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合格的文案自我修养

​在家被迫关禁闭的一个多月,每天有大部分的精力放在饮食起居上,我一直都很有自知之明,不如朋友圈的同事、朋友那般敏感,他们本着正义和善良在朋友圈、微博上转发和呼喊,而我的小小世界里却夹杂了很多私欲:不少公司又要倒闭了,找到心仪的工作难上加难;经济形势下滑,基金又跌了几百块;大家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接到私单的概率也低了很多……以上,是出于疫情之下的小文案的所有担忧,渺小又现实。


虽然说做过很多工作,涉及品牌、公关、影视等多个领域,但唯一不变的标签是文案,而这个文案是copy也是copywriter。


说到文案,在大家固有的意识里,就是那种文字功夫了得,诗词歌赋都能来一点,句子优美,文章扎实,俨然一个功夫表演家。


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也是这么认为的,直到我看到林桂枝把meet your alter-ego翻译成了“何妨自恋”,第一次感受到了文案的思维是有高低之分的,与词藻是否华丽无关,相比之下,只能想到“遇见自己”、“发现真我”的我就显得有点儿相形见绌了。


从业近五年,虽然广告公司一直强调文案难找,但是文案的位置却很尴尬,被创意、策略、媒介夹击,处于食物链的底端,甚至有传言说“文案写得好,要饭要到老”,最开始接触的时候不以为然,最近两年感受尤其深刻,一个只会遣词造句、编排文字的文案,思维局限、技能落伍、边界受限,注定是要挣辛苦钱的。


如果把广告公司比作生产车间,创意属于设计车间,文案属于喷漆车间,但是除了把油漆喷洒到位,还必须要了解整个车辆的设计原理以及喷漆部分区分以及颜色区分,而不仅仅是重复刷漆。


说到底,一个合格的文案既要有手艺人的专注,又该有创意人的灵活、生意人的敏锐,毕竟文案最终的目的是通过文字跟消费者对话,能够打动消费者的内心,影响消费者的行为,最终促成消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