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如何打動諸葛亮,其中隱藏著怎樣的智慧?

donglei1097


主要是劉備禮賢下士,三顧茅廬,誠心打動了諸葛亮。另外,諸葛亮想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當時只能選擇兩個人,一個是東吳的孫權,另一個就只有是劉備。剛好二者也算是相互選擇吧。


旭叨


要說這個劉皇叔三顧茅廬請出了為後世驚歎的諸葛亮!不得不說確實蘊涵了中國人獨有的智慧!這個怎麼看呢?

一,背景條件

劉備自桃園結義後,雖說也是步步為營!但也是,稍微有點成績就翻車!等他遇見諸葛亮之前,雖說不能馬上斃命!但也是整個事業戰略到了生死攸關的地步!如果沒有諸葛亮,可想而知,完全會被曹操碾壓消滅!真可謂生死攸關之時!



而同時期諸葛亮呢?!此時諸葛亮正在躬耕於南陽,躊躇滿志!為啥是這樣呢?因為隆中對說了,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但是沒有人承認他!也就崔州平,徐庶等幾個好友覺得諸葛亮有才華!劉備和諸葛亮兩位此時狀況可以說都不太好,劉備是馬上走上絕路而沒路,諸葛亮是無伯樂而無路!這是當時兩人的大背景!



二,劉備英雄末路,但確實是一位英雄!

曹操當時在煮酒論英雄時說劉備也是天下英雄!不說別的,一方面就是試探劉備有爭天下之雄心沒,一方面他非常清楚,劉備是老虎沒有牙,老鷹沒有羽翼!和曹操本人比起來,簡直就是一個王者和農民的差距!用當下流行的話來說,就是一個黃金王者對一個青銅的藐視!



劉備確實也是少有的英雄!絕非歷史評價中說的就是隻會一味的哭,江山都是哭出來的一種假象!

三,大智大勇,英雄膽識過人!

上文的兩點論述說明,就是表述劉備是有內在實力智慧的!為什麼說這個呢?因為劉備自起家以來,到見了諸葛亮,已經打了十幾年的仗!雖說混的也沒啥絕對實力,但是也是帶過幾萬兵馬軍事將領!見到諸葛亮時,劉備46歲左右,而諸葛亮正是27歲左右!所以徐庶告訴劉備,你不能委屈他!將軍需親自去請他出山,輔佐你!



說到這,這是大智大勇的第一表現!一個統領過幾萬人軍隊的將領劉備,年過四十,馬上五十!要虛心去請教一個小夥子!放到今天那也是有點扯淡的!要不,關羽和張飛在三顧茅廬時,也是老責怪劉備,意思就是我們這樣有本事的人,難道要把命運賭到這個年輕人的身上嗎?其實關張二人懷疑的也沒錯!但這正好體現了劉備的大智大勇!



四,三顧茅廬,高手過招!

劉備聽從了徐庶的建議,三顧茅廬!這個三顧茅廬可以說是劉備與諸葛亮的高手過招!首先,劉備兩次請諸葛亮,人都沒見到!這裡,很多人都認為諸葛亮是擺譜,或者說早就選擇劉備,這純粹無稽之談!為什麼會這樣,而是此時諸葛亮或有耳聞劉備大名,但他也不瞭解劉備!他意思就是,我呢!也沒啥名氣,你一個將軍來請我!別浪費時間了!趕緊該幹嘛幹嘛去!別浪費時間!而劉備呢!?劉備則不同,他確實相信徐庶說的,但是估計也是沒底!那就在耐心一點吧!所以當第三次去的時候,居然在門外一直等著諸葛亮睡醒了再說!劉備真是有耐心啊!幹大事的料!諸葛亮在三顧茅廬後,至少他已經感覺到劉備的誠意!並且知道劉備這個人也很謙虛!是王者之人,可以見一面,看看是否有胸懷天下,一起幹事的機會!後來,諸葛亮在出師表中由衷感謝,說和劉備有知遇之恩!這是典範,懷有感恩之心!



五,千古絕唱,臥龍出世!

上文說到,劉備三顧茅廬後,終於見到諸葛亮,二人相談甚歡!打造出後世有名的隆中對!簡單說哈!劉備表明來意,就是說雖屢敗屢戰,但是心繫天下!有匡扶漢室,以報天下的雄心!這說明他的用心,其實就是拯救天下,恢復社稷!為的是天下太平,國泰民安的國家大一統的終極目標!可惜就是自己才能不夠!諸葛亮一聽,志同道合!就和盤托出了,劉備軍團的戰略方向!劉備此時也認同諸葛亮的說法!但是可以說,也就是聽聽!還是一頭霧水!但是從後面的故事中,我們不難看出!劉備對諸葛亮是言聽計從,因為確實是諸葛亮智謀過人!做到了步步為營,以少勝多,從被動化主動,從不利局面到相對優勢的局面!可以說也是力挽狂瀾!當然最後是另外一回事,這個是後期,在這裡不過多討論!



總結

短短的三顧茅廬,這中間確實體現了雙方的智慧力量!這個典故,決定了劉備集團在三國時期後期的發展,這個也是決定性的!

飛雨輕煙吹若塵,一壺小酒道古今!

謝謝觀賞,請看下集!


九哥脫口秀


與其說劉備打動諸葛亮,不如說諸葛亮找到了想要的那個人。

大家看看諸葛家的人有多牛逼。

諸葛均仕東漢,諸葛瑾仕東吳,諸葛誕仕曹魏,諸葛亮最終卻選擇了潛力很大的劉備。

其實這是大家族在亂世生存的道理。

不能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否則就有滅門之禍!

近代的俞家徐家曾家姜家都是這樣做的。

只要有一支人丁興旺,有權有勢,整個家族就可以受益。

殊不知,聰明反被聰明誤。人算不如天算。

諸葛家沒一個支脈得善終的。

諸葛瑾的兒子諸葛恪,權傾朝野,卻身敗名裂。

諸葛誕被夷三族,

諸葛亮的後代諸葛瞻諸葛尚全部戰死!

真是。。。

或許這就是命吧。

老天爺把一切都安排妥了。

一般人不要自作聰明地設局,弄不好你就被自己設計了。


下里春秋


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的故事膾炙人口,名聞天下,千古流傳。

劉備三顧茅廬拜請臥龍出山的故事同樣流芳千古,成為一個紆尊降貴,不拘小節,禮賢下士,一代典故。

許多人感慨劉備渴求人才之心,欣賞劉備諸葛亮之間的惺惺相惜。

誠然,我也深受感動,不過回過神來,這個典故不單單體現的是劉備一方的求賢若渴,換位思考一下,同樣的,選擇是雙向的,這也是諸葛亮自己對未來的放手一搏。固然,從選擇看,諸葛亮劉備雙贏,魏蜀吳三分天下而並立。諸葛亮敗就敗在愚忠,後期竭力去輔助一個扶不起的阿斗,真的是“庶竭駑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一代英雄人物,早已入滔滔江水一樣付諸東流…





古韻松風


在我們的印象裡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最為深刻,大多數人會認為諸葛亮由於劉備好幾次來請自己,是讓劉備真誠的心打動的。

諸葛亮不是讓劉備打動,是讓一顆真誠的心,是讓劉備的人品打動的。為什麼這麼說,當時三國劉備的兵力最弱,曹操最強,如果換成各位在當時,我想大部分人會選擇曹操,誰不想有一個好的靠山,好的起點。像我們這時候一樣,找工作的時候都想找大公司,大平臺,會有很大的晉升空間。沒幾個會選擇小的公司吧。但是諸葛亮當時沒有這麼想。他選擇的弱小的一方,足夠見得諸葛亮會選人,會識人。也讓我們學到再交朋友的時候要像諸葛亮學習。交心不交人。交的是人品,而非勢力和有錢。


侶行小超市


劉備當時是剛剛起步!一切還等待開始!他現在走到,無異於是開國般的功臣!並且也可以讓劉備對自己服服帖帖!言聽計從!所以他選擇了對於自己來說,發揮餘地最大的劉備!至於說到三顧茅廬!我認為它是在考驗自己未來的東家!

好多人都有一個明顯的誤會,就是在劉備三顧茅廬的時候,諸葛亮是知道這個事的。換句話說,諸葛亮是在明知劉備幾次三番地來找自己,但他為了顯示自己的身價,雖然也想考驗劉備的誠意,所以便故意拒而不見;直到劉備第三次來,諸葛亮才終於被打動,才見了劉備。但是,實際情況也許並不是這樣,更多的可能性是諸葛亮偶然外出,劉備前兩次來的時候諸葛亮恰好不在,於是便有了三顧茅廬。因此,劉備三顧茅廬只說明瞭劉備禮賢下士的品德,卻不能說明諸葛亮的任何問題。所以,你所問的諸葛亮為什麼非要等劉備三顧茅廬才出山這個問題自然就有了答案:諸葛亮沒有想到劉備要來,沒有在家裡等著劉備;劉備事先沒有與諸葛亮約定見面的時間,前兩次來都撲空了,所以才去隆中找了諸葛亮三次,於是才有了“三顧茅廬”。諸葛亮肯定會只能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後才能出山,因為前兩次二人根本沒有見面,怎麼談?


三火的夢


三顧茅廬是毋庸置疑的,劉備確實是一個很真誠的人,也是一個求賢若渴的君主,有人說劉備假仁假義,個人覺得能得到劉關張等大英雄的忠誠追隨,不是假仁假義就能辦到的,肯定有過人之處,假若劉備假君子,那豈不是在說劉關張等人無腦了嗎?因此劉備能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一是因為劉備的真誠,有領導能力,識才;二是諸葛亮有才幹,得到劉備的肯定;三是諸葛亮本人想幹一番事業,這三點簡單的原因促成了諸葛亮的出山。所以不是劉備如何打動諸葛亮,而是時機到了,各自完成了自己的心願理想


數學天天練


不嘲笑別人的弱點,不憤怒別人的優點,不缺少朋友的氣場,不打動權勢人的破綻。


用戶5275731178058


首先諸葛亮有心輔主,劉備弱,形象可塑造嗎,誠意邀請,有機會一展抱負就出山。歸孫權,劉表可能不得重用。亂世當個小官員非諸葛亮所願嗎。


用戶52053234486


諸葛亮欲情故縱,他早就想出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