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


如何把握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


如何把握妨害疫情防控犯罪中

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

“兩高”、公安部、司法部《關於依法懲治妨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違法犯罪的意見》,分別規定了妨害疫情防控犯罪中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的兩種情形,下面從《意見》規定的情形入手,進行區分,以便更好地把握。

《意見》中關於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的規定。(一)依法嚴懲抗拒疫情防控措施犯罪。故意傳播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病原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以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罰:

1.已經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病人、病原攜帶者,拒絕隔離治療或者隔離期未滿擅自脫離隔離治療,並進入公共場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

2.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疑似病人拒絕隔離治療或者隔離期未滿擅自脫離隔離治療,並進入公共場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造成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

其他拒絕執行衛生防疫機構依照傳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防控措施,引起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三十條的規定,以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定罪處罰。

下面分別闡述。

一、抗拒疫情防控措施犯罪中,適用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情形

1、犯罪主體:

(1)已經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病人、病原攜帶者。

(2)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疑似病人。

2、主觀要件:主觀上具有傳播新冠肺炎病原體的故意。

3、客觀要件:

(1)已經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病人、病原攜帶者拒絕隔離治療或者隔離期未滿擅自脫離隔離治療,並實施了進入公共場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行為。

(2)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疑似病人拒絕隔離治療或者隔離期未滿擅自脫離隔離治療,並實施了進入公共場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行為,造成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後果。

(3)對於明知自身已經確診為新冠肺炎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出於報復社會等主觀故意,惡意向不特定多數人傳播病毒,後果嚴重、情節惡劣的。

二、抗拒疫情防控措施犯罪中,適用以妨害傳染病防治罪的情形

1、犯罪主體:

(1)新冠肺炎確診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病人或其密切接觸者

(2)或者曾進出疫情高發地區,或者已出現新冠肺炎感染症狀,或者屬於其他高風險人群。

2、主觀要件:過失

(1)行為人對引起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這一結果是不明知的。

(2)拒絕執行衛生防疫機構傳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防控措施,主觀上是故意。

3、客觀要件:行為人實施了拒絕疫情防控措施的行為,引起新冠肺炎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排除造成共同生活的家人之間傳播、感染的,此類行為一般不應作為犯罪處理。

(1)拒不執行隔離措施

(2)瞞報謊報病情、旅行史、居住史、接觸史、行蹤軌跡

(3)進入公共場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密切與多人接觸等

三、上述抗拒疫情防控措施犯罪中,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情形與以妨害傳染病防治罪的情形的界限,和需要注意的問題

二者除犯罪主體的關係是以妨害傳染病防治罪的情形的犯罪主體包含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犯罪主體,值得強調的是,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犯罪主體僅包括新冠肺炎確診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病人。

對於抗拒疫情防控措施犯罪中,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情形僅指故意犯罪,對於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情形,應當適用以妨害傳染病防治罪。

對於抗拒疫情防控措施犯罪中,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情形中行為人的行為僅有拒絕隔離治療或者隔離期未滿擅自脫離隔離治療,並實施了進入公共場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行為,值得注意的是相對於以妨害傳染病防治罪的情形的防控措施僅有“隔離治療”。

四、需要注意的問題:

1、“已經確診的新冠肺炎病人”和“新冠肺炎疑似病人”的認定

對於“已經確診的新冠肺炎病人”和“新冠肺炎疑似病人”的認定,應當以醫療機構出具的診斷結論、檢驗報告等為依據。對於行為人雖然出現發熱、乾咳、乏力等某些新冠肺炎感染症狀,但沒有醫療機構出具相關診斷結論、檢驗報告的,不能認定為《意見》第一條規定的“已經確診的新冠肺炎病人”“新冠肺炎疑似病人”。

2、事後被確定為新冠肺炎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在疫情防控犯罪中不以新冠肺炎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犯罪主體進行犯罪評價。

對於實施妨害疫情防控行為時尚未經醫療機構確診為新冠肺炎病人或者疑似病人,但事後經診斷、檢驗,被確認系新冠肺炎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不應適用《意見》關於確診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故意傳播新冠肺炎病原體構成有關犯罪的規定。

3、新冠肺炎確診病人、疑似病人,拒絕隔離治療,過失造成新冠肺炎傳播,即屬於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應當適用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因為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危害公共衛生,實際上也是一種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其與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實際上是法條競合關係,應當按照特別法優於一般法的適用原則,優先適用妨害傳染病防治罪。

4、行為人有拒絕執行防控措施的行為,沒有引起新冠肺炎病毒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情形等一般的違反防控措施的行為,由公安機關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予以治安管理處罰,或者由有關部門予以其他行政處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