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大陆时期的十二大元帅都有谁?实力怎样?最终下场如何?

1935年国民政府颁布铨叙条例,把军队将领中最高一级的上将分成三个级别:最高级的是特级上将,其次是一级上将,再次是二级上将,不管是哪级上将,都在领章上挂三颗星。

这个时候,是没有所谓“五星上将”、“四星上将”和“三星上将”的,那是11年后的1946年换美式军装以后的事。所以,把特级上将对应五星上将,一级上将对应四星上将,二级上将对应三星上将,是没有的事,至少在1946年之前是这样。

如果把特级上将定位为大元帅,一级上将定位成元帅,相对来说更合理,从人数上讲也方便比对,本文就采取这种称谓,相对好理解多了。

特级上将也就是大元帅,只有一个,就是蒋该死常凯申先生,独一无二。

一级上将,即我们说的元帅们,这个多一些,一共12位,如果算是死后追授的,则更多。这12位原装的元帅分别是:冯玉祥、朱培德、何应钦、李宗仁、陈济棠、唐生智、张学良、阎锡山、陈绍宽、程潜、白崇禧和陈诚。

另外属于死后荣誉的“一级上将”还有五位,分别是地方实力派川军大佬刘湘、北洋军阀直系首领曹锟和吴佩孚、冯玉祥下属西北军悍将宋哲元和军阀出身的陈调元,但是他们都没能赶上1946年的换装,所以称不上“四星上将”,又因为这几位没能活着的时候就当上“一级上将”,所以也不在本文讨论之列。我们今天要谈的,只有下面的那十二位原装的一级上将,即元帅们。请注意,以下十二人按实力、不按姓氏笔划排名。

第一名:冯玉祥。冯玉祥在北洋军阀时期就属直系的后起之秀,虽然他创建的西北军一直在穷山恶水中打转,他本人也是出名的倒戈将军,著名的墙头草,为人不齿。但他的战力却是无人敢小看,当代关公吴佩孚被他打得落荒而逃,张作霖的奉军也吃过他的大苦头,中原大战让老蒋差点下不来台。冯玉祥看似五大三粗,却极有心计,看似平易近人,对下属却很简单粗暴。做的极有争议的一件事是撕毁民国与清廷的和平退位协议,把逊帝溥仪从紫禁城赶出来。老冯于1935年被授予一级上将军衔,盖因他在国民党新军阀中排名仅次于蒋。之后渐渐淡出军界,失去了同老蒋争衡的资本。1948年9月1日,67岁的冯玉祥在回国途中,因船只失事在黑海罹难,此事非常蹊跷,但最终不了了之,反正他没得好死。

第二名:李宗仁。李宗仁的桂系始终战斗在与老蒋分庭抗礼的第一线,他和另一位桂系大佬白崇禧一样是蒋极为头痛的人。桂军战力天下闻名,自北伐起,李宗仁就是主力军军长。1935年被授予一级上将军衔。桂军反蒋有力,抗日更有力,台儿庄大捷让李宗仁名扬天下。李宗仁和白崇禧是极少数出身杂牌军但能得心应手指挥老蒋的嫡系部队的军事将领。可惜,李宗仁只会打仗,政治上比较幼稚。国民党败逃台湾之后,李宗仁客居美国,后来回到中国大陆,1969年1月30日去世。

第三名:张学良。张学良是北洋军阀奉系张作霖的儿子,父亲在皇姑屯被炸身亡后,在东北军将领的支持下,张学良临危不乱,终于顺利接管东北大权,不久顺应历史潮流,宣布东三省和热河服从三民主义,归顺国民政府,北洋军阀灭亡,国民政府统一全国。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在张学良的授意下,东北军一枪不放退出东三省。接下来的蒋冯阎桂中原大战中,在老蒋渐趋主动之后,宣布立场,支持老蒋。1935年他被授予一级上将军衔。1936年12月12日他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成为他一生中争议最大的事件。之后被蒋介石软禁,直到临死前不久才被释放,最终2001年10月14日客死檀香山。东北军有着极为雄厚的基础,如果不是张学良的不成器,排名本可以再高些。就是这样一个虎父犬子的纨绔子弟,却是这十二人中最长寿的,享年101岁,成为百岁老人。

第四名:阎锡山。阎老西儿自从在北洋军阀时代取得山西的统治权后,自知晋军战力与吴佩孚、冯玉祥、张作霖以及蒋中正等无法相比,很聪明地采取了闭关锁省、闷头发大败的措施,把山西治理得相当富庶,为使老蒋的势力不能进入山西,他别出心裁地把山西的铁路都改成窄轨!蒋冯阎桂中原大战中他把呆头鹅冯玉祥骗得一愣一愣,最终却不是老蒋的对手。阎锡山打仗不行,内政却有一套,曾出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国务总理),也算鞠躬尽瘁了。1960年5月23日病逝台湾。

第五名:何应钦。何应钦是职业军人,和上述四人不一样,并没有自己的独立势力,虽然北伐战争时就是第一军的军长。总体而言,他算是老蒋的嫡系,最高曾任陆军总司令,代表中国接受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签署的投降书。文职官员曾任国防部长和行政院长(国务总理),1987年10月在台北病逝。何应钦还是黄埔军校校旗设计者,中华民国国徽设计者。

第六名:白崇禧。白崇禧是回族,又算是个残疾人,这一点是十二人中独一无二的。据说这位国军战神战无不胜,神机妙算,号称“小诸葛”。年纪轻轻就出任北伐军代理参谋总长。是新桂系的灵魂人物,和李宗仁合称“李白”,桂军号称“钢军”的战力,和白崇禧的运筹帷幄有直接的关系,他是国军将领中最有传奇色彩的一位。张学良在西安事变后被褫夺军衔,所遗之一级上将军衔由白崇禧继之。老蒋对他又爱又恨,爱的是他的军事能力,恨的是他的政治派系,一生中和老蒋分分合合,亲密合作有之,反目成仇有之。解放战争末期,桂系实力被解放军消灭殆尽,白崇禧也失去了和老蒋逐鹿的本钱,1966年12月2日这位国民党战神病逝台湾。白崇禧是老蒋的政敌,但败退台湾之后,老蒋也并没有对这位失势的前劲敌落井下石,所谓白崇禧为老蒋所害的传说是胡说,毫无依据。他憎恨和蔑视晚年的李宗仁倒是真的。

第七名:陈诚。陈诚个子不高,清瘦,做事雷厉风行,甚至有时候不讲情面。老蒋对陈诚极为重视,内定其为自己的接班人,被视为“小委员长”,历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参谋总长、海军总司令、台湾省主席、行政院长、国民党副总裁、副总统。陈诚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军事、经济、政治都起到了十分有益的作用,特别是在败逃台湾之后,陈诚的作用越来越凸现,如果不是他于1965年3月5日早逝,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可以想象老蒋对陈诚的死是多少痛心疾首。值得一提的是,国军大陆期间,他和桂系首领白崇禧斗得不可开交,白崇禧一直管他叫陈小鬼,但在台湾,白崇禧失势,陈诚倒表现得极为大度,经济就军政大事请教白,让老白在晚年仍保持了足够的尊严。

第八名:程潜。程潜最早是文化人出身,是前清的秀才,190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和次年的辛丑条约极大刺激了年仅18岁的程潜,他决定弃文从武。他是资格极老,参加过同盟会,追随孙文,经历了武昌起义,北伐战争中任第六军军长。但之后的程潜失去军权,几经沧桑,这位老资格的军人起起伏伏,1949年,主政湖南的程潜在长沙起义,湖南全省和平解放,此举受到了同为湖南籍的伟人的高度称赞。1968年4月5日,程潜去世。

第九名:陈济棠。陈济棠是广东客家人,粤系军阀的代表人物。1929年4月,支持老蒋的陈济棠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八集团军总指挥,统领广东省海陆空三军,掌握了广东省党政军大权,从此号称“南天王”。两广事变后,陈济棠权力更重,成为事实上主政广东广西的地方实力派。陈济棠精于政治权力斗争,军事能力一般,但和平时期的建设水平非常突出,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多方面卓有建树。1954年11月3日病逝台湾。有一则传说,在败逃的飞机上,曾经赫赫有名的南天王陈济棠,被飞扬跋扈的孔二小姐赶下飞机,虎落平阳,也是一桩可悲可笑的事情。

第十名:陈绍宽。陈绍宽没有自己的个人势力,是职业军人。他是福建人,福建在中国的近代历史上,是极为有名的海军之乡, 从晚清的北洋水师开始,海军中的中坚力量几乎全由福建人组成,广东人邓世昌一度被人视为一个奇葩的存在。陈绍宽自从江南水师学堂毕业后,一直在海军中混饭吃。1927年,任北洋第二舰队司令的陈绍宽投身国民革命军,从此改弦易辙。国民政府的海军,就是一陈绍宽的一手主持下建设起来的,抗战爆发后,陈绍宽被任命为海军总司令,领导海军与日寇浴血奋战。抗战胜利后,陈绍宽被陈诚夺权。1969年7月30日,陈绍宽在中国大陆病逝。

第十一名:朱培德。朱培德资格极老,很早参加同盟会,追随孙文,北伐时任北伐军第三军军长,后主政江西,任江西省主席。1935年4月2日,朱培德被国民政府任为陆军一级上将,但此时的他,军权基本丧失。1937年2月17日,朱培德病逝南京,终年49岁,死因有可能是一起医疗事故。他是最早去世的一级上将,也是去世时最年轻的一级上将。

第十二名:唐生智。唐生智曾是北洋军阀中的关公、直系大佬吴佩孚的部下,和奉命北伐的第六军军长程潜是对手,后来归顺国民政府,任北伐军第八军军长。唐生智自己是佛教徒,于1926年1月份为自己部下的全体官兵摩顶授记,将他们全部度之成为佛教徒。这和较早的墙头草军阀冯玉祥有得一拼,不过老冯是基督教徒,所以西北军多基督徒。1927年4月12日老蒋发动分共之后,被武汉国民政府免去总司令一职,不久,唐生智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总指挥,率部北伐,终于胜利与冯玉祥部会师。1937年冬,日寇攻占上海,直扑中国首都南京,唐生智誓言死守南京,要与南京共存亡,但在守城一周后即行撤退,撤退时又没有妥善的安排,致使全军大乱,甚至发生为争相逃命引起内战的丑事。事发后唐生智引咎辞职,退出军界。1949年唐生智和程潜一道,领导了长沙和平起义。1970年4月6日,唐生智病死长沙,享年80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