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二婚女嫁人,一点也不“打折”,农民:往后这都不好找了

从现在人的观念里来说,无论是谁,只要不违法乱纪,谁都有选择自己未来生活的权利,但在农村生活你会发现,事情并非这么简单。农村里边有种东西叫做“道理”,说白了就是做任何事情,除了自己内心舒服之外,还要有道理,否则就不被容忍。说个简单的例子吧,农村叫“有来有往好亲戚”,若是亲戚家有长辈生病了,其他人一般是需要带着礼物去慰问去看望的,如果整个康复期内都没有去看望的话,就算是眼里没长辈,不懂得尊重。

在农村,二婚女嫁人,一点也不“打折”,农民:往后这都不好找了

倘若是这样的事情发生一次还好,但如果发生次数多的话,亲戚间的关系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如果双方都不去看望对方家里的老人的话,时间久了,可能这亲戚关系也就算是到头了。现在知道农村这种“道理”的威力了吧?这样的道理存在农村其实很普遍,不仅仅是在亲戚相处的时候,在农民婚姻生活当中也时有体现。

在农村,二婚女嫁人,一点也不“打折”,农民:往后这都不好找了

比较明显的就是农民对待离过婚的女人(俗称二婚女)好像总是不能接受,尤其是村里的50和60后老人,如果谁家孩子要是娶了二婚的女人,他们会感觉脸上不光彩,在村里走的时候都不想多和被人说话,生怕被人撞见了,谈起来自家孩子的婚事。可那都是以前了,近几年农民对二婚女的接受度好像一下子放宽了,大家虽然还会私底下谈论下村里谁娶的是二婚女,但也接受了二婚女嫁人时候一点也不打折扣的事实。农民为啥前后差异这么大呢?

在农村,二婚女嫁人,一点也不“打折”,农民:往后这都不好找了

1、被动接受,总比打光棍强

说完全接受,其实不现实,毕竟农村的老思想传承了这么多年,在老一辈农民心中早已经根深蒂固,想要消除没那么容易。可再​看看农村的现状,这边80后三十几岁,还没结婚生子,那边90后陆续也到了奔三的年纪,已经补位上来,如此一来,结果不难预估。农民心里都有杆秤,在评估了打光棍和娶二婚女之后,大都选择了后者。有个别的老人在儿子娶了二婚女之后,心里始终有点不甘心,像有个结一样,不过也只能接受了。

在农村,二婚女嫁人,一点也不“打折”,农民:往后这都不好找了

2、离婚太正常,二婚见怪不怪

除了农村那些观念比较保守的人之外,还有不少农民已经不那么守旧了,对于婚姻的态度也和城市的观念接近,如今农村离婚的也不少,尤其是农村的90后,过着过着就离的也不少,见的多了,大家也不觉得有什么稀奇了。有些农村的年轻人对于离婚带孩子的二婚女也没什么意见,只要彼此双方能过日子,就无所谓离不离了。

在农村,二婚女嫁人,一点也不“打折”,农民:往后这都不好找了

城乡之间的不够均衡,加上农村以前因为重男轻女导致了人口不均,现在开始显现出来了,农村集体打光棍的现象在有些村子已经开始呈现,在这个时候,农民心里也很清楚,所以也顾不上计较那么多了,能娶上媳妇儿就不错了。至于二婚女嫁人,一点也不“打折”这事儿,农民心里已经接受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分享,评论,让更多的农民都能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