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才偉略的漢武帝在與匈奴的最後一戰中為何敗下陣來?

所有武功蓋世,雄才偉略的君主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即是野心勃勃,貪得無厭,秦始皇如此,漢武帝亦是如此。

徵和三年(公元前90年),漢武帝六十六歲,這年元月,武帝巡幸安定(今甘肅涇川縣北),恰遇匈奴犯酒泉。漢武帝盛怒,決心要給匈奴一次致命打擊。

但可能是年紀大了,漢武帝這次非常小心,想知曉天意如何,於是組織了很多精通《周易》的卜官前來卜筮。


雄才偉略的漢武帝在與匈奴的最後一戰中為何敗下陣來?

漢武帝影視形象

各路卜官經過仔細推演,得大過卦,其中第五爻是太陽,為變爻。陽變陰,大過卦變成恆卦。

卦名即是大過之恆。大過卦顧名思義,意思是犯下大的錯誤,雖一般指婚姻,但卜測戰爭求得此卦也是不利的。且變爻辭寓意不和諧,不團結,也是極其不利於戰爭的,

雄才偉略的漢武帝在與匈奴的最後一戰中為何敗下陣來?

大過卦

而恆卦寓意長久,在卜問戰爭這個問題上是沒有明確斷語的,所以客觀來講,此卦並沒有任何擊敗匈奴的暗示。

但是,從秦始皇這個獨裁者出現後,歷朝歷代的大臣們越來越明白皇帝威嚴不可侵犯,像春秋戰國時代敢於諫言的真君子越來越少,想發表任何意見首先要看領導的眼色行事,這次也不例外,這些卜筮專家知道漢武帝尚武好戰,且討伐匈奴勢在必行,於是紛紛拼命的往“伐匈奴吉”的方向破解。

首先變卦破解主要以變爻為依據。變爻是九五,爻辭說“無咎無譽”,這個斷語是根據“枯楊生華,老婦得其士夫”的卦義來的。

於是有的從占卦人的主體出發,說枯楊再度開花,老婦而得少夫,是人間極少見的好事,唯大德大福之主方能當之,吉不可言。

有些人拍馬屁越拍越響,也越拍越俗,說武帝春秋已高,正應老婦少夫之說(他們不敢把武帝比作枯楊)。所以,這次出擊匈奴,必定是出師大吉。


雄才偉略的漢武帝在與匈奴的最後一戰中為何敗下陣來?

匈奴軍隊

有的從獲佔的客體出發,抓住《易傳》的話大放厥詞,說匈奴作亂, 正好是一株突然開花的枯楊。楊樹何以會枯?就是因為缺水。匈奴居住沙漠,最缺的就是水,所以它不得不枯。但是有那麼一個偶然的機會,它得到了一瓢半瓢水,所以一下開起了花來。但這樣的花能持久嗎?所以匈奴必敗。

有更離譜的,從變卦角度展開論證。說因為九五的變化,外卦(上卦)由兌三變震三,而震卦在家畜中主馬,而且是主各種能跑善鳴、花足白額的好馬,這正與匈奴的善於用馬相符。但匈奴的習俗喜歡把馬的四足捆縛起來,不讓馬匹充分發揮功能,這等於自己束手就擒,說明匈奴不戰自潰。

總而言之,在眾卜官的大力“忽悠”下,漢武帝認定這是個十分吉利的卦,襲擊匈奴也是個百年難遇的好機會。而卜帥則是一卦佔定,以貳師將軍李廣利最吉。卜卦過程史書中無詳實記載,但選李廣利為帥的原因,則可以引出一個故事。


雄才偉略的漢武帝在與匈奴的最後一戰中為何敗下陣來?

匈奴騎兵

從百姓的角度來講,漢武帝應該叫李廣利一聲大舅哥。因為李廣利的妹妹正是漢武帝最寵愛的李夫人。

這李夫人得寵可是有原因的,首先人長得漂亮,那叫一個國色天香、傾國傾城,而且心機頗深,平時不梳妝打扮停當, 決不見駕,歌舞不到爐火純青的程度,決不輕易上場,始終給漢武帝眼前一亮的愉悅感覺,於是很快便在眾多妃子中脫穎而出。

只是這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李夫人卻是紅顏薄命的主兒,她重病之時,漢武帝多次來探望她,她卻避而不見。武帝幾次提出要好好看看她,她都死活不肯。

在病危之時,漢武帝急切地來到宮中,要求見最後一面,她卻死死地用被子矇住自己的頭。武帝要揭被子,李夫人一面號啕大哭, 一面說如果皇上一定要逼她,她就當即撞死在他面前。

武帝悲傷不已,只好住手。她藉機向武帝提出兩點要求:一是請好好照顧他們的兒子,二是請求照顧她的兩個哥哥,其中一個就是後來的貳師將軍李廣利。

武帝自然是滿口答應,可還是沒能見到李夫人最後一面,只好抱憾而去


雄才偉略的漢武帝在與匈奴的最後一戰中為何敗下陣來?

李夫人影視形象

事後兩位嫂嫂深深地埋怨李夫人,批評李夫人不明事理,武帝乃九五之尊,想見你一面都不成,能不懷恨在心嗎?這以後還怎麼照顧你兩個哥哥?

李夫人聽後無奈地搖了搖頭,說:“你們可知道皇上為什麼定要見我一面?只是因為我的美麗而已,如今我若不在,我美好的形象必會在他心中植根,他也會加倍思念我,要是讓他見到這般病入膏肓,面黃如蠟的垂死樣貌,他定會心生厭惡,又怎麼會記得往日夫妻恩情,又怎麼會照顧我的兒子和哥哥?”

不出李夫人所料,她去世之後漢武帝失魂落魄的想念她。請方士還魂,寫悲歌悼念,並且把李夫人的臨終委託和她的美好形象一起放在心裡,不斷重用提拔她的兩個哥哥。

而李廣利也確實爭氣,在眾多戰役中屢立戰功,所以成為繼衛青、霍去病之後的漢代名將。


雄才偉略的漢武帝在與匈奴的最後一戰中為何敗下陣來?

漢朝軍隊

但任何事物都有一個極限,好到極點必然向壞的方面轉化,沒想到李廣利這次出征,竟成了他終生最後一次榮耀。

這次出師,李廣利及馬通兩路共十一萬餘人,全軍覆滅,無一生還,李廣利、馬通被俘投降,這也是漢武帝與匈奴交戰數十載敗得最慘的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戰役。

戰後,武帝自己總結說:“乃者,貳師敗,軍士死略離散,悲痛常在朕心。”但再悲再悔,也改變不了這場已成事實的歷史悲劇。


雄才偉略的漢武帝在與匈奴的最後一戰中為何敗下陣來?

西漢匈奴地勢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