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遇见唐诗典故里的清明

除夕那天,我开车从北京返回故乡魏县。

魏县地处冀豫两省交界,隔大名县与山东省遥相呼应,当地人流传居民多为明初洪武、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老槐树迁来,可以说通衢晋冀鲁豫,是国内知名的产梨基地,史册记载魏县早在北宋时已经大规模种植鸭梨,因此被称为“鸭梨之乡”。

我的老家有习俗:大年初一,家家户户凌晨起床去给长辈磕头拜年。尊老爱幼、邻里友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初一清晨,表现得淋漓尽致,年味也在拜年队伍的互相问候里达到高潮。

按照老辈儿传下的规矩,每家大概凌晨四五点钟(大概相当于古时所说的寅时)就早早起来,敬重地给故去的直系祖、父级长辈及开山祖宗跪拜上香,然后派出成员参加本家族的拜年队伍,同时留下年长的兄长在家里迎候本家族及其他家族的跪拜。

2020,遇见唐诗典故里的清明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我的春节这样度过

我的幼年及青少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

在这种环境里长大的人,或许最能体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训。

今年不巧,除夕深夜得村党支部通知,鉴于武汉疫情蔓延迅速,取消初一的拜年活动,老百姓俗称“待在家里不外出免受传染就是为国家做贡献”。

就这样,到了正月初六,考虑到单位假期快结束,我便驱车返回北京东郊的大厂县。接下来,就是复工延迟,有条件的单位改为线上工作。于是,我在大厂县逗留到现在。

时间飞快,眼看要到清明了。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给自己定下了这么一条规矩:如果此生身在桑梓故里,一年必过四个传统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如果在外地工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必过这四个节日。其中,春节和清明节回老家,端午和中秋节可以回老家团聚,也可以带家人外出旅游。

其实,节日在很多时候是文化的符号,文化的传承往往需要通过这样的节日予以彰显。

2020,遇见唐诗典故里的清明

炎黄二帝——中国人的人文始祖

也就是说,再过几天,我又要踏上返乡的路。

年少时的我,比较执拗,甚至不通事理,为此犯了很多过错。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我不知道自己是否算浪子,但作为“流浪在外的赤子”是必然的,年华流逝,岁月不再,老家的县城已经今非昔比,一座座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有时放眼看魏县,不免生出“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不改鬓毛衰”的沧桑感。

说实话,我在上大学前,几乎未离开过魏县。仅有的一次,我记得是在上初三时,在一个发小的鼓励下,我和他骑自行车从魏县骑行到邯郸市区,行程大概60公里,逛了丛台公园。这应该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远行”,当时的邯郸市区,在我看来充满了光怪陆离,仿佛到了一个新的世界。那种感觉有如梦境。

2020,遇见唐诗典故里的清明

邯郸——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开放的城市

我和发小当天下午又骑自行车返回魏县。这次经历后来成为了我的一个心结,我在大学毕业后的一个暑假,一个人骑自行车逛遍了邯郸所有的县市区。满足了我当时骑遍邯郸大地的愿望,也让我感到我的梦想或许不在这里,而在外面的世界。

楼下的谈话声,将我的思绪又拉回到20年后的今天。

前几天下了几场雨,春雨贵如油。也让我想起了唐代诗人杜牧关于清明的一首很有名的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记得小时候,刚学习这首诗,只是碍于老师要求会背诵,否则“罚站”。为了不想“被罚”,就一遍遍地背,也就逐渐记得滚瓜烂熟。现在看来,有的时候,你不理解的东西,先记住,再慢慢消化,也未尝不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清明节在春分后的十五日,又称“踏青节”,春天到来,万物复苏,踏青郊游之余,古人也在提醒我们祭祖和扫墓。如果说春节拜年是在家里敬拜祖先牌位的话,清明节则要到祖先的葬身之所敬拜。

中国人讲究饮水思源,这一点与西方文化有相通之处。生活在17、18世纪的英国科学家牛顿曾说:“如果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今天的成就,无不建立在前人奋斗的基础上。

我们中国从五千多年前的炎黄时代到现在,沉淀了前人太多的心血,才有了如今灿烂的文化。

说起清明节,我们不得不探究下它的来源。

一个流传较久的故事,与我国春秋时期的晋国有关。

话说晋国内乱,晋公子重耳带领几个忠心的臣子外出寻求“政治避难”,流亡在外十九年。有一次,重耳一行到了荒野,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饥肠辘辘,重耳更是饿得连睁开眼的力气都快要没有。

这时,臣子介子推捧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肉羹服侍重耳食用。重耳吃完肉羹后,渐渐恢复气力,便好奇地问介子推“肉从何来”,看到介子推大腿上鲜血淋淋,以及旁边臣子的泣诉,重耳才知道这肉原来是介子推大腿上的肉。

介子推为了让重耳吃顿肉食,恢复精神和体力,忍痛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煮肉羹。

重耳目睹此情此景,不由悲恸,指天发誓:将来我重耳若有出头之日,一定不会忘记众位爱卿!

晋国内乱一晃十九年过去,新上任的晋国国君一个比一个无道,也先后在政变中惨死。最后,晋国群臣商议,迎立流亡在外的重耳回晋国继任国君。这时,重耳已经62岁,花甲之年,也就是后世所知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就在重耳返回晋国之际,介子推认为为人臣子,在君主遭难时理应出死力相助,待到君主恢复荣光后,与其如市井之徒前去邀功请赏,不如洁身自好隐世,侍奉父母。于是,介子推悄悄离开,接回尚且健在的老母亲在绵山里(位于今山西省介休市)生活,以尽孝心。

2020,遇见唐诗典故里的清明

忠孝介子推背负母亲隐世雕像

登上国君之位后,重耳果然没有食言,大赏曾经跟随自己流亡的臣子们,其中包括后来分晋的韩、赵、魏三家。由于封赏的人数太多,重耳一时忘记了曾经“割股奉君”的介子推。

晚上,有人为介子推鸣不平,连夜告知晋文公重耳:介子推对君上您生死相随,怎能忘了对忠臣介子推的封赏?重耳猛然想起,好生后悔,赶紧派人召介子推受封,才知道他已背负老母亲隐入绵山。

晋文公便亲带人马前往绵山寻访,谁知绵山蜿蜒数十里,重峦叠嶂,谷深林密,竟无处可寻。晋文公求人心切,听小人之言,下令三面烧山,希望仅留一个出口让介子推母子出来,以便见到介子推。没料到大火烧了三天,介子推的影子也没见。晋文公叫人在山前山后放火,周围绵延数里,火势三日才熄,介子推终究没有出来。

后来有人在一棵枯柳树下发现了介子推母子的尸骨,晋文公悲痛万分,在介子推的尸体前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顶着柳树堵着个柳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一段烧焦的柳木,带回宫中做了一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此后,“足下”也成为对他人的敬称。

2020,遇见唐诗典故里的清明

“足下”称谓由此而来

后来​,但逢开春,晋文公便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介子推,同时在次日禁绝烟火做饭,吃寒食以凭吊介子推。鉴于晋文公后来成为春秋霸主,晋文公的祭祀行为渐渐在天下传播开来,形成了今天的清明节,也称为“寒食节”。

可以说,重耳与介子推君臣,在很大程度上刻画了中国人在职场上的观念:老板有使命感,员工有忠诚感,君臣一体,共同打江山、治理好国家天下,为百姓(客户)创造美好生活。

我又想,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为什么仅有中华文明硕果仅存,其他三大古文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已随雨打风吹去?在这里面,文化的传承起到了关键作用,正是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地传承,才有了源远流长、绵延不绝的瑰丽中华。

实际上,祭祖本身就意味着对祖先文化的传承,放大来看,就是民族文化的传承。正是这样,几千年来,中国人靠着口耳相传、文字教习、节日祭拜等多元化的方式,绵延传承了中华文化,让我们今天读到古人的故事而潸然泪下,让我们至今读到古人的话语不感到陌生,恍如昨日听到一般,渐渐地让我们的文化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为我们这个民族走得更远更高筑下了坚实的文化根基。

最后,在清明之际,让我们用南宋诗人高翥的一首诗《清明日对酒》缅怀古人: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对于我们今人而言,清明祭祀,或许难免生出“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感慨,但是,更重要的是珍惜大好年华,“一年之计在于春”,缅怀先人开疆拓土、创业艰辛之不易,激发内心“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洒脱大度与自信,奋发进取,告慰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

诚如是,我辈幸甚,江山幸甚。​

2020,遇见唐诗典故里的清明

清明祭祖继往开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