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女神的景观迭代公开课

地产女神的景观迭代公开课

地产女神的景观迭代公开课

感谢景观女神宋雅萍小姐姐的分享,

文章根据伊在凯德智慧的公益视频讲座摘录整理。

免费视频链接(2小时30分钟)

地产女神的景观迭代公开课

视频重要篇章内容简短摘录如下:

第一部分:直播分享

地产女神的景观迭代公开课

大家好,我是宋雅萍。

今天的首次公益直播主要和各位景观、地产同仁及前辈谈一谈最近几年地产景观出现的一些产品流变,以及我们在变化过程中和未来应该去如何做的一个准备和思考。整体的分享就还是从情境、现在市场的流变以及未来的变化,以及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做景观或者是做产品几个方面阐述。

地产女神的景观迭代公开课

首先介绍一下我自己,2011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景观设计及其理论研究生毕业,直接进了龙湖做仕官生(全国27人,景观2人),当时奇妙的进入了一家地产公司,当时应该是一个“非主流”的景观设计毕业工作路径。也许因为龙湖是一个很美的公司,那一刻龙湖的宣传画册打动了我,然后一直战斗到17年,过程中从西安转战到厦门,又去了龙湖集团;2017又无意间跳槽到了上海,在新城集团的商开做景观的助理总经理,拓展商业景观实践;从去年到现在,因为对酒店设计一直很感兴趣,在业余时间读亚太酒店班,深入了解主流高端设计及开发。

地产女神的景观迭代公开课

首先,个人认为景观它是一个“天境”,虽在人间,宛若天境——我们虽然在人间,但其实我们做的是一个个很美的自在的天堂。所以一直把做景观,然后不论是种植物还是画图,都把它当做一个内心的修行。在这样的工作过程中,无论受到什么样的不理解、委屈、辛劳及未知都会化解,因为我们会认为这条“修行之路”还是要走下去的。

在作品的过程中,我是一直遵从“见微知著,画境文心”——就是做的任何事情,任何的宏大的作品都是有无数细节来构建的。辩证来看,把细节做好,在游园时感知者才能在背后看到设计师、造园的人付出的无限的心境。“画境文心”是希望东方的景观作品就不仅仅是几何线条的美,而是希望它有画的意境。景观能传递一种东方美的气韵,是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做景观的一条路。

我们想要思考的东方的、国人骨子里的景观情境美就是回到景观情境美的本源,到底什么样的景观可以打动我?内心感觉到这个是美的东西?尤其是在当今当代的东方人或者是高速发展的中国人心里——我们回头望一望,到底我们内心渴求的本质是什么东西?从诗句里去找,整个意境里边,空间美的意境的最高品位,应该还是在北宋这一首诗: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很多美的东西,它并不见得是要惊奇感、孤冷与很高大上的,或是非常装饰化的效果。其实在古人里最美最高雅的东西,是水面上可能有一个弯弯的树,然后月光洒下来,水上漂着薄薄的雾。最近我看了很多日本美学的东西,比如说风吹薄雾,然后风扫竹林、夜鸟寒鸣,这种意境都是非常高阶的。回到景观空间,这种感觉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些景观情境,我们有水面、有薄雾、有斜影,然后有一片非常悠然的月光,这种美其实才会打动到我们的内心。

另外我们最喜欢听的声音是来自山水之间,山水之间潺潺的流水,然后竹林唰唰的声音,其实是最让我们舒服的空间情境,往往就是山水。

看了这些我们就会认为,做美的东西并不是一定要占用大自然的很多的资源,或者是投入很多的成本,或是很难的工艺。

下面,我们从“诗情画意”之中再转战到我们现在地产行业或者是整个景观行业“现实空间”。不得不承认地产景观一路发展是非常快的。首先从2016年开始,这一年是中国地产产品的一个爆发年,感觉大家以前只是在做——一路托斯卡纳欧陆风,但不知道为什么做,然后就看类似贝尔高林、老外画一些草图模拟复刻,但是到2016年突然就感觉像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状态,大家都会做了景观了,而且还做得非常的好,这一年出了非常多的精品,是值得我们现在回望的。

地产女神的景观迭代公开课

2016年整个景观产品的情境是非常的多元和惊艳,各种风格都做得非常的好,景观产品的能力是绝对的爆发,回归到景观专业到底在做什么上,而景观产品的周期也是非常高速和迭代的,比如我们惊叹:连绿城也开始做不锈钢水幕墙与蝴蝶了。在龙湖景观体系内,我们的内心暗暗就觉得要努力了,如果再不努力,我们龙湖的景观优越感就不见了,因为以前龙湖景观的level在市场上是非常高的,但是在那一年其他地产的确也爆发出来了,做了很多好的产品,例如建发的产品。

地产女神的景观迭代公开课

对于整个景观产品的周期是更加让我们紧张的,就是高速和迭代。很多设计我们之前看不到,当别人的产品出来之后才非常惊讶,说天哪~~~又有大作出来了。整个的过程是非常的创新,而且是快速沉淀的——每一个工艺怎么做,都有非常强的一些总结,一路走来是非常激情高歌,大家都在打快仗,是很好玩的。

地产的2017年,我也非常偶然的从龙湖转战到了新城,从0到1去建立新的产品和体系。在那一年明显的感觉整个地产景观产品开始体系性的爆发,就是大家好像都学会做景观了,整个景观产品更加的成熟,而且产品是量产的,可能一二三四线城市集体开花,它并不是一线或者是类似一二线核心地标才会去做的一些高端货,整个景观产品集体的出现高品质,就这种高品质的打法,不仅出现一线二线,可能三四线有的产品做的比一线还好,所以各种情境和样式就都出来了。

地产女神的景观迭代公开课

2017年的样板区产品都会让我们觉得,单一靠景观是不够的,它出现了一个新方向叫做“景观化的建筑”,我们会发现每一个建筑和空间都是很灵动的,或者是雕塑很好、光影很好,或者是色彩美,如果只会“种树”这种景观玩法是打动不了客户了。

新城2017年之前的产品打动力或者IP感不会特别强,在开局之时,就率先和公司讨论去做的一个另辟蹊径的差异化产品(注:产品体系创新而非一味地的产品设计创新)——不去做很酷炫拽这种大牌的立体的样板区,我们就老老实实做的“实景样板区”,因为它是占了大区成本,然后我们所有的产品是不拆改的,给客户最真实的归家体验。因此我们开始也有了一些自己的面相。

对于17年整个景观产品的成熟,在那一年当时和环球设计老板私下交流过,认为未来可能现代和新东方会成为主流,或者是有一点点东方极简主义。大方向现在看还蛮对的,比如说像现代日本的、新加坡、现代纽约都市豪宅这些产品会成为一个主流,所以看到整个产品的趋向就不像2013、14年那样非常的繁重,它出现了的精美和纯洁的一些变化,更加突破注重美学和空间的价值。

其次就是整个景观产品的产量出现了全行业的爆发。在那一年的年底,当时我们一起公司内部开会,我说你看现在微信有几百个样板区的合集文章,发现这个行业竞争简直太激烈了,大家都开始注重景观,都意识到要用景观去推动“卖房子、拉价格”这个事情,整个行业的发展走向一个新的台阶。

地产女神的景观迭代公开课

仅仅一年的时间,对于整个景观产品的品质要求,如果再表现空间美、意境美、生态美就不够了,我们要有一些新的东西放进去,比如说要有艺术、有互动,所以说出现了很多装置艺术,建筑也出现了艺术感。很多产品是高品质的设计,我们不仅能设计出来,而且是高品质的落地——它建造完之后,在现场给客户的感受,品质也是天衣无缝的。当时也出现了很多让我们非常欢喜的一些作品。

整个景观的2018年,又出现了一轮新的变化,当时因为很多地产公司也开始注重商业开发了,或者是文旅、城市区域景观。在2018年的中国地产不仅仅是住宅景观了,出现了类型多元的各种产品和尺度,商业景观开始爆发崛起。

地产女神的景观迭代公开课

所以我们需要的是建筑景观装饰的一体化,空间整体合一,并且具有爆发力,我们认为的一个好的产品,就不是站在景观角度了,它需要站在开发商、操盘者或者是设计总、运营总这个层面来去看,什么样的产品是好的。

地产女神的景观迭代公开课

从产品的集约性、经济性和可建造性来看,会发现景观产品并不再去花重金了,我们趋向了理性、趋向于客户思维,我们要去做客户心中好的景观,不再一味追求过度设计。大家也都会去宣传,我们的东西是不拆改的,并且是低成本的、一个小制作的产品。在地产端大家会讨论样板区面积能不能小一点?成本能不能低一些?功能能不能再集约一些?都做的更加的适配和经济。

对于地产景观的美,我们再去思考一下。

当初为什么要进龙湖?因为当时其实在11年中国景观还没有完全发展很蓬勃的时候,其实主流还是进入设计院,当时我也思考了一下,最后还是进了龙湖,因为龙湖的册子很打动我,里边的景观照片太漂亮了——我研究生没有搞透的一个东西,就是植物到底怎么种好看,在上学时间是不太可能搞透的,所以我就说还是去龙湖看看这个树是到底怎么种成这么好看呢?

这是我很好奇的一个点,所以也就进了龙湖。这么多年龙湖也一直发生着各种变化,其实我们无数个龙湖人,无论是营销还是工程、设计总、项目总、总经理,其实我们共同的融入才打造出了龙湖。但龙湖到底是什么?可能我认为龙湖的一个核心,还是追求这种美的感受,不仅仅是景观人追求的,营销、包括我们的项目总,也是非常注重“美”这样的一个感受的。

1.0

首先先看一看当时美的最早的那个点,就是地产景观的1.0,就是我们认为的梦幻而富有画面感的甜美和唯美。这个盘让我很惊讶,应该是06年的龙湖的水晶郦城,12的时候去看过,就有点惊叹,因为尺度非常的好,就进去之后完全感觉不到它是一个住区,感觉像进了一个日本的公园,因为当时的设计是日本的久米做的,为了景观牺牲了一些楼体的容积率,宅间尺度非常的大,就是公园感的一种静美——虽然在闹市之中,但一进去它就是另外一番天地,空间文化氛围很打动人的。然后在12年出现了烟台龙湖的葡醍海湾,当时还是让我们很惊讶的就是手法极其纯简,一大片鼠尾草,加一大片龙湖最喜欢用的波斯菊、鼠尾草,客户就醉了。

地产女神的景观迭代公开课

2010年,重庆龙湖东桥郡是一个非常经典的作品,当时很多高端客户交付的时候看到“台地园”就感觉在很像过去在西班牙的生活情境;其实是令我最惊讶的,就是精妙——雕塑上面的小狮子头非常小,而且材质它并不高级,是水泥的,但是它的器型的完美度、精致度就是非常让我打动的。它不是很粗糙的——譬如当时景观流行的“无处不见的陶陶罐罐”,这样一个小的器物都被雕琢的很精美,所以景观的画面感是非常的唯美的。

当时我们会认为做景观只要会就这三把刷子就很值钱了,比如说五重景观怎么样去做,要跟客户讲12345重是什么?大面草花控制好,在交付的时候花能盛开,这个也很重要。然后就是精致的构筑物和小品,就是要会摆一些陶陶罐罐、小的座椅阳伞,这些就够了。等我从龙湖跳出来,然后去管新城,上百个项目的时候,我才发现可能怎么样所有人能够去控制草花,把花摆好看,它就不见得就是几个字或者是图的问题了,它是一个系统性的管理,它要有很多管理的工具,还要有各地资源的绝对支撑,还要有相互的法务监督才会去存在,也会发现很多事情并不是我们想的这么简单,要一步一步去做。

2.0

接下来就走到了再往后的一个阶段,就是地产景观的2.0。我们要去打造的就是酒店感的精致和风情之美,因为在当时我们出现了很大一批人——酒店控,不论去哪个城市出差,大家都愿意多花一点钱去住一些高端的酒店,无论是景观、内装、建筑,假期自费去全世界考察,平时自己多花点钱去看看一些好的景观,然后回来想去做。在龙湖我们一直强调“回家度假的开始”,所以说对于“度假”和“回家”的这种氛围感的营造,也借鉴了很多酒店的一些玩法,这个是让我非常喜欢的2012年。

地产女神的景观迭代公开课

2014年转战到了厦门之后,我们也去突破创新,因为传统的龙湖的五重景观其实简单来说就是“堆”,但是在厦门市政绿化可能都做得非常好,我们如何跳脱出来去做龙湖住宅的高级感?要重新去研究,所以就去当时看了很多巴厘岛的项目,然后迪拜之类,东南亚跑了一些城市。想去研究,就“度假感的清新自然”,怎么样通过最简单的植物和色彩、氛围进行营造?体系内大多是都是“种树专业”出身,但是如果未来产品要做的更高端的话,其实硬景也是一个硬功夫,包括整体空间氛围的把控。

地产女神的景观迭代公开课

所以我们开始慢慢注重去提升自己——对精致细节的把控,以及从建筑学或者是整个空间感来说,我们需要控制的是画面感。比如说当时提的“只为人生如画”,我们要做的客户视觉感受管理——每一个景点的人视点的画面到底是什么?它是一个竖向空间的东西,要应该有一些建筑学的一些背景是更重要的,以及我们对尺度比例的一个基本控制——比如说这个墙到底是多高?包括座椅是什么?它的厚度是什么?也需要我们的设计师或者是我们的甲方有一个很精准的眼睛、敏锐的心来去控制它的比例材质,所以在2.0阶段我们应该就是说在前3点不足以的情况下,还要去增加4-5这样的一个空间的变化。

3.0

然后到3.0,再往后就会发现好像我们的东西的贵气感就更强了,在那一年就出现了一系列的中式景观的奢雅华贵之美。

地产女神的景观迭代公开课

简单来说背后推动力还是地价一路在往上走,包括房价也越来越贵,比如说这个是当时14年北京龙湖的双珑原著在当时要卖到4万块,在当时我们就内部讨论,龙湖给我们的景观成本标准是单方450,但当有一天要让我们做单价900和1400的时候,这个钱怎么花?大家不见得会。

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知道这个钱花到哪儿,钱花出品位价值感也是技术活——因为不能不停的种树,这个是已经堆满了,石材厚一些,客户看不到也不懂石材,而且它显示不出这个产品的价值增长。所以说我们要在当时赶快抓紧去学一些新东西。新的东西是什么?能提高它的价值感和客户的认知,我们就要去学习很多名贵的材料、纹饰和工艺。所以在当时刚好在厦门,我们连续三年接待龙湖景观全集团的人都去参加厦门的国际石材展,然后我们不停平时会跑到惠安去看石雕、水头去看石材和各种玉石,并且买了很多很厚的应该是古典园林、世界园林史的各种书,就开始翻。

比如闽南园林,皇家园林到底在做什么?就开始从战国时期到唐汉它的纹理及寓意是什么?植物的风水寓意有哪些?也要去学习很多不一样的工艺,比如说金镶玉、夹绢玻璃,什么各种漂亮形态的拉丝铜灯。

第7点,灯光华美的灯光营造,比如说景观拍照片,白天它是一个很自然纯美的状态,但是如果出现那种“blingbling”的华丽感的话,其实灯光是很重要的。所以当时我们在厦门的时候就率先与酒店的做法去学习——增加灯光的二次深化设计。也就是当我们景观设计师做完效果图之后,我们会找专业的灯光分包,把我们的景观空间的布光全部细节的去梳理一遍,效果图帮助我们在现场去把控。然后在大区和样板区交付的时候,我们会提前争取一个月内先完成,然后用这一个月的时间全部只干一个事:就是调光——就是删掉,影响我画面感的庭院灯、草坪灯,调整灯光角度、色温尽量让客户“见光不见灯”;然后接下来就是在树上,这也是跟度假酒店、温泉酒店去学习,在树干上去加了很多射树灯,通过植物的光影把植物漂亮的叶子通过特殊的角度,打在路面上——然后让客户归家的时候可以看到路面飘洒很多漂亮的随风飘动的叶子图样,类似蓝花楹、凤凰木的花影落在路上面就非常的浪漫。这也是非常好玩的一个过程。

4.0

接下来我们讨论景观4.0的一个变化,当年就会发现,仅仅玩中式玩华贵这个也会不够了,客研说我要“景观溢价”,拿地时候周边产品单价卖1万,我未来要卖4万,拿地4万周边产品的时候未来我要卖8万,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要有新的产品变化来支撑我们现有的一个产品价值,所以我们当时打造的就是“宋代山水文园之美”。

地产女神的景观迭代公开课

我们开始在景观产品定位的时候,不仅说是中式的,中式谱系内部就开始分有寺庙园林、皇家园林,皇帝度假的行宫,然后又有府园、文人园等;从时间顺序也开始细细地分类,并且从它的产品的谱系来看,有做唐的、有做汉的,然后有做宋的。

地产女神的景观迭代公开课

我们把自然的景观、客户的尊贵感和它产品的价值感是结合是可以直接传递的,也会出现了很多客户身份和价值感的一个区隔,所以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产品价值转换手法。

地产女神的景观迭代公开课

春江郦城大区也是因为当时这个房子卖1万多,但是交付的时候它要值4万块,然后又是在厦门的一个核心区,就是一个新区,我们怎么让客户觉得这个房子值4万块,跟普通的之前1万多或者传统的厦门住宅有别?所以我们想做的,像现代的新加坡的这种“都市主义花园”的感受,所以在整个空间的文化上也是借鉴了一些类似,比如说大家看得懂的,我们就用LV几何纹理给客户传递这种所有人都看得懂的这种现代清新的感受。

地产女神的景观迭代公开课

2016年当时的景观,如果仅会前期几点是不够的,客户和营销他要的最重要的是第8点,就是amazing,或者叫out of amazing,翻译成中文就是要“喜出望外”,要给客户看到他们想不到的东西,或者是客户告诉我他要的是“尖叫”,我们需要的就是客户一进园区“哇哦”一下,这个也是让我们当时压力很大的一个点,觉得情况行业竞争太激烈了。

地产女神的景观迭代公开课

那一年微信也都普及了,每周周六醒来开盘,我们手机发现杭州龙湖又有新作了,然后重庆龙湖又放大招了,北京龙湖又出了一个新东西——目不暇接、压力很大,但又很HIGH,看到别人做的好的又会很喜欢。记得当时南京龙湖刚做了一个样板区,刚刚开出来,体验中心发了照片,第2周我们就快速,总经理亲自带队PMO冲到南京龙湖的样板区去学习,还要带着设计师一起快速看,然后看完了我们当场在现场售楼处直接开会商量这个东西怎么还可以提升。回望来看,当时大家你追我赶的这种产品竞争氛围也的确促进了整个地产行业的发展。

第9点就是纯粹凝练的景观空间——我们不论做宋做唐做新加坡风情或者做时尚的一些空间,怎么样让我们的空间不漏气、不漏拙?用它适配的一些景观的材料和手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10点,如果我们还想再做得好,其实技术的革新,比如说我们可以用立体的雕刻3D打印,一些现代的玉石,或者是我们发现了一些新的水幕,这些新的技术和艺术,会刺激到我们整个景观产品的一些核心的竞争力,来满足我们整个客户、营销以及整个城市发展以及我们行业竞争的一些需要。

地产女神的景观迭代公开课

干到这个时候我们的产品压力其实非常的大——如果营销以后再提我们要卖8万的时候,景观该怎么办?因为在那个时候的确我们又拿了一批地,公司说宋总你去看一下,可能我从厦门的核心开车过去,要开一个多小时到达一个四面荒芜的村子。客研告诉我,宋总以后我们这里别墅要卖单价8万块——当时真是压力很大,北京CBD别墅当时也就8万单价,又倒吸一口气。因为当时之前产品是三四万,就压力蛮大的,都在有空研究珠宝设计思路的。

第2点营销要求永远是存在并不断提升的,我们该怎么办?——当时园景人厦门景观论坛,李宝章老师回答我这个问题,他说“做就是了”——你要先做出来,做出来之后大家认可了,可能慢慢我们的产品才会发现一些新的变化。当时小小的内心就像吃了一个定心丸一样,就会觉得其实这个现象也还是有解决的方法:做就是了。

5.0

景观再往后发展,应该怎么做?

我们掌握了1、2、3、4、5、6、7、8、9、10,其实它应该是一个技艺范畴的部分偏向于景观营建之“术”,后边我们就想要做更有意思,或者是更加回归于这个世界本相”的景观,我们就提出了景观的“人景共生之美”,就是我们希望我们做的东西是更加趋向于景观营建之“道”,就不是树、不是技法了。我要会种树、会铺路、会玩灯光会amazing,我们要掌握很多。问题在于我们都会了这么多技艺的当下,我们追求的景观到底是什么?

地产女神的景观迭代公开课

我们想要做的就是“人和景观的和谐共生”,对于这个方向当时也很感触,因为当时在集团有的时候跟龙湖的同事聊,就会觉得好多东西做的像照片或者怎么讲——就是人不可以介入,因为有些词不方便说;其次我们能不能去做一些东西,比如说:不拆改,因为当时厦门泰禾的样板区等到当时李宝章老师过去的时候,他已经拆了,设计师没有看到自己的作品,内心感觉好可惜,当时说中国当代太多这种东西要被写入史里——譬如很经典的一个园子,结果突然就不见了,所以我们还是希望踏实做一些不拆的能百年的东西。

地产女神的景观迭代公开课

其次希望人和景观能够和谐,提出了当时我们在新城认为很重要的3点,第1点就是造场景——就不单单是做景观,我们应该在空间内去了解人,然后了解人的体验和感受,然后了解这个场景的核心,把我们几个专业有效的打碎融入到一起,去造一些有意思的空间情感体验。

地产女神的景观迭代公开课

第2点就是懂运营——应该简单来说景观既要有面子也要有价值。很多楼盘做的很酷炫高冷,但卖的不好或者浪费了很多钱,从开发角度来说,其实是不理性的。所以我们需要创造有价值的景观,比如说有更多的生态人文或者是经济价值,或者是产业价值,——既要有颜值更要有价值,既要有面子更要有银子,就不仅仅只是去做做样子。比如说做样子再好看,如果只是这个样子的话,这个产品它的底蕴和它的可成长性是不强的,也是空洞没有灵魂的,或者人气及运营价值。

地产女神的景观迭代公开课

接下来第3点就是:跨界就是无界——希望我们未来景观可能不仅仅只会去做外部空间,我们要把整个空间建筑、景观、精装三位一体去拉通,所以有一些前沿的部分,比如说的一些高级酒店,例如深圳万豪,其实它室内空间用了很多景观化的手法,很精致的水池,台子,然后对景一颗漂亮的小松,包括室内的绿植,就会让空间非常有细腻感和东方的情节。——这个也是未来可能我们不论在商业和住宅空间要去营造的部分。

地产女神的景观迭代公开课

接下来就是建筑的景观化,一个是它的形态的景观化变化,接下来就是对于外立面,比如说像日本的很多商业主立面,包括停车楼,都是做的墙体绿化也很漂亮,包括曼谷我们去看的商业综合体,像这种产品都会出现一些类似变化,这些也是我们景观未来可以去玩的一些部分,包括我们整个产品的一些形态艺术变化。

地产女神的景观迭代公开课

对于地产景观的一个未来的思考,这个部分内容是在16年当时梳理出来的,第1点是全球化,中国人未来也会出去做设计,做国外的设计,这个是一定的。第2点是多元,我们整个景观的产品,不论是曼谷、日本各种各样的风情都会出现。

地产女神的景观迭代公开课

再次,我们未来肯定有各种各样漂亮的产品,一定会还会超出我们想象,即使现在已经非常优秀。接下来“专业的回归”,无论什么样的一个产品,归根结底我们还是在做景观、做空间做人的生活,就一定还会更加细腻的去研究人。平台化的接驳:疫情来到之后,我们会发现有我们通过网络化办公或者是现在的直播平台链接会出现不一样的社会组织体验,我们大家每个人也在适应。还有就是定位的精准,并且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迭代非常的快,可能社会进步会更快——因为景观就是一个图形学,我们如果能够快速找到资料资源的话,其实很容易去产生一些新的想法。所以现在90后是非常厉害的,他会get到更多很漂亮的画面、表达手法大胆去做景观。

有一点非常值得重视,任何一个人、一家企业、一个公司或者是一个集团,它的创新绝对不会是一个点或一个项目,它不是说我今天完成这个产品或这个设计就足以,它一定是背后隐含了、创造了一个体系在推动它,比如说像龙湖、像新城、或这某设计公司,它一定是一个组织型的、体系的产品的创新,这样他给客户带来的影响力或者是同行的冲击感是不一样的。

其次,未来我们面临的压力,包括现在很多从业者,无论是做甲方、乙方、做老板或者是做老师,大家压力都会很大。这是一定的,也是我们要去面对的。

地产女神的景观迭代公开课

主要的原因还是中国地价涨得太快了,核心的压力点就是中国高端项目的景观从业者的增量和能力,就是说当我们的现有的景观人才基数一定的情况下,我们每年要迭变,要拉高自己的能力,能否赶得上中国土地豪宅激增的量级和速度?例如现在美国和中国又开始印那么多钞票,未来它赋能到地产情况下,我们如何能够做出让客户感到值4万、6万、8万,或者是在西北二线卖个3万的时候,我们的产品要长成什么样?是我们现在要去预设和思考未来的,要提前去做更多能力上和打法的准备。

对于我们整个景观能力的培养,简单来说重要还是要多看,比如说案例要多要广度积累,而且要体悟,不能仅仅是看书、看图片还是要走过去多看;接下来就是方法的研究,注重品位的提升,就不能只看国内样板区、多看美术馆、看书画,然后去看建筑,包括看艺术品,它是个触类旁通的部分。

第3点就是“情景的聚焦”,就是我们如何让它焕发出情境很聚焦的空间?也是我们要去深度思考的。接下来空间的感受,其实景观它应该叫:庭院是心的外化,就是你内心的空间,到图纸空间,最后打穿到外部实体空间应该如何去打通?让它三个成为一体这样子。

最早上学的时候老师就说过一点,叫做“造园必先游园”,“体悟”这个过程是非常重要,所以说现在国内也出现了很多专业的景观游学考察的这样的一些机构,会带我们去看——比如说去日本看,森之教堂看完之后可以跟当地的设计师去交流,这个就比我们单独自己去考察好很多,所以说无论是学生、老板、设计师、甲方,以后我们可能会更多偏向于跟专业的团队一起去交流,并且在交流的过程中有利于圈层的建立拓展,我们在考察过程中认识了更多的有趣的设计师、交流处很多新的想法观点,这种过程也是非常愉悦的。我应该是去年的年底去考察过一次重庆,可以看到各个样板区背后的甲方,听他们讲建造的过程,对我的提升也是真的非常的大的,比单独去自己看空间看材料会好很多。

对于地产景观未来的思考,其实很巧合,我职业变化每三年基本刚好是一个周期,我就会变一下,14年危机来的时候,我们如何去消化快长成的“现房”,因为我们考察过一些五缘湾的豪宅,现房在当时的厦门是很难卖的。我们就只能靠自己手上的功夫,就是把景观做好,手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个危机也就融化掉了,所以我们也是希望现在疫情的危机再来的时候,可能很多地产说我们又拿了好多地,或者有的人说我们一上班就开始砍成本,或者有的设计院说去年好不容易过了的方案,今年换了个新领导又给我推翻了。我们能做什么?不仅仅是适应疫情的那种智能化景观,我觉得它只是一个小的分支,万变不离其宗——核心还是要做好自己的基本功,就把我们自己手上的景观去做好。危机来的时候,我们会认为还是要安于当下,做好手上的事情就好够了。

我们不论作为甲方、乙方,还是要深入到图纸里面和土地里面,才能把我们的景观营造好,所以我们会认为如果中国经济继续上升的话,中国也会出现一大批非常厉害的设计,大师横盘的时代也会到来。

未来会有三大的趋势是我们一定要未来去思考的。

比如说我们再去做样板区的时候,或者再去做项目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考虑90后的崛起,比如说像我们这一代是面这样直播的时候,我可能有一点点想扭捏,内心还是有点怕,或者是有点恐惧和抵触,但是对于90后他们会很自然认为就要这样,我要做网红,一定要不一样,所以说内心会触动:我们未来产品还会有很大的震撼度,并且是在国际神坛上发声。

地产女神的景观迭代公开课

第2点大趋势就是性价比:随着未来经济的变化,当我们的人接受了好的产品越来越多的情况,就当大家已经比如说大家都是LV的情况下——以前老师讲过,当一个人没有用过Prada的皮包,他是不懂得Prada布包的好——就是经济行为要有一个变化度,所以慢慢大家都把奢侈品用过几轮之后,还是会追求性价比,就像现在的日本一样。所以说我们未来线上线下的一体化——当产业非常透明和高效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创造又快又好又便宜,然后又值钱的产品的可能性?是我们未来设计一定会走的一条路,而且可能对于地产和设计院的人也要更少,但我的产品的量可能会更多。我们每个人经常会说现在压力好大,但是这个是躲不过去的,因为历史的车轮一定是向前的,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产能以及组织的产能。

第3点趋势就是高度定制化:那也就是工业4.0,它一定提供了很多廉价定制的可能性。所以说我们去年跟地产IT的大佬有时候在聊,他告诉我有一点说,未来如果我们单独仅会设计是不足以支撑这个世界的,设计一定要跟整个产业链打通。

仅仅能设计出来不够吧?我们能不能有现有的资源来去支撑我们的设计;或者更高维度是,做很多定制化,100个一模一样的产品来降低我们的成本。比如说我们给某个集团做标准化,我们就以后做100个亭子就是一模一样,它的成本必然是原先60%的成本,我们如何跟产业链打通,上下游打通也是我们未来设计要注意的一个点。然后我就举了两个案例,比如说90后的世界,这个也是我去年年底去重庆考察的时候让我很震撼,因为在我面前去分享就像这样的,都是90后非常年轻的小哥哥小姐姐,但我发现他们对所有的材料、设计、工艺非常清晰,而且有自己内心超级强的产品执着。

另外一个,它也是未来可能我们想去做的一个景观产品趋向,而且也是90后小甲方自己去操盘来做的,让我非常会觉得惊讶和有意思,浓度很强的一个IP空间。未来定制化产品一定会实现,要让我们的产品更加有趣。其中,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就是空间雕塑或者是艺术品,所以我调来一个视频跟大家分享一下。

最后,我还是想思考一个我的内心的感受。第1点我们每个人还是内心要有一个支撑自己的东西,我会一直坚信“见微知著,画境文心,设计即修行”——任何一个很宏大的东西,它可能是应该把一个小小的细节做好。每一个人当去这个空间时候,会与我们的创作者有一个心灵空间感受上的交流,他能感受到这个东西很宏大,或者是某个把细节做好了,才会让这个产品更美。第2点就是希望我们作为新兴的这一代——这也是我的画家好朋友聊过,他告诉我:中国的景观发展了这么多年,可能做为我们这一代,比如说站在现代东方的角度,我们如何把中国博大的文化、诗情画意、那么多的山水画、那么多非常美好的诗词、空间情境再造或呈现?比如说京都3000寺,长安也有3000寺。

地产女神的景观迭代公开课

那么怎么把这些很内敛的东西挖掘出来,是我们这一代无论是70后、80后、90后、00后,我们应该一步一步去做的,这样子,才能慢慢去积累出我们中国景观这样的一个厚度和高度和它的一个开放性,让我们可能在很现实端口的熬夜、加班、改图变得更加有历史责任感。因为疫情来了之后,我们还是希望我们在地球生存的时候,能够让地球更好吧。

“滚滚红尘,当下即是天堂”——我们在红尘中很纷扰、堵车、沙尘暴、雾霾,但是有一点,我们如果能够做景观,不管是做一个小的外部街区、一个小的街角、一个公园,或者是一个小雨水花园,或者是最简单的住区,如果我们能够把它打造得像天堂一样,很多人就会生活得更加开心,这个也是让我们的产品有更多的价值意义所在。

第二部分:问答环节

地产女神的景观迭代公开课

然后现在进入问题时间环节,我就简单回答两个问题。

问题一、低成本景观打造有没有类似的案例?

其实简单来说新城的景观成本,包括龙湖都不高,比如说你们看着很好,这个是我们的魔法或者之前的行业称之叫做把400的做的像600的,像以前这个才是我们进龙湖这么一系列人的景观产品能力,因为他懂得景观成本的适配,把钱花到刀刃上,就和穿衣服一样。

可能当时强调你穿个ZARA也能穿出国际大牌,这个是很重要的设计师的感觉,所以我们当时在新城的大区目标成本,就刚看到很好的那种大门,那些连廊,仅是单价350,包括在龙湖也就单价450块,所以它都是低成本的景观,再深入说比如说在很多项目面临降成本的时候,对于一些客户敏感点我们是保住的,或者是懂得“花做小钱办大事”。

再比如说我把一个灯,我跟艺术家去做一个塑料的亚克力的灯,但是它像一个艺术品,他也会出效果。比如说我把主轴做好,或者把这条林带做好。然后第三点就是核心发力了,“核心景观重点打造”,比如说我把所有钱的成本的40%,我就放到大门和一进去的主轴,核心区,就是“期待惊喜”我达到了,然后接下来70%的空间“回归自然”,比如我们的植物就种两层,草地和上面的树,少堆砌,不要到处都是5重景观。产品体验一旦出现了节奏感,就像音乐一样,有前奏有高潮,然后后边就很清淡——客户是可以接受的,所以这里边的所有的设计绝对都不会是那种七八百或者是两三千的,因为这些都是在正规的大地产里,成本超了红线合同是过不去的。

所以有一点我想对所有听课的朋友说,适当多了解各种设计,大家也要多去跨界。进了新城,老板说设计师要多看电影,我可能没时间不太敢看,比较胆小。比如说服装设计它是怎么玩的?就像dior的一场发布会,比如说设计师要做秋季发布了,他的灵感可能来源于一幅画,或者是因为他的某一个专项设计师给他设计了一个扣子,然后因为扣子它设计了一个新的服装,最后产生了一个新的产品套系,这与我们传统的、学校教的固化景观设计思维不一样,传统上比如说从草图、概念深化,然后传给一个不认识的人,开始给你画施工图,再把你的方案改一遍,然后到了现场施工,我经常见到这种固化原则。

设计师资源储备很重要,比如说作为甲方,你找到好的设计院来帮助你去实现这个产品,你已经成功了70%了,因为我相信他们在跟这么多经典的甲方做了这么多作品的情况下,他一定沉淀的比我们很多刚出道三四年的人做的多见的多,所以一定要放心,让设计师放手大胆去做,但核心是去找一个好的负责的设计资源。

第2种资源就是材料资源上,比如说我们认识更多的石材、水磨石,然后植物的资源,哪里有漂亮椰子树、海枣树,还有一种艺术品资源也很重要——比如说漂亮的雕塑,你把这个东西一摆,它就是点睛之笔,哪怕景观就是个环形的大草地,都很ok,包括石头资源的积累也很重要。当时我记得刚去厦门的时候,北京龙湖的景观总就会很发自内心跟我聊,他说雅萍去了厦门,她会把厦门哪里有什么东西都摸得门儿清,就跟逛商场一样。

北京龙湖也做过一个景观资源地图,就是哪个地方有花,哪个地方有石头,他们把北京的景观资源地图化了。当今又是网络社会,我到了新城,我会要求我的优秀员工,手机里就有一个资源库,就存着各种微信命名为:分包,比如说灯具、景观家具、3d打印,我们的灵感还有一种就是淘宝(全球物联)——其实在国外看到各种东西,国内现在基本都有,比如说可以推拉的门,然后比如说日本的那种自动升降的挡车桩,发现现在中国也有,而且还不贵就几千块,淘宝都可以帮你解决,所以一定要多去积累。

问题二、就是有人会说地产景观限制太多,绿地、消防登高面都是设限如何解决?

那我想说这是个普世的问题,但是反面就是转危为机,当都是问题的时候,我们如果能够坦然去面对和接受,它可能会成为一个新的有趣的点。所以没办法展开说,因为它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就是说我们如何把场地去用好就ok了。比如说让它变成室外看电影的空间,儿童活动的空间,然后去可以把一些软装类的种植池座椅让它变成休息空间。其实在厦门包括西安很多大区,我们都做到了,这些其实不难的,不要痛苦在里边,一定要多去看多去聊,就是要通过互联网技术多去认识新的人。

问题三、就是景观方面有没有好的书籍推荐?

我今天早晨也想到了这一个问题,我觉得我非常感谢我的老师,因为以前我们上学画图很辛苦,上研究生可能画图画到12点,很多我宿舍的人都知道,我们回来还要拿草图纸描图描书,推荐给大家彭一刚《古典园林分析》,因为大部分讲古典园林的书都叫做文学欣赏,就是说它竹子的美,什么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它是文学鉴赏,不是造园。但彭一刚院士,他把中国园林通过视觉分析,动线、视线、轴线,以及它整个画面控制,怎么去做的?去把它画出来了,就是很好理性空间锻炼,我们把景观从种植学或是农林再者是艺术学转化到空间设计学里边,所以我还是建议多看看这个书,我也没有读透,但是如果画的多了,它还是会存在我们心里。

问题四、未来我们要走到哪里?

做好自己就好了,所以我更多的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分享有自己的思考,始终保持愉悦感和奋斗感,我们一起走下去,这样我们肯定都会把景观做好的。

地产女神的景观迭代公开课地产女神的景观迭代公开课
地产女神的景观迭代公开课

图文来源景观设计小学徒(ID:laxxt2013)整理

文章仅用于学习交流!

地产女神的景观迭代公开课

地产女神的景观迭代公开课,今天你「在看」吗?▼完整视频请看这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