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脏”着点养

几乎大多数父母都很怕孩子脏兮兮的,所以每次都是通过制止孩子做这做那来维持孩子的干净,有的甚至干净过度。

但事实上,无论是从健康方面,还是智力发展等方面考虑,孩子都应该脏点好。

孩子的不自由源于父母

每次周末在小区楼下总能看到这样的场景:

刚下雨不久后,草地上有了一个个小水洼,孩子踩水踩得正开心,一个妈妈突然过来,立刻大声制止孩子:"不要玩水,鞋子都弄湿了。"

孩子聚在一起玩沙子,一群人堆城堡堆得正入迷,有经过的父母看见了,却是慌慌张张过来将孩子拖回家了——沙子很不干净,手弄脏了,衣服也弄脏了。

孩子要“脏”着点养

不会走路的孩子因为好奇,想在草地上追蜻蜓,父母看见了爬行的他们,因为"爱干净"立刻将他们抱了起来。

玩泥巴更是这些父母的禁区,又脏又有细菌,不仅会弄脏手和衣服鞋子,甚至细菌侵入人体还会让孩子生病……

然而,一个在不自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他的很多心理需求与身体需求是无法得到满足的。

变脏,是孩子主动探索的开始

孩子主动的探索与体验是他们认识世界最直接的方式,而这对他们的智力发展也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如果我们总说这个不能碰,那个不能碰,会让孩子受到限制,好像被禁锢了一般,不再敢主动去接触这个世界,甚至变的小心翼翼。

这样的孩子不仅不快乐,也失去了主动对生活探索的欲望,而主动的探索欲会让孩子对事物保持强烈的兴趣,有助于他们更积极的去学习。

要知道,脏了的衣服可以洗,画画的地板可以擦,弄乱的房间也可以收拾。

孩子要“脏”着点养

若因为怕脏,而让孩子失去了主动求知、学习探索的能力就得不偿失了。

英国科学家发现现代社会的卫生条件大大提高了,但儿童患气喘病的比例却并未减少,相反越来越多。

布里斯托尔大学的研究员以英国埃文地区1991~1992年(两年期间)出生的1.4万余名儿童为对象,进行了长期的观察。

终于发现这样一个秘密——那些过分讲究卫生,每天洗手5遍以上的儿童,其哮喘的发病率比那些“脏”一点的孩子高出5倍以上。

专家对此做出的解释是: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正处于发育时期,环境状况如何,对其是否患气喘病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美国科学家也观察到这种现象。一份调查资料表明,在过分清洁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抵抗某些感染性疾病的能力反而不如生活在一般环境中的孩子。比如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回肠炎等消化系统的感染性疾病,过分清洁的孩子得病的可能性就明显增大。

一个人平时接触少量细菌或病毒,其体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并能贮存下来,一旦有大量病菌侵犯,机体才有足够的抵抗能力。

孩子要“脏”着点养

如果生活环境过于优越,平时根本接触不到致病微生物,机体就失去产生抗菌物质的机会,因而更容易遭受不测。

但这并不是说孩子越脏越好,科学家们的观点是“适当”,也就是说父母不必过分苛求孩子“一尘不染”,况且过分苛求还可能限制了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对其成长不利。

父母要学会放手

所以,放开手,让孩子多运动,多爬行,不要怕地上脏,脏点没关系。就如海桑在《一个小小孩》诗中所写的:

一个小小孩,如果他

干干净净

衣帽整齐,

如果他

规规矩矩,

这可并非一件多好的事。

如果他一开口

便是叔叔阿姨好

再见再见你好,

如果他四岁就能让梨,

这又有什么意义?

一个小小孩,应该是

满地乱滚

满街疯跑,脸和小手都脏兮兮的

还应该有点坏,有点不听话

他应该长时间玩着毫无目的的游戏,

他是一只自私、可爱,

又残酷的小动物,

他来到世上,是为了教育我们,

让我们得以再一次生长,

而不是朽坏下去。


— END —

统筹 ▏龟哥 编辑 ▏布谷 视觉 ▏森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