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里截教声势浩大,号称“万仙来朝”,最后为什么会失败?

刚木说文化


通天教主的截教人多势众,为啥会被元始天尊打的满地找牙?

《封神演义》中的封神大战中,截教人才济济,足不旋踵,最后却被人才凋零的阐教打败,通天教主眼看着爱徒们一个个命丧黄泉,却手足无措,你说这是为什么呀为呀为什么?

截教的失败原因复杂,总而言之,截教失败的根本原因只有一个:通天教主没有大局观,也未能有效约束弟子们的逞性妄为。

封神之战,从一开始就已经被设定为损耗截教的“按既定方针办事”。

很多人注意到武王伐纣的起因是因为纣王在女娲娘娘的庙里题写“不雅”诗,亵渎了女娲娘娘。

然而我们可以想见,女娲娘娘创造了人类,对她来说,所有的人类都可以视同蝼蚁。如果一个人被蚂蚁叮了一下,难道要兴师动众,调兵遣将,组织特种部队,调用飞机导弹消灭那只蚂蚁吗?

怎会如此兴师动众嘞?

所以,我们从《封神演义》的原著中即可得知,女娲娘娘之所以委派妲己“祸乱宫闱”,搅得殷商纲纪败坏,纯粹是因为商汤“气数已尽”。

再这样的主旋律笼罩下,殷商是必败无疑的,所以说任何人和实力如果加盟殷商团队,都是“助纣为虐”,只有死路一条。

以通天教主的身份,早已看穿了这一切,所以他在洞门口立下箴言“禁止我教弟子私自下山”,他的用意就是不让弟子们参与商周之战,一切自有天数。

然而截教弟子却是一群有组织无纪律的乌合之众,尽管高手如云,但却体会不到通天教主的良苦用心,一个个足不旋踵的往火坑里跳。

通天教主的智商没问题,他一早就告诫弟子们不要私自下山,不需弟子们参与商周之战那趟浑水,然而截教弟子众多,又尽是些鱼虾鳖蟹,飞禽走兽之辈的“非正常人类”,不懂得人类社会的丛林法则,一个个仅凭一己之力一己之见参与商周之战,结果死的一个比一个都难看。

截教“万仙来朝”的盛况难能可贵,因为通天教主一直奉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除人类的好苗子外,飞鸟虫鱼、鱼虾鳖蟹,甚至石头和树叶都可以一起学习。

相比较于截教的“万仙来朝”,阐教这边就显得呆板,清一色的人类,或曰“申公豹是豹子精”,而我们应该知道,申公豹是豹子精没错,然而申公公是修炼成人型后才在元始天尊门下办的入学手续,无独有偶,号称十二金仙之一的黄龙真人是蚯蚓成精,也是修炼成人形后才入学,对比之下,黄龙真人连个像样的法宝都没有,如果不是有个仙鹤坐骑,他根本就和路人甲没啥两样。

申公豹和元始天尊闹翻后,公然背叛师门,投拜通天教主为师,而黄龙真人在阐教的日子也不好过,他被截教三代弟子赵公明生擒,赤精子貌似施救,实则未尽全力,眼瞅着让他被老赵捆在旗杆上示众羞辱,他又多次被生擒,分别被杨戬、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等救回。

如果说天尊和老君作为师父救他属于舐犊情深的话,那么让三代弟子救自己这个名列十二金仙的师伯辈,就有点情节吊诡了,或许杨戬勇冠三军,亦或许赤精子当时力有不逮,但总起来说黄龙真人就是一废柴的!

读者诸君明鉴,阐教就是这么对待非人类弟子们的。

现在切换回截教。通天教主的确有普度众生的胸怀,在他那里,众生一切平等,都可以修习道术,培养大神通。

然而正是这个触犯了阐教的忌讳。你那边招生爆满,课阐教人才凋零,长此以往,让元始天尊的脸往哪儿搁?让西方教怎么想?以后大佬们还能不能一起喝酒撸串儿?

所以说,截教触犯众怒不可避免。

我们知道,但凡一个单位,如果有人拥趸无数,自成体系,就算领导们暂时没收拾他,同僚也容他不得,。

事实上,通天教主作为鸿钧老祖的三弟子,一直是最受通天喜爱和器重的,从实力来讲,他也远超元始天尊好太上老君。

然而双拳难敌四手,加上他的办学方针也的确触犯了众怒,所以当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联手摆治他的时候,鸿钧也只有顺应形势让通天下课了。

一句话,通天和截教败落的理由只有一句话可以形容:逆历史潮流而动。

另类君言尽于此,告辞!


另类文史


封神时代,仙界分为东方仙界和西方仙界,西方仙界以西方教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为主,势单力薄。

东方仙界则有几股势力,分别为阐教、截教、人教和天庭。其中截教在通天教主“有教无类”的政策指引之下,发展迅速,号称“万仙来朝”,成为声势最大的教派。

但在封神大战中,“万仙阵”一战后,截教几近灭教,却是为何?

首先,截教大规模的发展,破坏了“天道平衡”,触碰了鸿钧老祖的底线。

刚好昊天上帝天庭缺少正神,鸿钧老祖顺水推舟令门下三大弟子签定封神榜,并暗中站队阐教。

其次,阐教元始天尊采取联盟策略,与老子、接引道人、准提道人、女娲娘娘共同对付截教。所谓“圣人之下皆蝼蚁”,截教只有通天教主一圣人,而对方至少有四圣人联手,所以即使大摆“诛仙阵”,也无力回天。

最后,通天教主一开始听从师父鸿钧老祖的吩咐,不插手封神大战。岂料元始天尊先下手为强,等通天教主醒悟,截教的赵公明、三霄娘娘等许多弟子皆已战亡,实力大打折扣。先机既失,失败是必然的。

坚持原创,我是烟斗的传说,欢迎交流关注。


烟斗的传说


的确,在《封神演义》中,截教在三教之中实力最大。元始天尊收徒颇为严格,然通天教主却有教无类,虽然他门下弟子多非人类,但他门下弟子确实很多,故有万仙来朝之誉。

然而经过封神之战,截教在诛仙阵以及万仙阵的失败,导致截教损失惨重,可谓是元气大伤,不仅封神榜上的截教门人无一能逃,而且又收的收,逃的逃,被杀的被杀,损失是不计其数的。就让曾经声势浩大的截教不复如前。

那《封神演义》里的截教声势浩大,有万仙来朝之誉,最后为什么失败呢?

首先,截教虽然声势浩大,被誉为万仙来朝。然而他势力再大,但圣人级别的终究一个,那就是通天教主。

《封神演义》里的实力,有这样的表现,就是圣人之下皆蝼蚁,比如孔宣虽然打的阐教门人无还手之力,就连陆压道人也占不到便宜,如此孔宣可谓是圣人之下第一人。

但是当实力强悍的孔宣面对西方圣人的时候,却被轻易收服,正可体现出圣人之下皆蝼蚁的原则。

截教虽然实力最大,但除通天教主之外,其他截教门人根本不能和其他圣人交手。换而言之,就是在圣人之间大战的时候,这些阐教、截教二代弟子、三代弟子是根本插不上手的。最后还是会变成圣人之间的较量,其门人众多也是无用的。一旦圣人之间的较量有一个落败,其教自然也就败了。

其次,在《封神演义》中,有几个主要圣人级别的人物,他们的实力可谓是不分伯仲,分别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和西方的接引道人、准提道人。

在书中,通天教主的确曾借助其门下,摆下了威力强大的诛仙阵和万仙阵。然而后来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却请来了西方二圣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

通天教主就算再厉害,又借助阵的威力,但他终究敌不过太上老君、元始天尊、接引道人、准提道人四圣合力的实力。通天教主落败也是合乎常理的。

最后,《封神演义》还主要讲了一个主要的原则,就是天意不可违,封神榜就是三教圣人以天意为基础,共同签压制定的。因截教门人最多,所以封神榜上截教门人也是最多。换而言之,他们这些人的结局是天意,难以改变的。

再则,在当时天意是周兴商灭,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灭商和主持封神榜也是顺应天命。在商周大战时,阐教帮助周室为顺应天命。结果意思是胜利的。

而截教却违背天数,为了和阐教一较高下,通天教主为了为门人出气,就不顾天数而帮助商朝和周军、阐教相争,如此违背天数,结果可想而知,自然是失败的。

当然退一步说,既然是天意,那截教最终的失败就是不能改变的,所以不管截教实力如何声势浩大,但也挡不住失败的下场。


中孚鉴


《封神演义》的目的,就是以昊天大帝为首的天庭势力兴起,一统人仙魔神佛妖怪精鬼九界,其他势力,臣服于昊天大帝的历史。

在封神大战之前,截教,俨然就是昊天大帝这样的地位啊,势力最大,恐怕其他势力加起来,都没他万仙之多。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

封神大战前,刚刚是巫妖大战,巫族和妖族两族的强者,几乎全部同归于尽了,偶尔活着的,也隐居起来,不敢出来了。

而人族,此时还未兴起。剩下的天庭、人教、阐教、女娲下边的巫族、妖族,西方教、甚至散仙,全部加起来,也不足1000位仙境及以上的仙人。

可是,截教一派,就有万名仙人。通天教主骄傲,那是真正有骄傲的资本。

因此,天庭崛起,必然首要的目的,就是削弱截教了,因为,其他教,也没人给天庭使用啊。

但毕竟,昊天大帝、鸿钧道祖跟通天教主观念类似,截教,最终也只是折损一半,用以补齐天庭和西方教的空缺了。截教,仍然是拥有近5000名仙人的大教。

何况,后期,截教中人,在无当圣母带领下,十有八九,也归顺了天庭了。

因此,截教的败亡,其实一开始,就注定了。但截教仍然存在,截教中人在天庭、在后来的佛教发扬广大,也是注定了。


董江波


《封神演义》里,截教通天教主广开门庭,宣称无论是凡人还是精怪都可以拜入其门下,这种有教无类的做法让截教瞬间壮大起来,门人弟子数以万计,形成了万仙来朝的兴盛之势。

那为何声势如此浩大的截教最后还是失败了?

1、成汤气数已尽,周室将兴,这是天数,截教却要逆天而为。

通天教主本来也是封神计划的制订者之一,早就知道这个定数,所以不让门人下山,可是截教里还是有很多弟子已经深陷其中,不得不逆天而行。

截教有很多弟子都是在商朝里做官,比如大师闻仲,青龙关的张桂芳,汜水关的余化,还有三山关的孔宣等等,早已和商朝的命运紧紧相连,可是逆天而行不是能轻易做到的,虽然看起来声势浩大,但天然上就处于下风。

2、识人不明,被申公豹给害惨了。

申公豹一直认为自己比姜子牙优秀,元始天尊却把封神榜交给姜子牙执掌,所以他嫉妒姜子牙,并且一直和他作对,为此申公豹也邀请了众多截教弟子前来助阵,可是他谋略方面却远逊于他一直看不起的姜子牙,导致来多少帮手,毁掉多少帮手,甚至可以怀疑申公豹是不是在上演一出“无间道”,把截教的弟子一波一波全毁掉。

3、本来截教人多,却不会利用数量优势,反而像葫芦娃救爷爷,一个一个送。

即使申公豹作为商朝的总军师,谋略不行就算了,吃了那么多亏还不知吸取教训,依然继续让请来的帮手一个打一群,完全没有合作的意识,丝毫不像阐教那样单挑不过就搬救兵,打了小的来老的,还喜欢人多打人少。说句好听的就是截教弟子比较迷信自己的力量,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太过狂妄。

4、截教有时候虽然打赢了,却赢得没有多大意义。

两军对垒,最终取得的战果才是最重要的,可截教似乎完全忽略了这一点,有时候虽然看起来打赢了,却毫无意义,就像赵公明来助阵的时候,连败广成子、燃灯等人,可实际的战果却没有,阐教一个人都没有阵亡,这不是一次两次的事情,而是整个封神计划进行的时候都是这样,阐教弟子阵亡上榜的不超过五指之数,截教就不同了,只要败了一次,基本都是要往封神台去,有生力量就这样逐步被阐教消灭。

5、通天教主不懂经营人脉,没有外援反而被围攻。

最后通天教主终于忍不住要亲自出手对抗阐教,立了个诛仙阵,本来对上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问题不大,没想到人家却请来外援,西方二教主都来帮对方的忙,通天教主似乎从来没有想过有这种可能,可能是太过自信,或者平时交际的时候不太懂拉拢人,导致关键时候没有任何帮手,连利益伙伴之类的也没有一个,最后就果断输了。

结语

归根到底,截教虽然人多势众,但大多数都是仙缘浅薄之辈,并且逆天而行,纵使通天教主本领非凡,也终究未能力挽狂澜。


文娱小士


说到截教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不得不说说,《封神演义》里到底有哪里阴谋算计。

下面,我来给大家讲讲:

封神之因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封神有几个原因我们要先明白。

首先,封神的起因当然是纣王在女娲宫亵渎圣人威严,引来女娲怒火,并命轩辕坟的三只妖精入宫蛊惑纣王,要他成汤天下灭亡。

但大家要知道,其实求下封神榜的是阐教教主元始天尊,因为道祖门童昊天奉命组建天庭,而昊天光杆司令一个,只好找人教,阐教和截教要人。刚好,他就盯上了元始天尊座下的十二金仙。

而元始天尊为了这些弟子当然要想办法,所以就求下来封神榜。

还有,我们纵观三教,人教太上老君,就收了一个人族弟子,而阐教也是人族弟子居多。可截教不同,截教以“有教无类,万仙来朝”为教义,不论人族妖族通通收入教内。

这就造成人妖两族的气运都分给了截教,并且,人族始祖女娲,人首蛇身,同享人妖两族气运,自然惹来起来几位圣人眼红。

因此,截教被算计,女娲被算计,都可以看得出来。

截教失败

封神这件事,主要还是把截教众仙送上封神榜,其他人教,阐教,西方教都想避开。

可这个事情就是这么奇妙,世间因果让你挣脱不开就是挣脱不开,最后其他几教都有出现在这场浩劫之中。

而截教做为仙人基数最大的一方,自然其他几家要联手,我们可以在封神中看到包括元始天尊,太上老君,西方教主都有出手的记载。

结束语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截教之所以失败,并不是教义问题,而是寡不敌众的后果。

一个通天教主,再怎么强大也挡不住其余几个圣人的攻击,这样的结果,自然是其他几个教主乐意看到的结局。


purelove


封神之战道门大劫,鸿钧发下封神榜,共有365位上榜之人。三大教派中,太上老君只有一位弟子,阐教十二金仙加弟子不过几十人,只有截教弟子最多,号称万仙来朝,所以注定是截教弟子死得最多。这是故事走向所决定的,其他的只是过程而已。

首先,在立场上,截教弟子多在商朝为官,阐教主持封神的姜子牙助力周朝。天下大势的走向就是“一则是成汤合灭,二则是周室当兴”,当截教一个个子弟卷入封神战役中时,天然的立场使他们注定了灭亡了命运。

其次,截教虽然人数众多,但多是单打独斗,而阐教则组团作战。截教众人实力较强,但是阐教擅长围攻,邀请外援,结果双拳难敌四手。

第三,截教门下人物众多,难免良莠不齐。申公豹被逐出阐教,又入截教,说服大量同门加入殷商阵营,将无数截教门徒送上封神榜。截教门徒被截杀、暗算、威胁等杀死或投敌者甚多。

最后,截教孤立无援,被其他教派合谋围攻。由于截教实力强大,通天教主也心高气傲,在诛仙阵中遭到老子、元始、准提、接引围攻落败。封神战中截教门人顾念情谊,很少杀死阐教门徒,但阐教却赶尽杀绝,毫不留情。

综上,截教众人在注定遭难的大前提下,一步一步走入了命运的安排,导致了截教毁灭的必然。


醉眠芳草


在《封神演义》中,截教和阐教相比较,似乎“有教无类”的截教,不管在人数还是思想上,都要高于阐教。

大家同为修道之人,但是因为“封神”,而选择了站队。

当时在宣布封神榜的时候,已经指派了专门人员负责此事,但是,因为一些变数,原来不想过多参与此事的通天教主,不得不以命相搏。

通天教主门下,凤毛麟角均可修道,所以,门人具多。而截教的思想上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而“天道”选择的是阐教,是人,因为必须要有一方来主持人间大局,相比截教的“有教无类”,阐教弟子更容易管理。

这就好比,一家人富贵后,肯定会给祖先选一个经典励志的故事,总不能每天在施粥的时候说:我家祖先也曾被人施舍,所以许诺后代子孙,富有后,要广施善事吧。

肯定要有一个特别励志的故事,来衬托祖先的不同。

而截教又因为门人众多,有教无类,这与“天道”的天人合一道理有悖,毕竟天道想要一个善于管理,好管理的阐教,比较统一。

而天道选择阐教后,一些因缘变故,与阐教为敌,阐教背后是天道,所以,注定了阐教会失败。





狐小仙


封神榜是三界大佬的清洗黑名单,上榜者无一善终,截教在封神之战中因为被算计而失败。

封神的引子是纣王三月十五女娲宫进香,提了一首意淫女娲雕塑的诗,最后两句太过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想让功勋卓著、地位高绝的上古正神侍寝,这个想法太疯狂、太淫荡。堂堂一国之君在大庭广众之下、文武百官面前能这么毫无羞耻的意淫一座雕像,不是极度饥渴就是脑子短路,经过商容劝谏之后还满腔得意瞎嘚瑟,简直没有一点大局意识,只能说有权就是任性。

但是截教的许多门人偏偏不信这个邪,不想按照这套简单粗暴的逻辑行事,所以一个个跟下饺子似的在明知教主训诫的情况下仍然飞蛾扑火般不断投身封神战场,且选择了被圣人们早已判了死刑的纣王及其背后的殷商王朝。

三教起初商量的结果应该是是各凭造化,谁碰上谁填坑。但要命的是,承接封神任务的是元始天尊,元始和老子走得近,视截教为潜在威胁。所以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变成了元始、老子结盟并纵容西方教参与其中,这样一来,一场本应该公平较量的博弈变成了三打一的一边倒局势。

尽管峰会是在碧游宫召开的,但主动权一直掌握在元始手中。在三打一的情况下,较量的已经不是门下弟子的实力,而是演变成了教主级人物之间的较量。教主们的实力在封神体系里属于顶级战略储备,一般情况下门人生死搏杀教主不会出面干预,这也是一则不成文的约定。

通天教主很自觉地遵循了这一不成文的约定,所以在许多门人弟子遇到困难的时候通天教主并没有回应,而是继续紧闭山门、坐观事态恶化。

但是在通天教主一味教导门人弟子低调行事、小心惹祸上身的同时,元始、老子和西方教却早已打破了这个不成文的约定,哪怕自己的派系利益受到一丁点儿损害,教主们都会不顾形象、主动赤膊上阵,不惜与后生小辈对阵厮杀,着实有损圣人面皮,三霄妹的下场便是最典型的例证

截教全军覆没的过程,其实就是女娲、元始、老子、接引、准提等人共同联合,借着通天的性格特征明里暗里坑死通天的过程。等通天教主彻底醒悟时,合围剿杀的大势早已固若金汤,之后的反抗也只是作困兽之斗而已。







峥嵘岁月梦


号称“万仙来朝”的截教在封神演义里面最终失败,失败的原因值得反思。

1.民心向背之争。

封神演义中神仙之间的战争是依托在周之正义之师与商之残暴之师的基础之上的。当时商纣王荒淫暴虐,昏庸无道,残害忠良,祸害百姓。商纣王丧失民心,百姓纷纷逃离。而当时的西周,周文王、周武王行仁政,广纳良才,爱民如子,各地百姓纷纷前来投奔,西周赢得民心,经过若干年的经营,西周兵多将广,逐渐取得了对商纣的优势,周武王姬发发仁义之师攻打商纣王,在牧野之战中商军倒戈,商朝灭亡。封神演义中的仙家之间的战争,也是依托在西周与商纣两个阵营中的,以姜子牙为首的属于西周仁义之师,以申公豹为首的属于商纣的暴虐之师,西周属于人民的战争,商纣被淹没在人民战争的大海中,注定灭亡!

2.意识形态之争。

周王朝以礼治国,行仁义礼智信,以姜子牙为首的仙家认同此理,行仁义,解众生之苦,是革新派的代表。而申公豹为首的截教却迷失本心,认同商纣王霸道治国,与商纣王沆瀣一气,为虎作伥,是旧势力的代表,注定会被历史的洪流乱入垃圾堆,注定失败!

截教失败是历史必然趋势,“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整个人类历史,背离人民大众者无不以失败告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