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老师灵魂拷问:你有没有能力把书教好?

2020年3月25日,新东方俞敏洪老师在直播间敲响了中小学教育界的警钟。

他说:部分中小学老师,阅读量少,知识面窄,死啃教科书的做法终将“弹尽粮绝”,这个教育姿态无法给孩子们输送新鲜的血液与能量。

俞敏洪老师灵魂拷问:你有没有能力把书教好?

兰居幽谷我们说她孤独亦说她芬芳;


梅开偏隅我们说她寂静亦说她流香;


水滴顽石我们说她不自量力亦说她坚韧不屈。

现实生活中,别人永远无法给我们公正的评判和对待,能够让我们进步的是我们从他人的评判中检视自己,看见自己,思考自己。

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说过一句经典的话: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俞敏洪老师灵魂拷问:你有没有能力把书教好?

俞敏洪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阅读课。”读书,我们都是这样忧心忡忡。2019年看看媒体公布的数据:邻近几个国家的人均年读书量:韩国7本、日本40本、俄罗斯55本、中国0.7本。

教育部明确表示阅读的重要性不容忽略,全国教育改革有了最新动向和历史性变革。

“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在北大举行的写作大赛启动仪式上说了一句“出乎意料”的话,着实让在场的语文教师吓了一跳!

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 15% 的人做不完!

俞敏洪老师灵魂拷问:你有没有能力把书教好?

主编温儒敏透露:“高考命题方式正在进行很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

1)阅读速度,从卷面 7000 字到现在的9000字,将来可能增加到 1 万字。


2)阅读题量增加了,今年的题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 5%-8%。

他继续透露,“高考的阅读面也在悄悄变化,哲学、历史、科技什么类型的内容都有。现在阅读的要求远远高出了语文教学平时教的那个水平”。

面对如此紧迫的阅读形势,不仅学生要合理与正确阅读,教师更要阅读,还要教会学生如何阅读,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用阅读,我们可以编织出一条有很多小优势结成的绳子。如果说最好的投资是投资大脑的话,对教师而言,投资大脑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进行合宜的阅读。

我们有很多方式探索这个世界,其中之一便是读书。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遇到困惑时,我们的答案也尽在在书中,需要我们不断的阅读寻找答案,读书很重要而且也无尽止。

俞敏洪老师灵魂拷问:你有没有能力把书教好?

一、《儿童书籍》,典藏成长秘籍

童书曾经改变过许多错过阅读关键期的成年人,借助童书,我们的童年被唤醒,并与孩子的童年发生共鸣。

01)读懂绘本学会儿童性教育问题

目前市面上出现很多关于儿童性教育绘本比如《我的弟弟出生了》《女孩,你该知道的事》《男孩子的秘密》《小威向前冲》……这些书籍帮助我们回答孩子们的问题并解决他们的疑惑。我们从书籍中汲取的态度、价值观与行为,将引导孩子获得健康与科学的知识。

02)读懂绘本学会在儿童心田播种

《小狐狸买手套》本书包含13篇深受孩子喜欢、流传广泛的日本童话,童话中有善良的小狸猫、可爱的小狐狸、勇敢的鸵鸟、热爱生活的青蛙兄弟、英勇忠诚的导盲犬、体型巨大的小象……动物与动物、动物与人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和谐共生、彼此尊重,勾勒出一幅令人心驰神往的美好画面。

教师通过绘本故事,学会了如何让孩子与动物和谐相处,如何爱护大自然。教师也学会了如何在孩子们的心田种下善良、勇敢、忠诚、热爱生活的美好品质。

03)读懂绘本学会教育艺术

孩子们的成长牵动着我们的心,通过我们具有教育意义的绘本的学习,我们将掌握教育的艺术手段。

《在教室说错了没关系》我们学会了如何让孩子勇敢表达自我,如何学会聆听他人;


《颜色的战争》我们学会了如何挖掘孩子的绘画潜能,如何给孩子讲颜色和色彩学;


《猜猜我有多爱你》我们学会了如何让孩子理解与尊重爸爸妈妈的爱,学会表达爱与感恩;

小结:儿童书,小绘本,大意义,阅读儿童书籍,给了我们全新的教育研究视觉,儿童书籍的阅读渐渐会成为我们教师教育生命中的智慧,教师在阅读儿童书籍中学会了像哲学家一样思考,给孩子们的未来一个新的高度。

俞敏洪老师灵魂拷问:你有没有能力把书教好?

二、《专业书籍》,收获教学知识

魏智渊《教师阅读地图》中说过“朱永新教授曾经说过,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那么同样的,一个教师的专业发展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他的专业阅读史。”

教师的专业阅读是职业需求,贯穿着我们整个教师职业生涯,我们应该比一般人更具“学”的能力,成为会读各种书的人,这样的“教”便有了智慧的影子。

王九红老师的《小学数学教学智慧研究》让我知道了教学智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志和境界,是教师的一种高水平的综合能力,是教学活动中教师随机应变地处理生成性的复杂问题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的心智综合素养。

教学智慧的评价标准是“和”,师生关系的和谐;教学目标全面与适度的达成;学习者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相互匹配;人机的协同。

所有中庸的品质在所有事情上都值得称赞,但人们必定会有时偏向过度方面一些,有时又偏向不及一面多些,目的还是为了契合中庸,更易于达到适度。

教学智慧总括为,教学实践中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分为2个层次,学科教学智慧和剥离学科的教学智慧。

第一个层次的智慧包括教学设计的智慧和现场执教的应变机智,学科教学智慧的主要目标,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学习的知识形态的智慧。


第二个层次的智慧剥离学科,教学智慧是普适的教学方法。具有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机智。

俞敏洪老师灵魂拷问:你有没有能力把书教好?

达尔文说:最有意义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读书帮助我们备课,读书让我们学以致用,读书让我在专业发展上越来越游刃有余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三、《教育书籍》,助力育人契机

01)读信件

别让爱情从课堂悄悄溜走,当孩子们遇上“情窦初开”期,我们该如何当好他们的爱情“导师”呢。

你可能听见班级的孩子骄傲地跟小伙伴炫耀:“咱们班,我女朋友最多”;你可以会在课下收到孩子们的情书告白;你可以会收到女生的爱情“求助”短信等等孩子们情窦初开的相关事情。

我们都知道,爱情这东西,教育时机很关键,认识得太早或太晚,都不行。如果我们采用不恰当的做法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反而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影响孩子成年后的人际交往。

当孩子们遇上“情窦初开”期,我们在书中找到答案,与孩子们一起学习关于爱的真谛。

我们给孩子们读读苏霍姆林斯基《致女儿的一封信》,该篇文章用充满诗意的故事,阐释了爱情的真谛,将给孩子们很好的启发与教育。

众所周知,爱情美好如蜜,如果我们能从小给孩子普及正确的爱情观,不仅能减少孩子们未来在人际关系中的困难,亦会教会孩子们自尊自爱,助力他们顺利度过爱情懵懂期。

02)读经典

国学的博大精深之处就在于教人如何做人、做事,教师阅读国学书籍学会让国学思想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作用。

班会课,通过国学知识教育孩子如何体谅与尊重父母辛勤付出的教育。

《弟子规》有: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须顺承。

父母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父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责备时应听从。

教师通过国学知识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掌握知识。

《晏子春秋》中有: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不倦前行,而这些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

孩子参与学校集体活动时,我不再“颐指气使”,学着《正面管教》中的“合作四步法”,教他们融入集体,学会高效地与同学们协作,实现合作共赢;


孩子们不想做作业时,我不再使用罚抄,而是学着《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中的“3步赞美法”,鼓励他给他信心,激发他对学习的主动性;


《教书匠》让我们懂得最好的教育是陪伴,是教师与学生的脉搏一起律动;《做最好的老师》

让我们学会了如何教育和引导孩子,掌握教学艺术和具体的操作方法。

小结:阅读教育书籍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做一个好老师。爱的教育理念触动我们,影响我们的教学态度与理念,同时学会了转化角色与同理心思考。

俞敏洪老师灵魂拷问:你有没有能力把书教好?

总结:腹有诗书气自华,书籍与阅读是文明传承的载体。教师博览群书能够改变我们教育人生的匮乏与苍白;改变我们的精神与气质;不断增长教学智慧与创造快乐,让我们拥有乐此不疲的教书生涯。

“惟有书最色,艳比西施,惟有书最花,秀于百卉。”在书的世界里,暂且不闻窗外柳绿花红,不闻窗外莺语燕鸣,我们与书共清欢。

全文3184字,第14篇原创,未完待续️️,关注与支持 ,听怦然心动的教育故事,用温暖滋养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