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连德何许人也? 斗鼠疫,治霍乱

1910年(清宣统二年)冬,东北三省发生大规模的鼠疫,疫情来势凶猛,很快蔓延到关内直隶、山东及北京、天津等大城市。每天均有多人死亡,传染迅速,因鼠疫死亡者升至四万余人。一时间,朝野震动,清廷一连数次严令民政部暨各省督抚采取措施,设法严密防疫。然而,疫情有增无减。正当大员们无计可施时,有人提议派伍连德来京主持防疫,认为只有伍连德能够挽狂澜于既倒。

伍连德何许人也? 斗鼠疫,治霍乱

伍连德何许人也?

伍连德,字联星,祖籍广东新宁县(今台山),1879年3月10日出生于马来亚槟榔屿(今马来西亚的槟城州),为著名华侨黄乃裳的女婿。1905年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医学学位,发表过专门研究传染病的著作。1908年回国,被任命为天津陆军医学副督察。

伍连德何许人也? 斗鼠疫,治霍乱

为了控制疫情,伍连德要求政府下令,暂停除头等客车以外的一切火车入关,在京奉铁路沿线车站、重镇,“遴选华洋医员设局检验,就车站设立临时医院”,诊治由东北流入关内的病人。由沟帮子至北京的铁路线,节节设防;在天津则划分地段,由医生随时查察,巡警随时报告,凡遇有疫症病亡的人,立即施行防疫消毒措施;在北京地区,不仅从东北方向到北京的沿线层层设防,在保定、长辛店、通州等进京道口也设立了防疫站,并在京师各关厢外设卡检查,如有来自疫区的步行者,则要求其在关厢住宿,接受检验后才准入城。

伍连德何许人也? 斗鼠疫,治霍乱

各省成立了以医官为首的卫生警察,负责监督清扫城市卫生和捕捉老鼠。卫生警察身穿特制的防疫服,将病人及疑似患者转移到临时设立的隔离室,对病人住处采取隔离消毒措施。对患病而亡者,则由卫生警察负责监督火化或深葬。

在北京城内,由巡警厅成立了卫生警察队,负责街道清扫及捕鼠等事务。官方医院添加防疫药品和相关器材用具。“又仿照日本大阪临时预防鼠疫事务局之制,在内外城分设临时防疫事务总分局四所,并于永定门外设防疫室、隔离室、防疫出诊所”。

伍连德何许人也? 斗鼠疫,治霍乱

如有疫病嫌疑,立即将病人送往防疫病室,原住房屋即行封闭消毒,并将该处交通阻断,同居的家人、邻居均送往隔离室观察。一般病故者也要经医生检验。旅店、饭馆、茶楼、市场等处均由卫生警察逐日检查。

伍连德对染病的死者尸体进行试验,确认存在尸体上的鼠疫菌在冻土中埋葬三个月仍可存活。因而提出,打破中国传统土葬的习俗,提出坚决采取火葬的建议,获得东北三省总督的支持。对成千上万的尸体进行火化,避免了疫情的再度蔓延。

伍连德何许人也? 斗鼠疫,治霍乱

通过采取一系列严格的防疫管理措施,依据现代科学的防治方法,最终使疫情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得到了控制和缓解。

伍连德办理防疫措施得力,成绩突出,获得中外人士的称赞。很多国家人士对该次防疫工作的评价是:过去中国“卫生行政简陋异常,而一朝防疫乃能努力如此”,是“民智渐启,市政之渐进”。

伍连德何许人也? 斗鼠疫,治霍乱

清政府对伍连德的工作也给予了肯定,据《学部奏恳恩赏给总医官伍连德医科进士学位折》,1911年4月13日学部奏请皇帝批准奖给研究极有心得、在中国各地办理防疫有功的伍连德“医学进士学位”。该奏折中提到伍连德曾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在法国曾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可见当时清朝学部是很清楚西方的学位体系的,只是中国的学位体系名称与西方不同。最终朝廷对伍连德“赏给医科进士”。

伍连德何许人也? 斗鼠疫,治霍乱

1911年4月,伍连德主持召开了万国鼠疫研究会议。在他竭力提倡和推动下,我国收回了海港检疫的主权。1918年伍连德担任北洋政府中央防疫处处长、北京中央医院(今位于白塔寺附近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

哈尔滨流行霍乱,伍连德利用防疫医院收治2000余名病人。1922年他受奉天督军张作霖委托,在沈阳创建东北陆军医院。1926年创办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哈尔滨医科大学前身),任第一任校长。1927年国际联盟卫生处聘伍连德为该处中国委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