻永遠停泊我的心中。

塗萬作/心泊雲霧山


塗萬作/心泊雲霧山


塗萬作,湖北麻城籍在黔作家、媒體人,出版過《靈性貴州》等多部散文集,多次獲獎,喜徜徉山水,遊走巷陌,閱讀鄉愁,且行且記,有感而發。

塗萬作/心泊雲霧山


塗萬作/心泊雲霧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