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仙做人,存乎一心

从电视剧《花千骨》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再到电影《诛仙》,仙侠可谓国人一直热衷的一大类目。在中国的神话里,神仙永生、智慧、无所不能,也因此仙承载了人们对强大、永久、美好等种种愿望,修仙也就成了人们脱离困苦俗世的最佳途径。

人们敬仰着仙人们的英姿,憧憬着仙人们的生活,但成仙毕竟是虚无缥缈的事情,所以在求而不得之后,人们开始编造起仙人下凡、凡人修仙的故事。从某种意义上讲,修仙是人们实现超我、追求宇宙真相的一种方式,所以从古至今仙侠类小说层出不穷,其内容既有对神仙传说的扩展解读,还有对仙凡有别、人妖殊途等正统观念的反思批判。《琉璃美人煞》就是这样一本承载了何以为人、何以成仙等观点认知的仙侠作品。


成仙做人,存乎一心


01

先不提成仙,只说做人。其实如何做人、如何过好我们的一生早已经被人书写了千百年。但即便写了许多看了许多,我们在今天依旧会迷茫会困惑,会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犹豫不决。

所以在看到小说中的璇玑从满心茫然的孩童,成长为一个能够选择并过好自己的一生的人时,我心中不由得升起许多感慨。

璇玑,书中的女主角,几次轮回都命途多舛,带着一腔怨愤魂归地府,而后被后土大帝斩断了前尘往事重入轮回,投胎成了修仙大派少阳门掌门人的女儿。身上带着重重秘密的璇玑想要成仙自然不易,成人对于璇玑而言都困难重重。

璇玑生来便带着一种疏离与惫懒,她说不出修仙的意义,便以逃避冷漠的姿态去应对。换到现实中,大约就是说不出努力的意义成功的价值,便任由时光荒废掉。

在成长的道路上,迷茫、困惑总会出现,我们经常会质疑普世的价值观,质疑父母的建议,有时也会质疑自己的选择,但不管怎样质疑,我们都不该用逃避作为应对,无所作为将是最大的错误,带着人走向真正的深渊。

如果没有下山除妖、如果没有遇到好的师长,也许璇玑就会蹉跎一生,浪费掉这一次的轮回。幸好这一切没有真的发生。

璇玑在下山除妖的过程中遇到了并肩战斗的伙伴,她意识到了自己不应该成为别人的负担,她有了修仙的动力,也开始了人与人相处的学习。

成长也好、做人也罢,都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和数不清的人有着数不清的羁绊,如何和别人相处,如何爱别人,如何接受别人的爱都是我们要学习的事情。

小说中和璇玑产生了深深羁绊的人是禹司凤,禹司凤给了璇玑全部的爱,也渴望璇玑能够回馈全部的爱。璇玑自以为自己爱着禹司凤,但其实她只是喜欢那种被爱的感觉。

在小说中,因为有着情人咒这一事物,禹司凤知道璇玑的爱不纯粹,在现实中,爱或者只是习惯了被爱很难被分清,其实即便是在小说里,也很难说璇玑不爱禹司凤,只是这份爱不及禹司凤的那般纯粹与浓烈罢了。

除了璇玑与禹司凤以外,小说里的钟敏言与玲珑、玲珑和乌童的感情也值得我们或学习或思考。尤其是玲珑对乌童的感情可以说典型的斯德哥尔摩情节,在现实里也有很多人深陷于此,小说在此时就可以作为一面镜子,虽然情节夸张,但本意却都是一致的。当然了,人的感情都是复杂的,但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爱,什么样的爱是扭曲的,可以帮助我们在感情之路上走得更顺畅。

做人当然不止是找到生活的意义、找到感情的羁绊,就像在小说中,璇玑除此之外还需面对的就是选择。璇玑曾是天界的战神,但这个战神却潜藏着阴谋和背叛,选择原谅或者选择复仇都是选择,无关对错却决定了做出选择后的一生。

现实生活里我们同样需要直面一次次的选择,这些选择的背后或许不似璇玑的遭遇那般曲折离奇,但我们依旧需要去选择,并且承担选择后的后果,人的一生就是由一次次选择组成,而我们也在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后变成了我们如今的模样。


成仙做人,存乎一心


02

小说中做人已是不易,成仙更是困难。但其实,成仙真的是最好的事情吗?

对于璇玑而言,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在小说的开篇,璇玑混沌无知之时便说过“人生了心就是要想的,生了眼是为了看,生了口是为了说,生了耳是为了听。如果这些都放弃了,我究竟该看什么呢?我不明白老师说的成仙境界心中空明是什么,成了仙之后……是什么都不知道了么?”

在一般人看来,成了仙该是无所不知,但在璇玑的口子,成了仙反倒什么都不知道了。璇玑有此一说自然和她的身世经历有关,不过这种对成仙,乃至仙界的存在的质疑在很多人的心中都曾出现。

这也是为什么如今修仙类作品层出不穷的一个原因,如果仙、仙界至高无上,从不曾犯过任何错误,那么仙、仙界必然是无趣的。

这也是为什么如今不管是在影视作品还是在文学作品中,仙界中人往往心存私念,有贪嗔痴、有各种欲望,因为仙在这些作品中是人的化身,只不过比人的能力更为强大罢了。

放到《琉璃美人煞》中,道理也是相同的,璇玑成为战神将军是白帝的痴念私心作祟。如果仙人也无法尽善尽美,甚至不能享受美食和爱情,成仙也就不是一件值得追求的事情了。


成仙做人,存乎一心


03

小说固然需要承载一定的价值导向,但归根结底,小说好不好看才是最重要的。

《琉璃美人煞》从开篇起便以璇玑的轮回转世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好了铺垫,而且璇玑轮候前隐约透露出来的遭遇也极大的增加了人们的好奇心。

在故事情节上,作者十四郎用璇玑与禹司凤的爱情、禹司凤的秘密、璇玑和天界的恩怨等内容不间断的吸引着读者,可以说小说做到了高潮迭起引人入胜。

在人物塑造上,十四郎写出了人物设定下的年轻感。小说中的角色完成从儿童到少年到成年的转变,十四郎准确的拿捏出了人物不同年龄的界限感,她笔下的少年热血、懵懂、偏激……小说中的这些少年人做过很多意气用事的事,说过很多不经思量话,但正是这些言谈举止让少年人充满了少年感,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似乎也跟着变得年轻了起来。

有心者,凡间即天庭,琉璃亦是血肉。读完《琉璃美人煞》一书,留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如此。有心,才会选择,才会爱人自爱,而能够做到这两点,也就拥有了过好一生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