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志愿服务筑起守护家园的城墙

邵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可乐 通讯员 张雪珊 黄思慧 曾亚兰

“现在正是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但疫情防控也千万不要放松警惕,还是要记得戴口罩、勤洗手、做好防护……”3月29日早上7时,像以往一样,邵阳市双清区桥头街道肖家排社区书记陈春早早地前往各个服务网点巡查,对社区内沿街门店的复工复市进行指导。

最美抗疫人 | 陈春:志愿服务筑起守护家园的城墙

陈春每天带着小喇叭、宣传册和体温枪在社区各个街道巡查

肖家排社区是一个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社区,共有4000多名居民,其中70%人口为60岁以上的老人。但截至目前,整个社区没有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防疫工作非常扎实。“这得益于我们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基础牢固,得益于整个社区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起筑起了守护家园的钢铁城墙。”陈春说。

勇冲锋做百姓主心骨

1月25日(大年初一)早上7时,肖家排社区接到了上级疫情防控指令。根据公安系统的大数据显示,该社区有10位武汉返邵的居民,急需社区干部去上门摸排了解情况。

当时该社区仅有5名工作人员,而大家对疫情防控都没有经验。陈春当机立断,决定先独自一人上门摸排。“这样的话,可以最大程度地规避接触风险。哪怕我有个万一,其他人还能继续承担接下来的抗疫工作。”陈春说道。

最美抗疫人 | 陈春:志愿服务筑起守护家园的城墙

陈春(左一)在卡点查看出入登记等台帐

陈春将这次摸排工作做得非常细致,不仅掌握了10名武汉返邵人员的具体情况,还摸排出1名未录入数据库的武汉返邵居民。在他的劝说下,这11位居民都主动进行居家隔离。同时,陈春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在之后的4天时间里,继续一个人上门为居家隔离者提供疫情防控宣传、体温测量、物资代购等服务,并赠送消毒防疫用品。直到大年初五,他才放心安排其他工作人员分担这份工作。

“陈书记说有任何事情都可以找他,他对我们的正常需求也都有求必应,每天送菜送水。非常谢谢他。”一名曾居家隔离的社区居民说道。

陈春笑道:“在来社区工作之前,我是一名军人。到社区后,为民服务就是我的责任。关键时刻,我不上谁上?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联防控为群众搞“包办”

1月29日,该社区所有工作人员全部就位。在陈春的牵头下,社区成立了“肖家排社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临时党支部”,成员由邵阳市工商联和区机关事务局干部、桥头派出所民(辅)警、社区医院医务人员、办事处挂点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党员组成。

这个党支部除了在社区里开展防疫巡逻排查、宣传,还随时为居民提供物资采购、送快递上门等服务。“买东西、拿快递、量体温,什么事情、什么时候都可以找到他们!”社区居民提起工作队就连连点赞,并亲切地将他们称为“包办一切”队。

最美抗疫人 | 陈春:志愿服务筑起守护家园的城墙

陈春(中)和同事们一起上门入户为居民测量体温,做好防疫宣传

为了进一步做好群防群控工作,陈春把社区分成15个网格,办事处和社区干部包楼栋、包院落、包居民户。工作人员一方面通过入户走访、手持喇叭等多种方式普及预防知识,将防疫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另一方面对网格内122名外地返乡人员实行跟踪服务,采取上门走访、微信联系等各种方式互通互联,对居家观察期内的人员每天进行健康检查,为其提供生活便利。陈春还想尽办法购得4000余个口罩,分发到每户居民家中,确保每个常住人口至少有1个口罩可用。

为群众搞“包办”,陈春却顾不上自己的小家。自参与抗疫后,他离开家人独自一人居住了一个多月。他的两个孩子,一个7岁、一个才7个月,都交给了妻子和家中的老人照看。陈春偶尔送奶粉送菜回家,也只能远远地看上孩子几眼,不敢去抱。“对不起家人,但我没有办法,因为社区需要我,抗疫需要我。”陈春说。

志愿者齐防疫守家园

肖家排社区有一项“国字号”荣誉——“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我们社区的志愿者队伍基数很大,有接近20%的常住人口是志愿者。正是有这样一个基础,所以各项防疫抗疫工作都推进得很顺利、落实得很扎实。”陈春介绍道。

最美抗疫人 | 陈春:志愿服务筑起守护家园的城墙

陈春正在指导社区内门店做好复工复产工作

在社区干群的团结一心下,肖家排社区经过5轮地毯式排查,确保每一个人都摸排到位,确保所有外来人员都进行了妥善安置。同时,该社区给225家门店都免费发放了消毒液,对辖区人员密集场所进行消毒清理,消毒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

看到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连续工作,只能吃方便面充饥,热心居民时凤英和张素芳特意和家人们一起,花三天时间包了一千多个饺子送过来,陈春和同事们感动不已。

如今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但陈春依然毫不松懈地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目前社区正在全力以赴帮助门店复工复产。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赢得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陈春信心满满地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