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中国高房价?国家老干部一针见血“抓药方”,治标又治本

房子在经济学中,属于“必须品”,是硬通货,而中国人眼中,有房才算有家,没有房的人,社会地位都自觉低人一等。一般人都会认为,“房子”作为商品在中国都不愁没市场。但是中国真的需要那么多房子吗?

如何破解中国高房价?国家老干部一针见血“抓药方”,治标又治本

房价虚高,产能过剩,不符合市场规律

异常一:一套房子掏空一辈子的积蓄

受传统观念影响,世界上找不出第二个房价比中国还贵的地方。据相关调查发现,中国人的购房压力是日本的8倍,是欧美国家的10倍以上。有人可能觉得数据过于夸张,但是事实的确如此。

根据2019年的全国数据来看,我国2019年的平均房价高达8736/平米,然而平均月收入仅有6396元。通过粗略的计算,不难得出,一个人需要不吃不喝连续工作13年,才能买得起一套房。而通过经济学家的计算模型得出,一个人在消费正常的情况下,需要30年才能买得起房。按照我国平均退休年龄54岁来算,一个人20岁参加工作,直到退休为止,也就只有34年的工作时间。

如何破解中国高房价?国家老干部一针见血“抓药方”,治标又治本

异常二:产能已经过剩,空置率过高

中国房价虽然高,但是却早已“供过于求”,不少专家指出,我国房屋产能过剩,依据有二。

其一,我国房屋空置率达到了惊人的21%,远远超过了国外10%的警戒线。以北京市为例,据相关报道,北京市内,约有100套空置房屋,如果这些房源面对社会全面开放,可以解决北京本市5分之1人口的居住问题。

在寸土寸金的首都,房子空置率都如此严重,其他地方更不用说,个别市县甚至达到可怕的70%。

其二,房屋的建造与销售,以房价高位的2017年为例,全年建造了约18亿平方米的建筑,但是售出面积仅为约17亿平方米,约有1亿平方米的房源是销售不出的。即使是历年来炒房最为火爆的2017年,都有过剩的1亿平米的房屋面积,其他时候更不用说了。

如何破解中国高房价?国家老干部一针见血“抓药方”,治标又治本

可以说,如今的中国楼市十分畸形,过高的价格和产能,换在其他行业,必定会迎来一次经济崩塌,行业改革。然而中国楼市却十年如一日,一次次的逆势上扬。

这是不健康的,整个楼市都处于夸张的泡沫期,如果任其发展,当泡沫破裂时,对我国经济将会是一次不小的打击,如何让整个楼市冷却,让房价平稳落地,成了一个老大难题。

老干部提出观点,成为破局关键

身为国家老干部的仇保兴就提出了自己认为可行的解决方案——空置税。他犀利地指出,国外的空置率仅有5%,而我国整整翻了4倍,这是不健康的。要解决楼市泡沫,当务之急是降低空置率,空置税势在必行。

仇老作为经济学博士学位和高级城市规划师,还曾担任过建设部副部长,见解独到,可谓是字字珠玑。笔者认为,楼市泡沫的弊端不在于高房价,那只是次要的,真正的病灶还是过高的空置率。正是因为空置率过高,才会给人楼市火爆,供不应求的假象,使人更加疯狂地涌入楼市。

如何破解中国高房价?国家老干部一针见血“抓药方”,治标又治本

空置税出台,空置率下降,楼市将出现三大现象

如果在空置率过高的时候忽然给房价放血,那将会导致很多人手中的房源从财富变成累赘,许多富豪和企业会因此破产,会导致失业率激增,于国家经济不利,所以比起解决房价问题,更该解决空置率问题。那么如果空置率下降了,楼市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现象一:大量房源涌入市场,有效抑制房价

当大量房源回到市场,供给量再次提高的时候,那么房价就会出现肉眼可见的下降,而这种下降是市场自发行为,比起政府强行调控更加健康以及持久。

如何破解中国高房价?国家老干部一针见血“抓药方”,治标又治本

现象二:更多资金流动,刺激社会行业发展

我国隐藏的房源体量十分庞大,一旦释放出来,将会一笔可观的现金流量。当这笔庞大的资金,从个人流向社会,对整个社会经济都会一次不小刺激,各行各业都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现象三:冷却房地产业,有利国家经济转型

另外,我国现在房地产热情过于高涨,不利于我国经济转型,如今我国正在把经济重心,从房地产业向高新科技行业转型。可以预见,当大量房源回到市场,房产业建筑业就会冷却,当一个行业冷却,那么多出来的行业资金流动必定会涌入其他行业,如今我国大力扶持的高新科技行业就会受益。

如何破解中国高房价?国家老干部一针见血“抓药方”,治标又治本

预想虽好,但是却不易实现,据有关人士爆料,相关税务政策出台,需要严格的把控,最快也需要明年才能看到相关的报道出现。对于中国楼市,你有什么看法?是该优先把控空置率?还是该直接打击房价?请在留言区提出你宝贵的意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