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傷寒瑪麗”看無症狀感染者

國內疫情目前控制良好,秩序正在快速恢復,大多數發現的都是輸入性病例,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警惕的就是無症狀感染者,什麼是無症狀感染,搜索一下就ok,人民日報刊登如下:新型冠狀病毒的“無症狀感染者”指的是: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如發熱、乏力等,但是做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的人。簡單來說,就是有的人身上攜帶病毒,但是自己不發病,沒有明顯症狀,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生病了。

我一下就想起了大學上《傳染病》時候的一個著名病人-“傷寒瑪麗”。1883年,15歲的瑪麗·馬倫(Mary Mallon)獨自從愛爾蘭移居到美國,從當女傭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成為了廚師。從1900年至1907年,這7年,瑪麗一直在紐約給富人當私人廚師,從而讓這些美國家庭被感染上傷寒,又從各種途徑傳播給了更多的人。一直到1906年,這一年內這個地區有七個家庭感染了傷寒,這一異常情況引起了當地衛生官員的關注,發現瑪麗才是傳染源,但是本身不發病,於是在紐約市郊的北兄弟島上的威拉德帕克醫院裡隔離了3年,直到承諾“不得從事餐飲業”被放了出來。1915年,曼哈頓的斯隆醫院然又爆發出傷寒疫情,調查居然發現了瑪麗,這時她已經將自己的名字從“瑪麗·馬倫”改為“瑪麗·布朗夫人”,這次她造成該醫院25人感染傷寒,2人死亡。最終她再次被隔離直到去世。後來學者覺得用“傷寒瑪麗”稱呼類似瑪麗·馬倫這種無症狀感染者具有歧視性,現在一般將帶有病原體卻沒有症狀的人稱為“帶原者”。

真的希望大家能夠認真的看待這個旅居史隔離問題,不只是為了他人,更是為了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