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對待弱者,別同情,別施捨,可以尊重或幫助”,你認為呢?

合肥寶迅


對於弱者,我只想說能幫的幫一下。因為他們真的太弱了,看著很可憐。但也有一些弱者,你幫他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他就會來找你了。這樣的就比較麻煩了,讓人感覺都有點害怕。像有一些沒人說的一樣,我給你一頭牛給弱者,過幾天落著就把這頭牛宰了吃了。因為他們真的太窮了,不吃牛肉也就買菜吃了!所以你真的要幫助他們,要從內心改變他們的思想。他們知道知恩圖報,只有付出了勞動才有收穫。貧窮能控制人的想象力,這句話也有一定的道理。所以人和人之間都是平等的,能幫就幫一下,不要虛手旁觀!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衢州黃宏星


當我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產生了一股很強烈的回答慾望。

我在剛剛步入大學時期,雖然算不上廣義上的弱者,但是我在心智上絕對遠低於平均水平,因為我比班級平均年齡還要小兩歲。

還記得那時是競選班團支部書記,我以一票之差落選後,我委屈的哭了出來,或許這在別的同學看來,很平常的一件小事,我卻哭了出來,這讓所有人都很詫異

可是當時沒有人知道我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我奪門而出的跑去了廁所哭

舍友追出來勸導我,可我似乎就是鑽進了死衚衕裡出不來。

後來輔導員來找我談心,只跟我說了一句話,就把我從這種無助的狀態中給拽了出來

“如果你需要這個職務,我可以給你,但這是你現在需要的嗎,你需要的是面對你失敗的事實,而不是逃避,更不是跟自己過不去。”

後來,我進入了院團委,通過兩年的努力,最後被聘為院團委學生辦公室主任。我們班的那個團支書也歸我管,哈哈哈哈哈。

現在想起來蠻可笑的大學時光,但也的確是因為導員的那番談心,給我樹立了一個正確的心態,和他力所能及給的幫助。最重要的是他給了我尊重,讓我知道什麼才是我想要的。

我是蘇三,感謝提問


蘇九三


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沒有絕對的。但總體上我還是承認這話有它一定的道理,對待弱者,你的同情和施捨,有時會給他(她)偎窮惰懶創造了條件,於是更加不思進取,自甘惰落。下面舉一個很現實,就發生在我們村一個事例。

朋友們都知道,在九十年代,無論城市,還是農村,男青年找對象還是較容易的,沒有現在這麼高的要求和條件。可這隻能對一般人而言,像那些整天遊手好閒,不思進取的人來說,就另當別論。我們村有一家,兩兒一女,日子過得很貧窮,究其原因其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大女兒因和本村青年搞對象,被逼得投水庫自盡。兩個兒子都三十出頭還沒對象,好歹有好心人給大兒子對門換了個媳婦,也算解決了一個兒子的婚事。可二兒子也三十多了,整天遊手好閒,自甘惰落,眼看成光棍一個。這時,我覺得挺可憐,就到處找人給說媳婦,好不容易打聽到一個離婚的女人,帶一個女兒,覺得也還行,我跑了幾十趟,好歹辦成了,結了婚,心想這會好好過日子吧!有誰知道,他結婚後,依然好吃懶做,惡性不改,竟做出了大逆不道,喪盡天良的事,居然辱自己的親哥,趁他哥不在家之際,強姦了自己親嫂,真是禽獸不如!

由此得出結論:對待弱者,別同情,別施捨,能幫則幫,不能幫的,乾脆別幫!


秦都情思


所謂弱者就是受環境條件約束而對其他人而言表現懦弱不強勢。這種人有兩類心態,一是自卑感極強,最容不對旁人的施捨和同情。你施捨他同情他他認為你看不起他,還有一種人是依懶感極強,因為他是弱者,他認為別人施捨他同情他是應當的,就會躺在別人的施捨和同情上坐享其成。所以對於弱者應賦於必要的同情和幫助,而不是包辦代替,給予同情和尊重,喚起他的信心和自立,而不是施捨。


用戶4137194420541


我覺得初而為人應當善良,但是善良背後應該多一些思考以及理性,我見過一些這樣的人四肢健全完全又工作的能力但是貪圖享樂在路邊乞討博得人們善良的同情獲得不勞而獲的成果,我覺得像這樣博取同情糟蹋我們的善良,我們不值得去同情這種有勞動力而想坐享其成的人。但有些人是真的需要我們去幫助,對於真的需要我們幫助的人我們應該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別人也不能超過了自己能夠承受的範圍。所以我覺得應該“理性善良”幫助真正需要幫助的人



城宇


我認為是對的,一味地施捨會使弱者內心更加安逸,喪失鬥志沒有上進心給他的行為創造理由對他自己的生活方式產生消極影響。而如果對他加以鼓勵並幫助讓他內心慢慢強大些讓他覺得靠施捨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反而會被人看不起,冷眼嘲諷,不會被別人認可你的,只有幫助他通過自己的努力戰勝自己內心的懦弱成為社會的強者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社會的認可


小胡你好


在電視劇裡曾有句臺詞,它說“看待一個人的德行,不在他脾氣好心情好成功的時候的為人處事,而要看他成功後有權有錢後對待服務員的態度,對待弱者的態度……”。我覺得說的很對,以前也以為別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優秀,現在懂得了,是因為別人優秀才懂得尊重我



晨曦165322684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來分析人類社會的特徵。

人是社會化的動物。既然是動物,就有物競天擇的自然規律,雖然不像自然界裡動物那樣弱肉強食般的血腥殘酷,但是人類社會的競爭同樣激烈。大到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崛起和振興,小到一個人在職場上的奮鬥和拼搏。

人類由於文明程度的高度發展,在競爭中都有惻隱之心,同情弱者。但是我個人覺得,無限度和無條件的在弱者看來實際上是強者的另一種傷害。弱者真正需要的不是憐憫,而是尊重和幫助。




往事隨風的八零後


首先,我要說,這種論點令人疑惑。

什麼是同情?什麼是施捨?什麼叫尊重?什麼叫邦助?這個問題,容老農稍做解析。

沒有同情,何來尊重?沒有施捨,談何邦助?

同情是一種善良,是至高至潔的感情。施捨即為邦助,是美好心靈的體現!

而題主所提的問題,似乎概念不明,恕老農不自量力,斗膽釋疑。是非曲直,純屬主觀、臆斷,望之海涵!


藍天無垠666


支持你的觀點,什麼是弱者?為什麼是弱者?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只要我們給與同等對待。不鄙視、不欺凌。在如今這個社會,不努力就跟不上社會的節奏。當你去同情一個要飯的,你卻不知道他比你掙的都多。當你起早貪黑加班加點的時候,卻不知道買燒餅的大媽收入水平都趕的上白領。所以這個社會不要誰都瞧不起誰,更不要去拿出你所謂的善心去施捨誰,你扶起的老大爺不一定是你大爺,下一步說不定就訛的你傾家蕩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