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貓》:一隻善思、正直、有見識卻又不會捉老鼠的貓的世界

個人認為,世界上的文學家大致分兩類,一類是關注個人私生活領域和自我的內心世界,關注的是風花雪月、無關痛癢之類;另一類是將眼光轉向外界,本著知識分子敏銳的洞察力,針貶時弊,展開對現實、對社會、乃至對整個人類的反映。

夏目漱石無疑屬於後一種。

夏目漱石是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其中以小說成就最佳、影響最大,《我是貓》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這部小說被稱為是一篇日本文學史上“獨一無二的充滿諷刺精神和幽默精神的陽剛文學”。

《我是貓》:一隻善思、正直、有見識卻又不會捉老鼠的貓的世界

這部小說視角獨特,以一隻貓為主角,寄居在一個窮教師家,這不是一直平庸的貓,它是一隻善思、有見識、富有正義感卻又一直學不會捉老鼠的貓。這部小說在表面上是寫了貓的世界,實際上是以這隻貓的視角一點一點的展開了人類世界,探究了知識分子的憤怒又迷茫、清高又無能的心理狀態,揭露和批判了明治時期倡導的“文明開化”中存在的各種虛偽、無恥和低俗。

夏目漱石,就是用一隻善思、有見識、富有正義感卻又不會捉老鼠的貓的世界,來告訴我們世界真正的樣子。

1. 《我是貓》的創作歷史背景及夏目漱石的寫作風格

很多時候,作家們會藉助於文字將不能直言開口的事情和心理表達出來,所以每一部文學作品都是對一定歷史時期下的社會現實的反應和折射,《我是貓》亦是如此。

夏目漱石的寫作風格獨具一格,在日本文學史上豎起了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豐碑。

《我是貓》便是憑藉獨特的批判現實主義寫作風格在日本文壇備受關注。這部小說強烈諷刺了明治時期日本知識分子無空虛彷徨的內心世界,尖銳批判了當時日本社會的極度拜金主義思想,深刻反映出了當時日本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與腐朽。而這部小說的形成卻來源於夏目漱石對真實世界的真實體會,是對特定歷史時代的反應和刻畫。

夏目漱石出生於1867年,當時的日本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現代化的明治維新運動,整個社會、整體民眾以極大的熱情努力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和西方文明。而且,在19世紀末日本為了積極推動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開始發動侵略戰爭,如甲午中日戰爭與日俄戰爭等。

《我是貓》便是發表於這個階段。夏目漱石所經歷的是明治維新後很多知識分子共同走過的路,但他卻認識到了很多知識分子沒有認識到的事物。

《我是貓》:一隻善思、正直、有見識卻又不會捉老鼠的貓的世界

此時的日本雖然已成為亞洲強國,但國內社會矛盾十分尖銳,統治者對人民的殘酷壓榨和廣大群眾的日益激烈反抗情緒,讓夏目漱石清醒的認識到廣大民眾,特別是中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走投無路,既不想與反動派同流合汙,又找不到出路,一片彷徨苦悶的情緒蔓延開來。

夏目漱石將明治維新之後的一代知識分子苦沙彌等人的嬉笑怒罵的生活作為講述對象,通過生活的細節來描述了他們的內心的矛盾痛苦和憤怒迷茫,反映出他們正直善良,卻軟弱無能,碌碌無為的人生狀態。

2. 借貓來展現日本明治時期知識分子的正直善良卻又自命清高、不諳世故之態

一隻被拋棄的小貓,無父無母,雖然受到屬於“人類中最殘暴的一夥人”的窮學生愚弄,但幸而被中學教師珍野苦沙彌收養,從此就以主人家為據點,展現了貓的世界,亦展現了人類的世界。夏目漱石寫這隻有思想、有見識、富有正義感,卻怎麼也學不會捉老鼠的貓,實際上就是在寫那些正直善良卻又自命清高、不諳世故的知識分子。

夏目漱石通過貓的所聽、所見和所聞,描寫了日本一眾知識分子的生活,對明治時期知識分子的眾生相進行刻畫,如有痴迷美學研究的迷亭,擅長戲劇的東風,書呆子寒月,哲學家杉楊獨仙等等。他們這一群知識分子,雖然正直善良,自命清高,不屑與世俗的黑暗勢力同流合汙,但他們卻有著各自的弱點,如軟弱無能、不懂人情世故,在故作風雅中賣弄知識,最終只能庸碌無為、無所事事。

①苦沙彌

這部小說的主人公是苦沙彌,他是個窮苦的中學英語教師。對與主人朝夕相處、智力發達的貓而言,他是個上等好人,單純坦率,但是他卻是窩囊無能之人,性格固執。

《我是貓》:一隻善思、正直、有見識卻又不會捉老鼠的貓的世界

苦沙彌常常一從學校回來就一頭鑽進書房,表面上裝作刻苦讀書的樣子,其實只是趴在桌子上貪睡而已,“像牡蠣一般把自己藏在殼裡”懶散消沉、迂腐古板。他每天過著從家到課堂,再從課堂到家的單調日子,言語遲鈍,不善交際,甚至有些懼怕交際。當妻子想讓他陪著去外面看戲,他卻生了一場莫名其妙的病,等戲開演了,不能進入戲院了,他卻馬上就好了。

他三天兩頭總要搞些新花樣,但是無論做什麼事都沒有長性。比如,他總是胡亂買些根本不看的書,睡前看幾頁便睡過去了;他曾喜歡畫水彩畫,買回來大包材料,但是沒幾天,就束之高閣了;後來又研究《巨人引力論》,還是不了了之;後來,東風君勸其參加朗誦社,他便又滿腔熱情投入進去,然而沒過幾天便棄置一旁了。

他本事不大,學問不深,連一篇墓誌銘都寫的都不甚流暢,寫錯誤百出的英文,還自鳴得意。他經常被迷亭唬得一愣一愣的,並不明白迷亭在戲弄他。他覺得活著無趣,但是又怕死,最希望害點不致命的病,以便生活得悠閒些。

作為一箇中學英語教師,生活並不富裕,甚至算是清苦的,但是他得過且過,安於現狀。當他的舊日同窗鈴木企圖挖苦他,詢問手頭是否寬裕時,他也無所謂的道:“還是老樣子,緊巴巴的。不過,沒有餓肚子,死不了,不要大驚小怪。”當鈴木勸他要主動迎合社會,轉行做個像金田先生一樣的實業家,他卻說:“如我者流,永遠也不會與社會合拍。”

《我是貓》:一隻善思、正直、有見識卻又不會捉老鼠的貓的世界

因為他不肯趨炎附勢,不為五斗米折腰,所以他對金田之流的實業家嗤之以鼻,根本不放在眼裡。金田夫人到訪,他反應極為冷淡;鈴木前來拜訪,他把名片扔進廁所;得知門生多多良三平要娶金田家的小姐,他表示不參加其婚禮。他視金田夫婦為市井小人,絕不向金錢低頭。

②迷亭

圍繞在苦沙彌身邊的也都是些窮酸氣的文人,比如玩世不恭、愛捉弄人的美學家迷亭。他戴著一副金邊眼鏡,博覽群書,學識豐富有才華,但是全無用武之地。

他經常惡作劇,把信口開河捉弄人當成唯一的為樂趣。比如,苦沙彌學畫畫時,他戲弄地說:“意大利畫家安德利亞曾說:‘欲作畫者,莫過於描繪大自然。天有星辰,地有露華;飛者為禽,奔者為獸;池塘金魚,枯木寒鴉。大自然乃一巨幅畫冊也。’”苦沙彌信以為真,而這話不過是他杜撰出來的。

迷亭扯謊可是隨口道來,他還沒去過國外,但卻把今後想去說成已經去過,即便謊言最後拆穿,他也會狡辯或胡扯一通。比如,他吹噓自己任何時候都是心裡滿腹詩情,特別是做俳句的造詣,就連正岡子規先生都讚不絕口!當坦率的東風君問他是否和子規先生有過交往時,他大言不慚的說:“唉,即使沒有交往,也始終通過無線電報肝膽相照的嘛。”

還比如,他曾說他的伯父是男爵,但在說過之後卻把這話忘掉了。後來有一個人,問他是不是真有一個男爵的伯父,他答不上來,便說:“我說過那樣的話麼?哈哈哈哈,那是我撒的謊啊!”於是那個人批評他:“哎呀,真有本事,那麼一本正經地說出那樣的謊來,你也真會吹了。”

《我是貓》:一隻善思、正直、有見識卻又不會捉老鼠的貓的世界

他即便如此隨性而為,但是卻不是讓人厭煩之人,和苦沙彌等人相處融洽。他和苦沙彌一樣,是個崇尚知識的人,他認為,“消滅個性,其結果便是消滅人類。為了實現人生真正的意義,必須不惜任何代價保持並發展自己的個性。”他也一樣蔑視權貴。他嘲諷金田夫人是俗調的活標本,金田老頭是一張流通券。

總之,他就像“喂金魚的麥糠”,浮於表面,沒有根,隨波逐流。

③水島寒月

水島寒月曾是苦沙彌昔日的門徒,跟他個性差不多。寒月多才多藝,知識淵博,被流亭稱為流動的圖書館。他也經常到苦沙彌家中和一眾朋友談天論地,也訴心中不平之事。

他在大學研究地球磁力,終日無所事事,總是講些不著邊際、不切實際的話。比如,他的演講題目是《關於吊頸的力學》,追古溯源,探究所謂‘吊頸’的準確原意;他的博士論文題目是《紫外線對於青蛙眼球電動作用的影響》,為了試驗,他從早到晚,整天地磨玻璃球,那多久能磨好呢?寒月自己說:“十年,還算是快的,弄不好,可能要二十年呢。”

此外,還有不為世人理解的哲學家獨仙君,他從十年前到現在都沒多大改變,主張以消極退避的態度對待社會矛盾。還有有醉心於詩歌朗誦的東風,喜歡寫文理不通的所謂新詩,自誇為反潮流的新詩人。

《我是貓》:一隻善思、正直、有見識卻又不會捉老鼠的貓的世界

他們這一群人處於新舊文化更替的時代,“像絲瓜一樣,隨風吹擺,自命超然,但實際上卻依然有塵心,有慾念”,表面一片雲淡風輕,內在卻彷徨苦悶,總體上處於生活的窘境之中。

3.日本明治時期的知識分子成為那不合時宜的“多餘之人”,恰是那隻貓

夏目漱石的作品風格獨具一格,通過一隻有見識、有行為、有思考能力的的貓展開,見人所不能見,言人所不能言,聽人所不能聽,將一些具有正義感的知識分子的憤怒迷茫、內心艾苦展現出來,他們代表了日本明治時期絕大多數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

他們正直善良,自命清高,不滿於現實,但卻找不到出路改變現狀,於是在面臨新思潮時,順應的同時,又貶斥,又無奈,惶惶焉不知所措,只靠插科打諢、玩世不恭來消磨時間,在彷徨苦悶中虛度光陰,無所事事。而夏目漱石正是借他們表達了自己當時的困境和無可逃避的孤獨感。

小說中苦沙彌的形象有著夏目漱石的影子。他自小修習傳統文化,繼承了德川時期古雅之風;成年後的夏目漱石作為第一批文部省官費留學生被派到英國“研修英語”,國外的自由主義精神深深影響了他,受到西方啟蒙思想薰陶。

而歸國後,迎接夏目漱石的是資產階級橫行、拜金主義盛行的所謂“文明開化”的社會。夏目漱石借貓之口嘆道:“使得世間一切事物運動的,確確實實是金錢。能夠充分認識金錢的功用,並且能夠靈活發揮金錢的威力的,除了資本家諸君之外,再沒有其他的人物了。”他所憧憬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已成泡影,內心極度苦悶、彷徨。

骨子裡還是傳統道德觀念,但表面已漸漸西化的他就和其他諸多知識分子一樣,表面上彷彿“盛世逸民”般超然世外,實際上不過是一群明治時期日本社會中越來越不合時宜、處境日漸被動的“多餘的人”。

《我是貓》:一隻善思、正直、有見識卻又不會捉老鼠的貓的世界

夏目漱石曾寫道:“整個日本不管走到哪裡都看不到一寸光明,眼前只是一片黑暗。我一人置身在這樣的環境裡,能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呢?”

他自己對前途悲觀,對未來失望,厭惡現實,但無力改變,只好將內心苦悶訴諸筆端,到非現實的世界中尋求內心的歸宿。這就有了《我是貓》這部作品的產生。1906年,他在致高濱虛子的信裡說,他創作《貓》等,即是在“傾訴”自己的鬱悶和忿懣。

《我是貓》充分地揭示出資本家的霸道和囂張,在拜金主義衝擊下整個社會風氣的粗野和庸俗,以及近代日本知識分子的無奈和苦悶。這部作品不僅成為日本近代文學史上獨放異彩的傑作,亦成為世界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