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北京行

从北京回来,已经有些时日了,总想自己该写点什么,却一直懒于动笔。只是隐忍在心里的那些念头好像讨债似的,时不时冒不出来骚扰一下慵懒的思绪,躲不过去了,只好翻开记忆的书页。回望那些积压在记忆深处的影像,已开始蒙上时间的微尘,渐渐泛黄。不敢拂拭,唯恐掸去了旧时的颜色,只得用嘴轻轻吹,看那时间的风尘随之扬起,重新演绎一个个鲜活的景致。

2012年7月14日,一早启程赶往昌邑集合。也算是好事多磨吧,因为车出了点状况,推迟了一个小时才出发,其间是夹杂了些许不满意的,毕竟都是游心似箭。上车后,我们坐在了大巴的后面,7个小时的车程可谓是备受煎熬:路况凹凸有致,车尾随之起舞,忽上忽下,颠簸有序,无论是大男人的熊腰还是小女子的蛮腰,仰仗此番照顾饱尝了散架在即的酸楚;密封不紧的车窗为了调节一下旅途单调的气氛,一路热歌劲舞,甚是卖力,噪音如此绕耳不绝,睡意全无;车座下面动力十足的马达,对我们始终如一地热情似火;顶部的空调耳濡目染之下也东施效颦,同样没有用冷冰冰的气息照拂我们。此后整整四天的时间,我们一直没有摆脱这样的优待和殊遇(当然,这是由于我们羞涩的腰包不舍得为动车、高铁和飞机加油的缘故,外加我们先人后己的优良品性使然)。

无法入睡的上述原因倒是成全了我们观赏沿途七百多公里景致的初衷,只是期望很高,失望很大。一路上的所见除了贫瘠就是荒凉,即便是在应该称得上是黄河三角洲的地方,私下里想当然地认为应该是水草丰美,沃野千里的天府处所,结果杂草丛生,原生态的荒芜刺痛人的眼睛。反过来再想想,这种未被人类的欲望染指的纯天然未尝不是一种文明啊,不由得又心生欢喜。

车到东营,知道黄河已近在咫尺,眼睛便开始忠于职守,不停歇地逡巡远眺,不敢再有丝毫的懈怠。远远地瞧见了一道鲜亮的黄,缎带般油油地招摇着东西。潜意识里认定,这,便是黄河,车上有了欢呼声。有些反应迟钝点的,目光游离着还在漫无目的地找寻,需人指点才锁定了目标,恍然大悟出那道远远的黄不是立着的固体,而是躺着的液体啊,只是地上河的高度欺骗了自己的眼睛罢了。

眼下的黄河长不见首尾,河面却不甚宽,水流和缓,给人感觉她的性子温柔敦厚,心胸包容大度,很称得上母亲的称号:她能接纳众多清流不屑同流合污的泥沙,悉数拥它们入怀,然后负累携重,一起东流,不知不觉中沧桑了颜色。看似焦黄,却是日月巨椽饱蘸风沙,用浓墨重彩替她描画出的生命的坚韧和厚重。并且也正是这种大度又成就了她得以俯视地表的高度,她用居高临下的风姿和气度呼之欲出了自己的卓尔不凡。虽如此,但又瞧不出她有丝毫的盛气凌人。

我想母亲河就应是这模样的。她生命里面积淀的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风尘和中国版图两千余公里的自然风沙。她血脉里面涌动的每一粒微尘,每一颗细沙,每一滴水珠,映射的都是一个鲜活的人文故事或对应一种纯粹的自然风貌。她是一部历史大全,又是一部地理百科,她是母亲。

至于壶口处壮怀激烈的咆哮,我想那是太大的地理落差和狭窄的通道背道而驰了她的本性造成的,使得原本温婉的母亲也不由得拍案而起,将自己骨子里的刚性展现无遗。若是一马平川了,自然就会心平气和的。

车进北京时办理的手续显示了首都与众不同的特殊地位。

别的市容市貌倒没引起我多大的注意,只见林立着众多的高楼大厦,因高的缘故,楼间距显得格外狭促。居于底层的住户恐怕终年都得不到多少和阳光亲近的机会。一些写字楼聚集的地段,各高楼大厦更是在争高直指,并且为了独领风骚,也都是各尽所能地标新立异。这些建筑物,只能这样称呼它们了,有的只是谁与争锋的霸气,缺了温婉谦和的人性。与这些可摘星辰的百尺危楼比邻的是众多破旧低矮的板房棚户,极不协调却是很真实地存在着,那种“窝”的感觉,诉说着谋生的艰辛,让人有点心酸。在京城这寸土寸金的地方,自然没有太多富余的土地可以用来绿化作秀,标榜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少了地气的中和,空气在此处因为剑拔弩张也变得硬梆梆的,很不舒服的感觉。

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北京精神以文字的形式赫然立在各个醒目之处,是在表彰功绩,还是呼唤缺失?

北京真是块钟灵毓秀的风水宝地,曾为五世王朝的皇都。前人为了占居龙脉,庇佑王气,荫泽后世;后人为了广聚财源,平步青云,造福子孙,风水学说便被发挥运用到了极致。5、9、12、24等数字,刀枪剑戟、聚宝盆、香烛、方、圆等形状,龙、凤、牡丹、松柏等寓意,阴阳、岔路、河道等位置,无一不被赋予了四季常青的生命,水乳交融于自古至今的风水建筑中,鲜活如昔。用导游的话说,就是一砖一瓦一故事。经导游娓娓讲述,博大精深,神秘莫测的玄学便牢牢攫住了众游客的好奇心。后来,跟着导游进入玉石、水晶、貔貅等展厅的时候,再经导购员的循循善诱,祛邪避灾,招财纳福的意念就更为深入人心,很多人的腰包为此瘪了许多。

我没有跟风,关键就在于自己懒散惯了,惧怕尽得天机后的繁复事由。总认为玄即是虚,因为看不见摸不着还让它有些深不可测,害怕把自己置身其中,看不见边,找不到岸。很喜欢就现在这样子,简简单单,无知无畏、无欲无求地活着。虽然孩子在边上跃跃欲试,还是被我劝止了。不一会儿,一个迫不及待购买了貔貅挂件的同行游客,出于审慎吧,拨打了鉴定书上的电话,结果虽然手机信号满满的,依然无法接通,便由最初的狂热推崇迅疾转变为坚决退货。此番举动,让这些还需要道士开光的原本很严肃的买卖夹杂进些许闹剧的意味。此后,导购员也改变了策略,填单,收款一人完成,不再多经人手,免得再生枝节。而那些已经掏腰包后挂在了颈子上而又不好意思完璧归赵的,便带了丝丝惴惴不安,自我安慰着破财免灾、心诚则灵,默不作声了。但由此,北京人生财有道和精于忽悠,便在团里是有口皆碑了。

每天在外面马不停蹄地奔波都在十八个小时左右,天坛、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故宫、军事博物馆、颐和园、恭亲王府、长城、北大、动物园、奥林匹克广场等景点在导游轻车熟路的带领之下,浓缩在三天的时间里被走马观花下来,速度之快、效率之高,是无庸赘述了。虽然因为累,归来时马蹄无香,我依然固执地要把这些一览而过的景点拼成一朵花,使之色彩斑斓。

我想天坛应该是其中一片绿色的花瓣,因为要用苍璧来礼天的;天安门广场是白中带红的那瓣,中间一点朱砂红飞扬出火火的中国魂;故宫是金色的,帝王之家自然辉煌显赫;颐和园是红色的,慈禧太后是红颜爱红妆,又用红裙禁锢住了光绪帝的忧伤;恭王府是紫色的,和珅效仿天子,红极一时,又哀极一世,连府邸的名字都没能最终保住,一股淡淡的村上春树的味道便挥之不去了;奥林匹克广场的那瓣,是蓝天碧水的颜色,天高海阔,既孕育体育精神,又放飞人类梦想;动物园的一瓣是无色的吧,里面有孩子们七色的欢乐,应该还有动物们七色的悲哀;灰色的一瓣便是长城,虽然不够鲜亮,却能让人联想到磐石的模样。

长城,是尤为值得一提的,因为自己也充了一次好汉。和其他景点一样,长城也是我们赶早去的,从北京城出发,车应是往西北方向开进的。不多久,眼前就是崇山峻岭叠绿凝翠了,高居峰巅的青灰色城墙格外引人注目,随山势自然屈曲,状如游龙。心中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及至八达岭入口处,雄浑的山门,苍劲的题字更是佐证了它气吞山河的魄力。爬上长城、争当好汉的豪情催促着脚步快速地挪移,因为扶老携幼,我们一行人选择了坡度相对和缓的西南走向的一段进行攀爬。

攀爬伊始,个个都是豪情满怀的。及至到达第一个烽火台,便有人开始腿脚发软,更有两位老人,体弱的缘故直接留了下来。我是牵着女儿的小手坚持不懈的,当然也没有只是把目光盯在高处,而是一路观览着徐徐前行。放眼山下,便相信了自己始终是行走在万仞之巅,只是长城的质朴厚重和固若金汤没有让我们飘飘然,也没有感觉高处不胜寒。长城的路面时而垒成阶梯,时而只是那么顺其自然的顺势斜成坡,一段和缓,一段陡峭,提醒我们迈出的每一步都不要造次。特别是看似其貌不扬的简简单单的斜坡,走上去的时候更要凝神敛气,不只是容易下滑,而且更有举步维艰的感觉,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迈动脚步前行。不由得很是感佩戚继光的设计理念和筑造技艺,使得这些拙朴的青灰色砖石似经鬼斧神工般浑然天成为一体,共同抵御着塞外的风沙侵袭和强敌侵略,沐风栉雨,千年不倒,屹立成中华民族不朽不折的脊梁。

驻足于此段长城最高处的烽火台上,虽然我们极目远眺,依然无法穿透历史的风尘,捕捉到两千多年前孟姜女的哭泣、褒姒的娇笑和金戈铁马厮杀出的狼烟,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眼前只是太平盛世的歌舞升平,盛夏的季节,立于高处,眼观着万山披绿,感受着八面来风,神清、气爽。

让我无法错过的还有故宫、颐和园的那些细枝末节——门窗的雕镂——每一扇门和窗,都没有因为微不足道而被忽视,同样被精描细画、精雕细刻成诗意的艺术品。我不知道它们平日里都是怎样精心地纺织着日的光、月的华、星的辉,又如何剪裁成一匹匹流光溢彩的锦衣,在偌大个天地间粉墨登台,浅唱低吟着帝王家中的那些个陈年往事。任人揣摩,耐人寻味。

一路上留下的脚印,无人能够辨识,一场雨水的冲刷,就会让它们消失殆尽。再回首,能够捡拾的只有用脚步踩出的这些个记忆,开成花,摇曳在岁月的风中,熏香寂寞的旅途。(山东省昌邑市:杨金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