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到底怎么了?逐渐淡出课本的他,会淡出历史吗?

鲁迅先生淡出课本,是不争的事实,我们最为熟悉的《阿Q正传》、《药》、《记念刘和珍君》和《风筝》等,已经从某些教材中被删去了,虽然增加了一篇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却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并不能改变鲁迅淡去的事实。

从课本之最到逐渐淡出,能明显看出他在课本中出现的曲线。鲁迅先生之前在语文教材里出现的次数极多,因为先生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的方向,伟人已经将他定位,他成为语文书之霸也是顺理成章的了。但近年他的作品不断从语文书中消失,“去鲁迅化”成了一个趋势,只怕不久的将来,他的作品会在语文书中绝迹,真正成为历史了。

是鲁迅的文章不好吗?当然不是,我们看他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都是极具时代特色的,《风波》描写张勋复辟过程中的江南水乡简直令人叫绝,回忆录式的《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是上品,个人也非常喜欢《藤野先生》。甚至还有传说《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将段祺瑞逼得长跪不起、从此皈依佛门长期茹素的无聊话题,但至少证明先生的影响极大极大。

但先生已经日渐从学生的教材中日渐隐退了,很多能识文断字的学者分析他为什么失去了时代的恩宠而成为历史的弃儿。总结一下,我们看了许多篇分析鲁迅先生的文章在课本中减少的原因,无非以下四个因素:

第一,先生的文章太晦涩和深奥,对学生们特别是中小学的孩子们来说,太难懂了。

第二,鲁迅的文章入选教材的太多,为公平起见,减少他的比例,增加其他优秀作者的比例。

第三,现在是和平时期,鲁迅的文章格调太尖锐,棱角过多,可以删去一些。

第四,鲁迅的文章也有着鲜明的时代局限性,时代不同了,课本自然也要与时俱进。

应该说,以上原因都对,但又不完全对。

说鲁迅先生的文章难懂,能难过文言文吗?像朱熹老夫子的《春日》背后的含义如此之深,却放在小学课本中,鲁迅先生的文章,总不至于比这个更难懂。朱老头子生在南方,长在南方,连朝廷都在南方,泗水早就让异族占了去,他还寻什么芳呢?

要说鲁迅先生入选教材太多,堵住了其他才俊的上讲之路,那我们可以问一句,鲁迅的文章是今天才入选的吗?这些才俊之士昨天就不是才俊吗?

说鲁迅先生棱角尖锐而多刺的,有一定道理,但如果说是因为这一点要从课本中删去,相信大部分人不认可,因为民族并不需要太多的水晶球,更需要仙人掌,正因为刺痛,才让人猛醒。只是如果当今出一位鲁迅式的人物,大家能否接受得了,鲁迅先生在日,就几乎被整个文化圈所不待见。台湾曾经出了个略有点像鲁迅、但才德都明显等而下之的李敖,就足以搅得两岸文艺届鸡飞狗跳了。

最后一点,说鲁迅先生文章具有时代局限性,需要与时俱进的,这算是个原因。以前读书人无非就是在四书五经的框框里打转,青春做赋,皓首穷经,而现在,一个学生从小到大,读到的四书和五经里的文章,也不过寥寥几篇。

但上述分析仍然忽略了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同时又是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原因,总结成三个字的关键词就是:“反传统”。

鲁迅先生是反传统的,他对旧的中国文化特别是文言文深恶痛绝,领导的新文化运动几乎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直接否定,主张全盘西化。尽管他自己能用文言,也有时候用文言写作,但他把原因归结为“又虑钞者之劳也,乃复缩为文言”……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迅速融入世界厥功甚伟,但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则是一桩十分遗憾的事情,中国文化的断层、年轻人对传统不甚了了都和鲁迅积极参与和主导的新文化运动有直接关系。稍后的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一样,也需要从一个客观的角度反思和重新评价。

目前的中华民族,正在大国崛起,老祖宗留给我们不知多少财富,绝不可能轻言放弃。尽管传统文化有糟粕,但不能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出去。从这个意义上讲,过分否定传统文化,数典忘祖,是鲁迅先生最大的短板,既然他要否定传统文化,我们只好否定他了。

只是,对于鲁迅先生,不能一棍子打死,他的作品有很多好的,他的思想也有很多好的,有着极为宝贵的意义,可以“拿来主义”,为我们所用,也算一种批判的继承吧。

更何况,恢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又是当今食肉者的英明决策,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鲁迅先生与这一治国的基本国策相悖,又怎能大规模出现在如今的教科书中?还好,他的文章只是减少,并没有绝迹,更没有列为禁书,找起来方便得很,并不妨碍挖掘先生深度的志学者们钻研。

至于鲁迅先生会不会淡出历史,这个不敢妄言,但根据一切都是发展变化的原则,这一天也许会到来。毕竟孔子的文章也做不到永垂不朽,伟人的语录也不可能与世长存,何况鲁迅先生呢?这简直是一定的。

鲁迅到底怎么了?逐渐淡出课本的他,会淡出历史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