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国内基建投资热潮,这是否会刺激国内房价上涨?

别看了小姐


不可否认的是,短期来看,疫情的冲击下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以及房地产都会有比较大的冲击,但是从长远来看,并不会改变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而且就我国巨大的消费人口体量,也一定会在未来的消费中找补回来。

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经济学理论提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分别是投资、消费和出口。从当前形势来看,外部需求基本无望,另一个就是考虑投资方面,最核心的两个项目则是房地产和基建。“房住不炒”的定位没有改变,调控放开的可能性也不大,所以房地产投资回升空间也有限。那么短期经济回升的最大动力,很有可能来自基建。

但我们今天看到的可能更多是对“新基建”的投资。各地纷纷响应,新基建项目陆续发布。截至3月11日,已有北京、上海、江苏、山东等20逾个省市区发布了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这些可能包括5G、城轨、大数据等的建设。

从长远来看,新基建的建设对传统房地产有支撑作用,一般情况下,基建的大规模、高额度投资,通常会相对拉动房地产投资和支撑。所以,新基建的建设肯定会对房地产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是我们也知道,当前房地产调控政策依然是非常严厉的,不会有太宽松的环境,不会有过多资金流入房地产特别是住宅市场,但是相信对未来的租房、社区服务、房地产上下游等领域有较大的支撑。

所以,房价基本上不会有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并且房价也是受需求影响的,需求不变,房价就难以有较大的改变。况且调控约束着,房价稳定才是主旋律。


光宇吐楼市


疫情之后,国内基建投资热潮,不会刺激房价过快上涨。主要原因是:

从国家政策导向上看,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房地产列为民生工作专门安排部署,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一方面,强调“稳”。2020年中央关于房地产的导向就是“稳房价、稳预期”,要求要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强调“增”。就是重点加大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加强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大力发展租赁住房,通过以上措施解决困难人员住房问题。

从行业环境上看,当前的房价并非是十几年前的房价,去年有很多房子是有价无市,有很多大地产商出台了赠装修、赠家电、赠家具等措施,吸引购房人购房。从去年的楼市环境看,今年的房价上涨也不现实。

总体来看,今年的房价以稳为主,既不可能大涨,也不可能大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