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無人駕駛”被催熱,再受資本追捧?

有人認為2003年非典時期是“網購”引爆的元年,在2020年這場戰疫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無人駕駛”是否將迎來真正的春天?


除了一線的醫護人員、警察、社區等工作者之外,一輛輛“無人駕駛”車也穿梭在各大醫院、街道、社區等場景中,負責運輸醫療物資、外賣快遞配送以及清掃消毒等工作,在抗擊疫情中,承擔起重任。


儘管最後一公里仍未解決,但多場景的應用、試運營讓人們看到了無人駕駛技術的巨大潛力。


自動駕駛再起熱度,多家企業獲融資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已經降溫的“無人駕駛”重新回到人們的視線。


宣佈封城的城市,商場停業,公共交通停擺,道路設卡,居家隔離,原本熙熙攘攘的街道,卻空無一人。


此時,無人駕駛車輛的優勢被激活,這些車輛始終衝在第一線,為醫務人員或群眾運輸醫療物資、外賣快遞配送以及清掃消毒等工作,降低了“人傳人”的風險。


疫情暴發以來,有數十家公司的無人車投入到武漢、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個城市。包括百度、馭勢科技、高仙機器人、酷哇機器人、智行者等無人駕駛公司。


疫情之下“無人駕駛”被催熱,再受資本追捧?


隨著無人駕駛在疫情中被廣泛應用,一時間,“無人化”配送受到市場熱捧。不僅訂單激增,新場景開發需求也迅速上升。


馭勢科技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CEO吳甘沙在信息分享會中透露,“疫情帶來了無人化的新的需求,比如我們的客戶,他們都在增加的訂單,有的客戶的訂單甚至以數量級的速度在增加。”他認為,未來1年疫情將給無人駕駛行業帶來很大的機會,“無人化在物流的新基建和其他的一些場景當中,都變成更高、更強烈的需求。”


也正是在疫情爆發之時,自動駕駛企業頻頻獲得資本青睞。


2月26日,自動駕駛初創企業小馬智行獲得總計4.62億美元B輪融資,其中豐田汽車投資4億美元。加上之前的融資,小馬智行的總融資額近8億美元,投資者包括紅杉資本、IDG Capital Partners以及晨興風險投資等。


同日,馭勢科技也宣佈完成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博世、深創投、中金資本等頂級產投和財務機構。


3月初,自動駕駛公司Waymo宣佈獲得22.5億美元融資,投資方包括銀湖資本、加拿大退休金計劃投資委員會和穆巴達拉投資公司以及麥格納國、Andreessen Horowitz、AutoNation和Alphabe。


無人駕駛的再度“翻紅”,讓自動駕駛初創企業融資難的情況正在好轉。有關無人駕駛公司融資的好消息不斷傳來。對此,業內人士直呼,自動駕駛行業再一次受到資本市場的追捧。


實現全無人自動駕駛,需時間突破技術及法規屏障


目前,無人物流車可以在特定場景下運營,但受限於法律法規,真正的“無人載人”還尚未實現。當疫情發生後,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真正的無人駕駛汽車對未來交通出行將扮演重要角色。


據瞭解,目前在國內開始試運營Robotaxi的有文遠知行、小馬智行與百度等自動駕駛企業。


文遠知行創始人兼CEO韓旭表示在分享無人駕駛汽車運營情況時表示,“文遠知行在2019年12月份正式開始面向用戶的全開放自動駕駛載客運營,只要在App Store上下載一個軟件叫WeRide Go,就可以在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這個指定的區域呼叫文遠知行Robotaxi,當然,受國家法律所限,我們還是需要一個安全員來保證完全安全。”


目前國內的自動駕駛汽車和道路之間的協同只停留在示範區。同時按照相關規定,自動駕駛道路測試必須配備一名安全員。“而無人駕駛商業化,關鍵是要去掉安全員,實現無安全員的無人駕駛。”吳甘沙說道。


疫情之下“無人駕駛”被催熱,再受資本追捧?


韓旭也表示,“通過疫情,讓我們更加覺得,如果我們能夠儘早地把自動駕駛帶到城市的交通當中,實際上我們可以解決眾多複雜的社會問題,比如交通、人力成本攀升、汙染,還有就是流行病的時候交叉感染的問題。”


因此文遠知行決定,2020年,在廣州繼續擴大運營,部署數百輛Robotaxi。“2021年,期待推動政策在熟識的區域去掉安全員,2023年,希望在廣州大部分區域,實行Robotaxi的無人載客運營。”


目前來看,距離自動駕駛落地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除了安全員之外,還面臨技術成熟度、成本、法律法規等方面的挑戰。


截至2019年底,市面上大部分車型所搭載的自動駕駛功能僅有L2級別,離全自動駕駛還存在較大的差距。


好消息是,日前,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部等11部委聯合出臺《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中表示,計劃到2025年實現有條件自動駕駛(L3)的智能汽車達到規模化生產,實現高度自動駕駛(L4級)的智能汽車在特定環境下市場化應用。


這一戰略也為智能駕駛行業發展提供了的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