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结束了,教育机构哀鸿遍野,有没有什么好的招生方案?

教育这回事儿


开学还无定期,线下教育机构啥时候开学更是遥遥无期。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赶快和房东谈减免房租的事情,第二是稳定教师队伍,招生往后放放都可以。而且招生那些招数,干培训的都会!


谭佳怡爸爸


《高考,从固定制走向自选制》

郝峰涛

教育的功利性和应试性,促使高考变成了新式科举,我们必须对教育进行反思。

一,人才是全科(全面)发展,还是优科(优势)发展?

纵观历史,横观社会,凡是有成就的人,皆是某些领域的优科专才,而非均科全才,正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孩子们各有未知的兴趣和天赋,是自然分化和社会分化的必然,自然会选择“优势中心发展模式”,以某一方面为核心,连带相关或相近方面的学习,而强迫性全科发展是以大量的知识磨去了孩子的“中心趋势”,最后连兴趣和天赋一块埋葬。

二,学习是“从外到内”的灌输,还是“由内到外”的觉醒?

我能理解天下父母进行“从外到内”的填鸭式教育的良苦用心,但是谁能理解孩子“由内到外”觉醒的渴望呢?学习的本质是:三分知识,七分非知识;三分看的见,七分看不见;三分学习已知,七分探索未知;三分靠教育引导,七分靠自我觉醒。过度的知识教育就是“拔苗助长”,反而会延迟、扼杀孩子“由内到外”的觉醒。

三,高考是“指挥棒”,能否从固定制走向自选制?

高考为什么不打破固定的“语数外+文理科”,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发展,以自身优势学科为中心进行知识建构,可在高考科目“语、数、英、政、史、地、理、化、生、体、音、美等(皆百分制)”中自选四科进行计分选拔,其余参试科目的分数作为参考。比如:甲生自选“生数理英”四科计分,乙生自选“生化数史”四科计分,可同时报考清华生物的相关专业,择优录取。自选制既可维护高考公平,也可保护孩子成才的自主性、多样性和差异性。

四,教育是因材施教,还是无差别包容?

“因材施教”只是强势灌输的幌子,毕竟我们连自己有什么才能都不清楚,岂能妄议孩子有什么才能呢?唯有以包容的态度让孩子在“自然世界、社会人文和无差别学科”中无差别学习,鼓励学生培养兴趣、寻找方向和建构高度。

教育的压抑,正在侵蚀着孩子的童年和未来!

 

致敬:

千千万万的孩子才是我们的事业,若您觉此文不错,请推送转载,举手之善,或将成为教育改革的最大助力!


大道者至简


教育机构的招生方案无非有以下几点:

1、地推,组织招生老师和兼职在学校、商场门口发传单,宣传。这种方法可能对于招生的效果不是很明显,人们往往接过传单扫一眼就扔掉了,这种方法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收获也不够明显。

2、打陌拜,专职或者兼职人员给一些家长打电话,询问孩子是否有上补习班的需求,但是收到的结果大部分都是“不需要”“不用了”,甚至直接挂掉电话。

3、老师集体发朋友圈宣传优惠活动,鼓动家长报名学习。

那么,在这里我给出的建议是:

学生在经历两个月的网课后,虽然上课时间长,但是收获的知识却很少,上网课分心、作业完成质量不高,导致前面所学的知识都不是很熟练。而学校老师可能也没有太多时间去给学生们复习之前所讲的内容。

那么这个时候建议补习机构开展短期的“期中复习课程”、“阶段复习课”。首先从老生开始入手,由专职老师逐一询问家长是否需要报名。当然这个活动课的价格肯定是要相对优惠一点,最好结合“老带新”更有优惠的方案,迎合家长的需求,带动机构招生。



宋大胖


停了三个月分文未入,房租现在还欠着。据说4月18可以开门复课,坐标成都。


CD骑猪追摩托


我认为目前教育机构面临巨大挑战,首先得挺住,挺不住的赶紧找机构合并,合并不了的,赶紧往外兑吧!



流云飞秒


好象说国家要取缔校外教育机构了,个人觉得短时间应该难以执行个中原因大家都懂,但校外教育机构的语事人应该要好好谋划谋划了


用户一路向北满舵行


学校一天没有全面开学,就别说疫情结束!学校没上课,教育机构就还得继续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