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真傳弟子,為何平生鬥不過鄧艾?廖化臨終前道出真相

自古以來,君王與謀臣都相互制衡。諸葛亮已經智乎近妖,尚且不能一統三國,臥龍死後,將身上千斤重擔悉數交給虎將姜維,以期待自己的志向有人繼承。諸葛亮向來知人善任,在臨終的時候還為蜀漢的發展殫精竭慮,為劉禪定下後續領導人東莞,董允和費禕,對於將才姜維更加看好,將畢生所學悉數傳與他。

諸葛亮真傳弟子,為何平生鬥不過鄧艾?廖化臨終前道出真相


公元234年,諸葛亮在軍中不幸離世,即便是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也不曾放棄復興又室,劉備三顧茅廬才請來諸葛亮,也的確,諸葛亮為蜀漢的發展花光了心血。

可惜曾自詡少年天才的姜維此後的路卻因此而異常波折,近20年甘做平庸之人。姜維與諸葛亮,曾是對手卻惺惺相惜。在諸葛亮自豪於終於能夠大展宏圖,意氣風發的帶領士兵開始第一次北伐的時候,姜維也如願在戰場廝殺。諸葛亮卻發現對手將軍別看年紀小卻異常厲害,自己軍中的常勝將軍都敗在他的手上,許是知人善任,諸葛亮親自出馬將姜維收服,由此成就了一段忘年交。

諸葛亮真傳弟子,為何平生鬥不過鄧艾?廖化臨終前道出真相


姜維本以為自己的仕途一片大好,可惜,姜維在數十年北伐與大將軍費禕的休養生息之策意願相反,縱使將軍有千般智慧,也逃不掉君王的政治理想。費禕是當年諸葛亮託孤之人,而諸葛亮或許並不清楚,自己北伐的願望也是在所託之人的手上漸行漸遠的。費禕的政治理想和諸葛亮不同,他建議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因為戰爭勞民勞力,讓老百姓沒法過安定的生活。

費禕的這種想法也許在平穩的時代裡能夠帶領一個國家走向富強,可惜在三國時代,還是沒能逃掉曹魏降將的刺殺,悲情離開了這個世界。

諸葛亮真傳弟子,為何平生鬥不過鄧艾?廖化臨終前道出真相


而這一年姜維已經有52歲,他白髮頻生,感慨於沒能將諸葛亮的理想繼承下去。而此刻,姜維發現自己還有這樣的機會,少年的時候跟隨諸葛亮學習的那些兵法和戰術還有機會散發出應有的光芒。30年間姜維韜光養晦,以他少年時候的聰明才智,必然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公元254年姜維已經是朝中如日中天的大臣,他帶領蜀漢的精兵強將與吳太傅裡應外合,眼看著三國統一已經在計劃之中,卻又遇到曹魏名將陳泰和鄧艾。姜維與陳泰的相遇並不能展現真正的實力,因為當時出兵南安城,朝中無人,急派姜維出馬,所帶糧食不多,只好以退為進,繼續休養生息。

諸葛亮真傳弟子,為何平生鬥不過鄧艾?廖化臨終前道出真相


姜維可以說是盡得諸葛亮真傳,公元255年司馬師病逝,姜維深諳取敵制勝的訣竅,在將河關、臨洮、狄道三個縣收復之後,再次選擇進軍,這一戰就讓曹魏的兵馬損失很大。可惜,自古以來有一句話便是:既生瑜何生亮。已經53歲的姜維遇到了另一位強大的對手-鄧艾。鄧艾迫於曹魏戰局,選擇兵分三路分散兵力,巧妙避開姜維佈置的精兵強將,使得姜維處於被動狀態。當再次交手的時候,姜維又因為胡濟失守,而再次出兵的時候姜維又大敗,從此戰局扭轉,再也沒有當年出兵北伐的氣勢了。

姜維一系列措施在蜀國沒能得到強有力的支持,又惹怒了司馬昭,從此出兵伐蜀成為了主要任務。姜維此刻早就已經年老,朝中除了廖化幾乎沒有擔當重任的人,再加上遇到勁敵鄧艾,即便姜維有野心,最後也也和諸葛亮一樣在軍中離世,而一生也沒能將畢生的信念變成現實。

諸葛亮真傳弟子,為何平生鬥不過鄧艾?廖化臨終前道出真相


最後廖化總結出姜維失敗的原因:智不出敵,而力少於寇,用之無厭,何以能立?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姜維主要是智謀不比敵人高多少,而兵力又不多於對方,又一直征戰勞民傷財,怎麼可能不失敗呢,廖化的話說的不錯,但事情的原因又豈是一句話能夠說的清楚的?最終廖化病逝於洛陽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