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最可惜的1座教堂,曾救過無數難民,如今身在鬧市無人問津

武漢擁有的教堂數量不少,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和歲月的錘鍊,許多教堂早已漸漸不為人所知了。只有一直信奉於此的教徒,還在這些教堂做著禮拜,不讓它顯得那麼孤單。

武漢教堂名字大多以信仰和宗教起名,可獨獨有一座教堂的名字較為特殊。它就是位於武漢市漢口漢正街的“救世堂”,建於1930年,是武漢早期的教堂之一,也是武漢最早的西醫醫院。

武漢最可惜的1座教堂,曾救過無數難民,如今身在鬧市無人問津

的“救世堂”雖在漢正街上,但卻是在漢正街最不繁華地段的盡頭。它就在普愛醫院的旁邊,並不顯眼的救世堂正門就在路邊。整棟建築以古紅色為基調,格外的顯眼。和其他教堂不同,走進大門就是一個大庭院。屋頂、牆壁、大堂,凡是你能看得到的地方都裝飾了十字架。

這樣的建築風格,沿襲了英國的建築理念。玻璃的設計也是五光十色的,有光透進來,平添了幾分神秘。大門口的“救世堂”三個大字隨著歲月,也漸漸模糊不清,只剩下了那一撇一捺,還依稀能夠模糊地辨認出來。

武漢最可惜的1座教堂,曾救過無數難民,如今身在鬧市無人問津

如果沒有周圍人的提示,可能這座教堂都難以被發現。電線交織和纏繞在一起,和破敗的建築聯繫在一起,不由得讓人以為誤闖了哪裡的老式居民區。

可是若是選在了週末來時,便能看到許多教徒前來做禮拜。講師唸經、唱誦詩文的聲音,教徒們虔誠聽講,隨著講師的內容讀著、念著。此刻教堂的神聖和莊嚴的氛圍便能夠在這裡瀰漫。讓人不由得深陷於它的魅力。除了做禮拜外,平日裡教堂還會組織學道班、舞蹈班、唱詩班等活動。

武漢最可惜的1座教堂,曾救過無數難民,如今身在鬧市無人問津

“救世堂”此名彷彿也與曾經的歲月故事有關。在戰亂紛爭的年代,這裡曾作為過難民的收容所,救濟和幫助了不少受到傷害的老百姓。為他們提供了生活的必需品和臨時的住所。

更難能可貴的是還提供了醫治功能,還曾在此單獨設立“難民救濟委員會辦事處”,事無鉅細的替難民們考慮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那樣物資匱乏的年代,這樣一座以普度眾生,仁愛心腸來經營的教堂,如今聽起來這樣的歷史故事還是令人感動。


武漢最可惜的1座教堂,曾救過無數難民,如今身在鬧市無人問津

現如今除了教堂本身之外,它周圍的房屋已經慢慢在被拆遷。教堂被瓦礫廢墟所包圍,這樣的結局未免不顯得有些淒涼。聽說教堂曾經也有想法將它拆掉,但是經過了許多人的抗議和反對,才將保留了下來。

可如今這座好不容易生存下來的教堂,似乎在面臨著自生自滅的境地。或許哪一天還是會消失,這也讓那些教徒們擔心,以後該到哪裡做禮拜?即使是在漢正街這樣繁華的街道,它除了信徒便再無人問津。

武漢最可惜的1座教堂,曾救過無數難民,如今身在鬧市無人問津

孤獨的和它曾有過的傳說獨自傲立於廢墟之中。曾經有過如此貢獻的它,卻逐漸被人遺忘,不由得令人唏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