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敬腾的《微光》,有不一样的希望力量


萧敬腾的《微光》,有不一样的希望力量


在《歌手当打之年》的舞台上,萧敬腾还在“夹带”自己的“私心”。

之所以说“还夹带”,是因为继上一场的《好的 晚安》之后,萧敬腾本场又祭出心头好《微光》。二者如出一辙,皆来自同一档原创作品选拔节目《这!就是原创》。比起邓见超的《好的 晚安》,《微光》来得更加“纯粹”——当时,原曲演唱者袁野夕不仅以这一首歌惊艳了萧敬腾,此后还成为他战队旗下的一员爱将。

一方面是喜爱,另一方面更多的是对原创音乐的尊重。一直以来,萧敬腾毫不吝啬自己对创作音乐人的喜爱,曾在不同场合表示过对后辈的支持、鼓励和力挺。即便到了《歌手》这样的竞演型舞台,他都在身体力行地证明这一点,而非只是口头说说而已。比起所谓的胜负、排名或得失,他更在意的是如何更多地将优秀的原创音乐推广到大家面前。来到《歌手》的舞台,萧敬腾曾承诺《好的 晚安》和《微光》是他一定要唱的歌,现如今他全部兑现。

萧敬腾的《微光》,有不一样的希望力量


《微光》是一首歌如其名的作品,袁野夕创作之时带入了自己的诸多感受,把身处不明朗期间的困惑、未知乃至压抑全都融合其中,但即使困难也不放弃一点点光亮的希望,冲破了前面的障碍,最终喷涌而出,爆发并升华为生命的美。

不同于袁野夕的柔美力量,萧敬腾的处境和演绎有了完全不一样的展示。袁野夕的抒发更多基于自身,而萧敬腾的诠释形象更像一个助力者,去为袁野夕们的光亮再添一把火把。萧敬腾的《微光》,极大地保留了原作的弦乐处理和框架,但在调性的传达上更加沉缓。

萧敬腾的《微光》,有不一样的希望力量


歌曲一开始,萧敬腾就在展示一种不凡的力量,采用古印度的沙乐琴打头,用这种北印度古典音乐最流行的乐器打造出一片辽阔又神秘的境地,如同进行一段充满考验的旅程,又似乎是开启一次未知的冒险,跟袁野夕那种太空般的听感有了明显的差别。同样是弦乐作为全曲的精髓所在,但萧敬腾的《微光》一改原作的飘渺、轻盈和梦境,而是运用了极大段落的鼓声在其中。比起弦乐的迫切感,鼓声的氛围来得更加充沛,不再是拉动心弦,进而采取了一种近乎于共振的方式。

在唱法和情感的处理上,萧敬腾是厚积薄发的狂野,用主歌叙述画面,副歌表达心境。主歌部分,萧敬腾不刻意隐藏气息,给了它们一定的空间,配合着无限回荡的器乐,一同营造出宏大的场景。

萧敬腾的《微光》,有不一样的希望力量


真正精髓的,还属副歌部分,萧敬腾用摇滚唱腔释放了所有积累的力量,张力十足又不刻意炫耀技巧,一切都在刚刚好的范围之内。主歌和副歌之间的落差,是这首歌曲内核和情绪的结合,萧敬腾经过自我的理解之后,唱出了自己对于生命、希望和梦想的追求。“血液都滚烫 凝聚力量 冲破围墙”,成就了整首歌的精髓,渺小的微光在这一刻得到汇聚,从而冲破束缚和想象,有了无尽的光辉和力量。最后一分来钟,配合着灯光,萧敬腾的轻重处理、急缓切换都游刃有余,可谓“节奏刚刚好”,让这束光变得更加坚定。

身为“助力者”的角色,萧敬腾让其他的创作人看了另一股光亮。在原创音乐的漫长道路上,他将来还会做很多类似的事情,跟大家一起奔跑,追着那微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