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企業如何活下來,還要活的更好!


食材企業如何活下來,還要活的更好!

突如其來的冠狀病毒疫情已經在全國擴散了近20天,就是這短短的數日卻讓餐飲行業開啟了2020年的"冰川時代”。

食材企業如何活下來,還要活的更好!

餐飲行業不僅失去了全年銷售的旺季,又陷入到不能正常運營的困境,嚴重受挫。


而與餐飲企業唇齒相依的食材企業,自然也好不到哪裡去,面臨的都是生死存亡。


那麼食材人該怎麼辦?又該如何應對?

食材企業如何活下來,還要活的更好!

有數據額顯示,2019年春節檔全國零售與餐飲業的營業額為10050億元,餐飲業保持著10%的增長,而2020年的春節檔受疫情影響餐飲業預估損失5000多億。


如此巨大,甚至近於滅頂之災的損失,讓很多行業大佬如西貝、外婆家、眉州東坡、老鄉雞、九毛九等紛紛發聲,為餐飲人呼籲政府能及時出臺救助政策。

食材企業如何活下來,還要活的更好!

基本上餐飲業在百家門店直營連鎖的餐飲品牌月度損失均為千萬到億元以上。


西貝董事長賈國龍更是表示:目前,西貝賬上的現金加上貸款撐不過三個月。

食材企業如何活下來,還要活的更好!

▲西貝董事長賈國龍

受到疫情復工難的影響,食材工廠要麼庫存過剩、要麼產能嚴重不足。


蜀海供應鏈公司曾表示:由於復工問題,公司生產能力有限,僅能保障海底撈門店員工餐食,以及為7-11、7Fresh、盒馬等超市提供少量產品,蜀海要想回復大部分產能也是需要拔丁抽楔。


這種不可抗力的因素還將繼續,對食材和餐飲行業來說,真正的“冰川時代”才剛剛開始,如果疫情繼續持續兩三個月,該怎麼活下來?

食材企業如何活下來,還要活的更好!

儘管在疫情發生過後,各大地產物業實行了房租減免,但那也只能是免短期的一週、一月而已。


員工和房租成本依舊是難點,餐企“四高一低”的困境亦然存在。

食材企業如何活下來,還要活的更好!

食材工廠和餐企同樣屬於勞動密集型結構,一邊難復工,一邊經銷商和餐企的需求減少。


即便疫情結束,後續恢復還需一段時間,對於任何企業來說現金流的壓力依舊不容小覷。


此時,止血+造血是關鍵!

01.止血

遙想17年前的非典,攜程的梁建章沒有像同行一樣大幅裁員,而是保留了幾乎所有員工,尤其是一千多人的呼叫中心。


為了控制人力成本,梁建章規定,所有管理人員只上半天班,拿60%的工資。

食材企業如何活下來,還要活的更好!

▲攜程集團聯合創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

同時,趁著業務低迷的時間,攜程在內部舉行了大量的培訓和業務流程優化,提升員工的能力。


在非典疫情過去以後,在家裡憋了三個月的人們,紛紛走出家門去旅遊,中國的旅遊市場迎來了大爆發。


那些裁員的公司一下子措手不及,錯過了這波業務大發展。而兵強馬壯,養精蓄銳已久的攜程,則迎來了大豐收。

02.造血

面對疫情,企業要是坐以待斃無疑是自尋死路。於是乎,食材企業絞盡腦汁,線下不行就向線上突進!

2月8號元宵節上,新希望集團川娃子聯合賣貨一哥李佳琦,利用網絡直播賣貨的新銷售形式,直接面向c端售賣自熱烤魚“一條烤魚”產品。

在李佳琦直播間內,該產品還未正式上線售賣時,眾多消費者便在彈幕上互動留言,表示迫不及待想要加購。


而在正式上線不到1分鐘的時間內,5萬份烤魚就被搶購一空。不少網友表示全程都在等該產品,卻沒有搶到。

食材企業如何活下來,還要活的更好!

在隨後直播售賣其他產品的時候,不少消費者還在彈幕上互動,表示希望下次還可以在直播間上購買到川娃子的其他產品。


一場直播,不僅為川娃子帶來了收益,更加深了自身在消費者心中的品牌建設。

食材企業如何活下來,還要活的更好!

同時,減少堂食,發力外賣及零售業務、多渠道、多模式的運營可以為餐企注入新的收入來源。


這幾年,通過外賣平臺對消費習慣的培養,群體外賣需求的客觀存在,特別加上現在聚餐式就餐的安全風險提升,消費者都更傾向於以外賣形式就餐。

食材企業如何活下來,還要活的更好!

與此同時,如何讓消費者對你的食品安全有絕對信心變得很重要。


美團外賣攜手品質商家,發起“外賣守護行動”。


並且美團外賣袋鼠學院製作了疫情下食安管控標準流程。

食材企業如何活下來,還要活的更好!

為商家梳理準備、生產、配送三個環節中的操作流程,包括員工防護、場所清潔、食材採購、食材加工、餐品打包、餐品配送六部分。


此外,為確保配送環節的安全,降低送餐環節感染風險,美團外賣已於1月26日率先推出“無接觸配送”服務並覆蓋全國。


不僅如此,騎手在配送前也必須測量體溫、消毒餐箱、配戴口罩,守住外賣安全的同時,也守護外賣騎手的安全。

食材企業如何活下來,還要活的更好!

顯然,線上途徑並沒有受到疫情的影響,反而爆火。


因此,不論是食材工廠還是餐飲企業都可以通過拓寬自身的線上渠道為企業造血復原!

顯然,線上途徑並沒有受到疫情的影響像線下的餐飲門店一樣苦不堪言,反而爆火。因此,食材工廠可以拓寬自身的線上渠道為企業造血復原!

食材企業如何活下來,還要活的更好!

如果說現金流是企業發展的基礎,那麼流量就是企業的命脈所在。


流量是一切生意的本質,沒有流量,後果可想而知。


現如今,因為疫情,流量已如大河江水,一去不復返。


大家都在想在大浪中抓住一點細沙,於是乎都開始奮力發展外賣,但是請問你如何才能在這特殊時期做好線上渠道?

食材企業如何活下來,還要活的更好!

當大家在討論西貝的時候,其實西貝早在幾年前就在搭建自己的流量池。


每個門店的店長微信上都有數千顧客,所以西貝眼下做的事情是發力外賣,並且在外賣上做的相當貼心。

食材企業如何活下來,還要活的更好!

顯然,流量已經成為所有餐飲人最頭疼的事,尤其是沒有什麼名氣的中小餐飲企業,沒有流量就是被斷了財路,被別人掐住了喉嚨一樣痛苦!


放眼食材行業,優秀的食材企業通過其品牌效應同樣自帶流量,自帶吸客功能。

食材企業如何活下來,還要活的更好!

在2019年,“唐人神”旗下的“小風唐”連鎖餐飲門店在長沙正式開業。


在大眾點評網的評價中,受到了食客的關注,不少網友表示,就是衝著“唐人神”品牌去嘗試的餐廳菜品。

食材企業如何活下來,還要活的更好!

同年,正大食品也借力強大的品牌和企業背書,創立“潮雞庫”品牌。


其產品所有的炸雞原材料均由正大上好種雞製作而成,消費者消費者紛紛表示完全放心,十分買單!

食材企業如何活下來,還要活的更好!

簡單來說,就是像海底撈,即便在很偏僻的地方開業,依然有人奔著海底撈去消費,但是你不是海底撈。


面對不確定,面對平臺高提成,面對公域流量的嚴重浪費,2020年的食材人,你一定要有自己的流量池!


因為疫情過後,把產品做好只是基礎,經營用戶才會有未來;只有擁有了自己的流量池,你才會有話語權。

食材企業如何活下來,還要活的更好!

危機過後便是生機。


儘管此次疫情讓餐飲食材行業受到重創,


在疫情的影響下市場格局可能會被改變,但不會改變其“剛需”的地位。


消費者可能會改變吃飯的方式和場景,但不會降低對食材的龐大需求。


當疫情一結束,市場便會開始全面復甦。

食材企業如何活下來,還要活的更好!

不管是堂食市場、外賣市場、批發市場以及新零售市場,必然是一場激烈的生存戰。


其中凍品食材,作為更便捷更安全的食材將會迎來更多餐企的期待,包括凍品直達餐桌也可能會比想象中要快。

食材企業如何活下來,還要活的更好!

餐飲業興旺,食材業定會越旺。


在面對行業的報復性增長,食材企業在確保活下來的前提下,更要修煉內功。


其次,要提前準備應對增長的需求,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對於食材行業而言,《食材品牌觀察》的觀點是:


1.面對疫後的瘋狂業務拓展,行業復甦後的第一場大型的,全國性的專業展會一定會是極具性價比的選擇;


2.線上渠道以及2C的佈局一定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3.品牌建設及推廣將會是逐漸體現出“第二生產力”和“核心競爭力”的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