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伐紂時,見過哈雷彗星嗎?是怎樣記載的

武王伐紂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場留下了較多史料和理論建構的“革命”——這個詞彙的本意是“改變天命”,我們今天仍在使用的詞彙如“改革”、“革新”、“革除”中的“革”字,都還是類似意義。儒家雖然有“湯武革命”之說,但成湯滅夏桀只有簡單記載且缺乏理論建構,非武王伐紂可比。


周武王伐紂時,見過哈雷彗星嗎?是怎樣記載的


理論建構的要點,就是論證“天命歸我”。但“天命”如何得知呢?那就需要觀察天象了,所以武王伐紂這樣一場“革命”,留下了16條與天象有關的記載。這些記載有真有偽,有些可以用現代天文學方法回推檢驗,但都可視為周人及後人為伐紂進行理論建構的一部分。

周武王伐紂時,見過哈雷彗星嗎?是怎樣記載的

《淮南子·兵略訓》載:“武王伐紂,……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按後世流傳的星占學理論來看,這是一個不利於周武王軍事行動的天象,因為“時有彗星,柄在東方,可以掃西人也”。就是說,周武王的軍隊在向東進發時,在天空見到一顆彗星,它像一把掃帚,帚柄在他們要進攻的殷人那一邊(東邊)。但是對於天文學家來說,這條記載給出了彗頭彗尾的方向,不失為一個寶貴信息。畢竟,古人記載天象是“搞迷信”用的,不是給現代天文學家當觀測資料用的,所以一點一滴的信息都很寶貴。

周武王伐紂時,見過哈雷彗星嗎?是怎樣記載的

已故紫金山天文臺臺長張鈺哲,利用當時還很稀罕的TQ-6型電子計算機,計算太陽系大行星對哈雷彗星軌道的攝動,描述哈雷彗星3000年軌道變化趨勢,在此基礎上,他對中國史籍中可能是哈雷彗星的各項記錄進行了分析考證。經過張鈺哲的研究,我們現在知道,從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起,下至1910年,我國史籍上有連續29次哈雷彗星迴歸的記載;秦始皇七年之前還有3次迴歸記載。當然,記載了哈雷彗星的出現,並不意味著發現了哈雷彗星,因為古代中國人並不知道這32次記錄的是同一顆彗星,因而實際上也就談不到哈雷彗星的“迴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