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過後房價會上漲嗎?

哥兜兜裡有糖


疫情不會直接影響到房價,但疫情會影響到全球的經濟,從而國家會採取相應的財政手段和金融手段來調控經濟。一般來說總體策略就是增加財政支出通過所謂的基建或說新基建來增加相應企業和個人的收入。在通過低利率和增加信貸降低企業成本並增加個人的購買力,從而增加貨幣的流動性,增加經濟活力。

降低利率和房子的首付比例都是增加居民的購買力,從而擴大需求端,導致價格上漲。

又因為現階段房價的敏感性,金融寬鬆可能增加人們對房產投資的預期,從而增加投機和投資需求,進一步促使房價上漲


谷樸空間


新冠肺炎後房價會漲嗎?房價大跌是必然,甚至大概率失控崩盤,為什麼?

一、債務危機2019年已經形成。不管你承認不承認,新冠病毒加重了債務危機影響。2019年老賴增加了1600多萬,2020年疫情影響,老賴會翻幾倍。其中大多數都和炒房有關係,有的借錢做首付,不還了,被債權人追債。有的是企業破產了,企業為什麼會破產,都是高房價擠壓和企業不務正業去炒房,所以破產了。今年情況更多老賴誕生,更多房子要拋售和拿去拍賣還債了。2019年才1600多萬老賴,但是二手房掛牌量翻了5-7倍,二手房價格基本跌了20%,是美國2008年金融危機時候大多數城市跌幅,今年二手房至少腰折跌50%以上。應該這樣說房地產危機會是全世界史無前例的。

二、人們對房價逾期是大跌甚至崩盤。2019年末時候央行對儲戶調查80%都認為下跌或者不動,只有20%認為會上漲。現在要是去調查,99%都認為大跌吧,50%以上肯定認為崩盤。畢竟房地產開發商債務大量到期,大家收入基本大跌50%以上,就業下滑,企業又要來一次史無前例的拋售潮。這種情況不崩盤,除非金融完全崩潰,所有銀行貸款不還。違背市場經濟和人民民意的高房價,一定會受到市場懲罰和人民審判。只有炒房客、2015後接盤的和房地產開發商利益集團會說漲,因為他們工作就是哄抬房價和說漲,要讓他們不說,除非他們跳樓或者全部賣掉房子了。就像李嘉誠、潘石屹、啊全部賣光了就會說實話了。


劉華銀mark


2020年,各大房企本來都在摩拳擦掌、積極拿地,準備要大幹一場。2019年全國300城市土地出讓金合計50294億元,而2018年同期不過41773億元。但沒想到,一場疫情下來,顧客沒有了,員工更是沒辦法來上班了,開工的計劃不得不暫緩。

  受疫情影響,一方面,萬眾閉門不出,全國各地售樓處關閉,開盤、促銷等活動被叫停。“零看房,零成交,零簽約”,返鄉置業小高峰落空!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數據:1月下旬開始,大部分開發商的成交量相比往年春節期間暴跌了95%!另一方面,大部分房企開工日期延至 2月10日,項目建設進度被耽擱勢必會對疫情過後的銷售進度造成影響。

  許多房企融資多,槓桿高,再加上人員工資等,目前這種只出不進的日子著實讓很多房企特別艱難。尤其是中小房企,此刻可能憂慮更多。冰封的樓市,考驗著房企的現金流,也考驗著房企的運營能力。為了應對當前艱難的市場環境,近期不少房企都開闢了線上售樓處,VR看房、直播看房等服務開始興起,但據搜狐財經報道,儘管有在線賣房服務,有銷售團隊春節11天沒有賣出一套房。

  事實上,阿里、京東兩大電商巨頭都曾嘗試過線上賣房業務,卻收效甚微,可見,互聯網很難顛覆房地產行業。因此,疫情之下,房企想要通過線上售樓處帶來多少成交怕是不太容易,只是也許能夠為疫情之後的銷售儲備一些潛在客戶。

  目前,各省市企業復工時間均被延後至2月10日以後,現在疫情拐點還未顯現,樂觀估計也要到2月中旬以後才能正常銷售和開工,所以,疫情對房地產行業的短期衝擊還會持續一段時間,這個衝擊力度應該不會小。

  遠期看,疫情結束以後房價會如何呢?首先,經過這一個月的“凍結”,不排除疫情過後有開發商為了加速回款,以價換量;其次,傳統樓市旺季“金三銀四”大概率已成為泡影,如果有項目要逆勢加推很可能會釋放優惠吸引購房者;最後,當前的樓市“房住不炒”還是主旋律,即便沒有疫情影響也不具備大漲的環境。所以,總體預測疫情之後的房價短期可能會有小幅跌落,長期還是穩字當頭。

  從政策和信貸層面來看,考慮到房地產對於地方經濟的影響,疫情過後可能會有一些城市出臺鬆綁政策,尤其是三四線城市。另外,央行副行長潘功勝表示,下次MLF(中期借貸便利)和20日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會有較大概率下行。因此,疫情過後,政策和信貸方面大概率會利好房地產。




保定陽陽


從市場整體表現看,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內得到有效控制,多地推動房企復工復產、推進售樓處安全有序開放,樓市回暖速度超出預期。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樓市整體呈現穩步復甦態勢,重點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量逐步回升,基本恢復至去年四季度周均成交量六成水平。

  當前樓市反彈,也與疫情中被抑制的購房需求較大有關。從鏈家地產一二線城市新增客源來看,春節假期結束後新增需求開始回升,且隨著疫情防控向好,3月份新增客源量增長速度加快。在疫情影響下,大面積改善型換房需求被激發。從新增房源關注量來看,140平方米以上大面積房屋關注度於近期提升明顯,面積改善需求逐漸釋放。

  過去幾年,儘管全國範圍內樓市調控不斷,但市場仍然保持增長態勢。2019年全年住宅成交總面積18.9億平方米,較2016年增加2%。未來10年,我國仍有約2億城鎮人口增量。此外,當前我國戶均住房套數已超過1套,總量充足難掩結構性短缺,消費者對“住得更好”有進一步需求。

  當然,樓市躁動也引發了人們對於房價上漲的擔憂。一般來說,樓市短期的漲跌主要取決於貨幣政策。只要牢牢控制住信貸政策,即使貨幣寬鬆也不會對市場造成大的影響。2018年以來,央行已多次執行降準操作,重點城市房貸利率在2019年以來呈現下行趨勢,但二手房成交量並沒有出現明顯波動。

  在金融強監管下,寬鬆的資金難以流向房地產,難以出現量價大幅升溫態勢。隨著疫情進一步緩解,房地產企業逐漸復工,市場將迎來快速復甦,進入短期累積需求釋放階段,之後市場依舊會沿著前期穩定態勢前進。

  事實上,在年初疫情影響下,地方經濟發展受挫,一些意欲“救市”的政策,如下調購房首付比例、放開商住限購等,因與“房住不炒”總基調不符,已經被緊急叫停。

  即使地方政府財政承壓,即使疫情對房地產市場衝擊很大,調控政策沒有而且未來也不會重走刺激老路。



財經記者王軼辰


根據數據顯示,2020年一月份開發商的銷量相比往年下滑了95%,遭遇前所未有的滑鐵盧。隨著疫情進入高峰期,給房產業也帶來巨大的衝擊。馬雲談,如今房價出現大轉折,打工又不是長久之計,生意也競爭特別激烈,看看在家賺五萬以上的行業,微信諮詢,15加88和20與93然後625。各大工程停工、中介公司停業、售樓部關閉等等現象,無形中給房企嚴重的經濟損害。

由於疫情猛烈衝擊帶來的經濟影響,各大房企短暫轉型互聯網終端,開始線上銷售。不少房企出臺營銷模式:全程線上VR帶看、無理由退房、還通過APP、小程序進行線上交付定金預訂房源。為了能夠增強與客戶的黏性,房企們還不惜成本地進行打折售賣,吸引一大批人在線上平臺搶購房源。但是,線上購買始終比不上實地交付,哪怕房企給出的優惠政策再多,還是有人在繼續觀望樓市的走向。

國家一直強調“房住不炒”,堅持房子是用來居住的,而不是為人們賺錢的一種工具。的確真實合理,如果房子被賦予“金屬”性,人們為了所謂的價值而成為炒房客,那麼整個房產市場經濟,很大程度上會被擾亂。

面對此次疫情,復工時間一再延遲,許多房企們紛紛喊話“拯救樓市”,於是多地開始出臺相關政策,如: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降低首付比例、買房補貼等等。為的是能幫助整個行業渡過難關,讓整個市場經濟平穩運行,以至於更好地解決民生居住問題。地產潘石屹曾經說過我國的房價不會出現暴跌現象,即使下跌也不會超過20%。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當初預言過,未來八年房價會如同蔥價,不需要擔心未來沒有房子住。著名企業家王健林也曾經公開表明過,未來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可能會上漲,但是總體上漲的幅度並不大。

其實這並不是沒有根據的,我們不妨回過頭想一想,為什麼國家一再強調“房子是用來住的,不可以利用房地產來刺激國家經濟增長”。這兩年我國一直在調控,為的就是讓整個房地產行業趨於平穩運行。如果房價出現大跌,那對於現在擁有房產的人無疑是致命的損失,而且還會擾亂市場經濟。也許未來房價會漲或跌,但是相信幅度都不會太大。2020該不該買房,還得看看自己是不是真正的剛需。


餘生lke


對房地產的影響還是有的。

肺炎疫情的演進,直接令春節期間售樓部歇菜。售樓部運轉不起來,那麼今年一季度各房企的銷售業績及現金流轉,就不會那麼理想。

新冠肺炎過後房價會上漲嗎?

首先,春節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銷售節點。

春節前後雖不能算是樓市旺季,也算的上是重要的銷售節點,這時候運轉不靈,損失還是不少的。特別是今年,隨著防疫工作逐步深化,購房者基本選擇宅在家裡,售樓部也關門謝客,這時候的賣樓業績估計相當有限。


對一些民間資本雄厚的區域,像浙江、福建、廣東等省份,春節返鄉的省外或海外創業人士,有一些還是選擇在春節買房的。打個比方,像福州的房價水平居於全國前十位,其中就有民間較為富裕的原因。

其次,銷售不暢必然生成打壓房價漲勢的動能。

真正經歷過才知道,究竟什麼更重要。買了房,這個時候我不能扣磚頭吃,手裡有點錢,比什麼都重要。

疫情之下,幾乎很難形成有規劃的營銷,這是難點一;疫情之下,幾乎沒有人還有心思想著買房子,這是難點二。所以從2020年一季度而言,房企咬牙過難關是必然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房價是沒有什麼上漲的動能,相反的,如果漲價,就相當於自殺。

新冠肺炎過後房價會上漲嗎?

疫情對房企而言必然是又一次的考驗,房地產就現實看,就是一個高負債的行業。高槓杆之下,房企渴望著融資通路的順暢,以及銷售變現通路的順暢。現在融資通路上,仍然是收窄,資金被鼓勵流向其他實業,而不是房地產。如果,銷售又不能起效,那麼總有一些資金流斷裂的房企死在路上。

新冠肺炎過後房價會上漲嗎?

網友一:房價漲跌與我無關,因為我一直堅持認為還是農村好,通過今年這個疫情,證明我是對的,農村雖然也封路多日,但是沒有受到一點點影響,一個村莊的人還是可以相互走動的,當然是在沒有武漢回來的人的前提下,農村基本上家裡都有自己種的蔬菜,水塘裡還有魚,過年之前殺的豬,雞鴨鵝,大部分都自己家養殖的,大米,還有五穀雜糧都是自己家種的,這麼說吧,哪怕再封村一個月,都沒有問題,城市裡不一樣,武漢封城才半個月,看看現在武漢市民的心情,就能知道他們是度日如年,真正的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只能待家裡,每天還要為著買菜買食物而犯愁,我們農村不一樣,封路也有10來天了,但是除了不能拜年,基本上沒什麼感覺,這幾天天氣好,還能釣魚,種點菜,種點花花草草,此時的農村景象如果讓城市人看到,心裡肯定有個期望,疫情過後,第一時間就是去農村,看看能不能在農村安家落戶,事實上,他們只能心裡想一下,只能夢裡實現,現實中他們這種期望絕對做不到,只能對農村人羨慕嫉妒恨,所以我不買房,所以我也不會關心房價如何、

新冠肺炎過後房價會上漲嗎?

網友二:我是一個五線城市生活的農民工,2019年10月底賣的房子,目前一家人正在租住的房子生活,雖然農村老家也有一套很不錯的房子,但是沒打算回老家,畢竟在市區打工,居住稍微方便點。打算春節前後換套大的房子,當然這個差價得貸款40萬上下。周邊親戚朋友都鼓勵我換房子。

新冠肺炎過後房價會上漲嗎?

如果沒有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我現在應該正在看房子,也在打工。然而…然而一次疫情改變了這一切。想一下,如果我春節前貸款買了房子,我現在一定如熱鍋上的螞蟻…手裡沒錢,還要如期還幾千塊的房貸。但是因為春節前沒買成,現在過的還算舒服,缺什麼買什麼,因為心態變了。


新冠肺炎過後房價會上漲嗎?

真正經歷過才知道,究竟什麼更重要。買了房,這個時候我不能扣磚頭吃,手裡有點錢,比什麼都重要。最後,祝大家生活愉快!2020年即使再艱難,我們都要好好的。


妍兮MM


必須上漲,毫無懸念!受疫情影響,今年全年房地產商現金流會普遍持續緊張,破產的中小房企會增多,行業集中度提高,因此市場上的收併購機會會增加,這一增加會導致商品房源更加集中於大型房企手中,這樣會減少行業競爭,房價定價機制會出現一家獨大的情況。而且在2020年2月份,全國60多個城市先後發佈了與房地產業有關的提振政策,主要包括:調控政策、人才政策、土地政策以及信貸等利好政策,在我所在的遼寧瀋陽三月份房市異常火爆,各售樓處人滿為患,其中大多數為投資型購房者,都在蓄力等待疫情之後的牛市到來!



陳老師生活日記


新冠肺炎對房價的影響是暫時的,很多地方的房企因為疫情推出很多特價房,有很大的優惠力度,這時候買房對剛需客群來說是個好機會。

房價漲跌與政策、錢和房子本身有關係。在市場化程度高的情況下,錢多房少房子就瘋狂漲價,錢少房多就會下跌。而我國的房價還受到政策影響較大,調控政策會或多或少影響房價漲跌。那麼目前,錢多還是少?房子多還是少?政策走向是什麼樣子呢?

疫情後,錢會變多。疫情對全球經濟打擊很大,各國都推出了刺激經濟計劃,貨幣會多發,這個已經是事實了。

疫情後,一線城市房子還是少,三線城市房子還是多,二線城市要看情況。以大灣區為例,深圳房子很少,只有23%的深圳人有自己的房子,而肇慶的比例為88%左右,深圳的房價在疫情期間還在漲價,而一些三線城市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打折促銷。

買不買,還要看是不是剛需,如果是剛需,不管幾線城市,趁打折買進。如果是投資,三線就算打折也不要考慮了,說不定後面有更大的折扣。


鵬城青年


僅針對天津。

2003年“非典”後房地產市場確有一批次階梯式漲幅,呈現了“疫情”過後的大漲行情,可以說是被疫情壓抑的一部分購買力得以釋放;但綜合考量03年後天津房地產市場的幾次階梯式漲幅,分別在2009年、2016年,相隔6-7年的週期,相對符合了市場供需的運行。

自2016年房地產市場階梯式漲幅過後,下一個“週期”預計可見於2022/23年間,當期剛好是天津幾條在建軌道交通(7#、10#、6#、1#延長等)投入使用,帶動天津核心區域與周邊板塊的聯繫與發展,為天津房地產市場的下一個週期提供了硬件基礎和客戶上的支持。

由此可預見此次疫情過後2020年尚不具備房地產階梯式上漲的一些硬件支持條件。


冷冷觀


看上一次類似疫情出現,在2002年的非典,非典時期可以說是房價最低谷時候。但歷史告訴我們非典過後房價的反彈是來的那麼的快,接下來十幾年房價依然穩步上漲。

現在國內很多企業銷售不振,工資打折,一兩個月還能扛,半年以上就會有拋售二手房潮的出現,到時二手出現踩踏,倒逼一手降價。

現在國外疫情也很迅猛,國外需求也必定疲軟,外向型企業也將難過,高薪水不好維持,買房需求將減少。

現在全球都在刺激經濟,有的降息,有的降準,有的大量投入真金白銀,為什麼這樣做呢?很明顯是經濟遇到了問題,想利用這些貨幣政策和經濟政策進行刺激,既然是刺激,就存在兩種可能性,一種是刺激成功了,另一種是刺激失敗了。

假如各種經濟刺激政策成功了,這個過程需要多長時間呢?我認為半年能夠看出苗頭,一年能夠確定基本態勢,兩年才能夠得出結論。

第三是老百姓手裡的錢也開始緊張起來。畢竟疫情之下很多人的工資待遇獎金都受到了影響,再加上這段時間隔離封閉物價上漲,消費方面也都受到了影響。手裡用於買房的資金預期已經不夠好了。還有些家庭醫藥開支等方方面面帶來了變數和變故。勢必會影響買房的動力和消費。綜合來看:在疫情面前不管你是平民還是總統,不管是股市還是樓市,哪怕是能夠歸規避風險的黃金,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房地產行業也難免暴跌的行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