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確診破 72 萬,各國都在指望中國製造

全球確診破 72 萬,各國都在指望中國製造

最近國外的疫情數據,在開始了爆炸增長的態勢。

全球確診破 72 萬,各國都在指望中國製造

截至發稿時,美國確診 164603 例,昨日新增 20550 例,死亡 3170 例;

意大利確診超 102106 例,昨日新增 4050 例,死亡 11591 例,成為死亡率最高的國家;

西班牙確診超 94417 例,昨日新增超 6398 例,死亡 8189 例;

法國確診超 44550 例,昨日新增 4376 例,死亡 3024 例;

還有像印度這樣的,因為沒有足夠的測試能力,加上政府一直試圖掩蓋疫情,防疫工作也非常遲緩,外界猜測真實感染人數已經遠超歐洲總和,最終感染病例可能會高達 3 億人次……

全球防疫壓力日趨加重,最關鍵、最緊缺的戰鬥武器還是防疫設備,特別是口罩、呼吸機、防護服等醫療設備。

中國作為全世界醫療物資的主要生產基地,世界第一工業大國,多國向中國求購海量醫療物資:

法國向中國訂購 10 億隻口罩,法中兩國之間將搭建起“空中橋樑”,接下來每週將會有 4 趟航班來執行口罩交運,將由共計 56 個航班完成運送任務。

全球確診破 72 萬,各國都在指望中國製造

西班牙政府向中國採購 4.3 億歐元抗疫醫療物資,包括 5.5 億隻口罩,550 萬個核酸檢測試劑盒和 950 臺呼吸機。

全球確診破 72 萬,各國都在指望中國製造

日本每月向中國採購 1.7 億隻口罩。

意大利向中國採購1億隻口罩,1000 臺呼吸機!

捷克直接出動了世界第二大運輸機 AN-124,運輸從中國採購的近百噸醫用物資,其中包括 500 萬隻口罩、200 萬隻面罩、20 萬個試劑盒、12 萬套防護服和 8 萬副護目鏡。

全球確診破 72 萬,各國都在指望中國製造

俄羅斯也出動了 AN-124 運輸機,從中國進了口 2550 萬隻個人防護口罩。隨後,俄羅斯還撥款 9280 萬美元採購 5700 臺人工呼吸機,並把主要訂單都交給了中國企業。

全球確診破 72 萬,各國都在指望中國製造

匈牙利向中國採購了將近 70 噸醫療物資,包括 300 多萬隻口罩、10 萬份新冠病毒檢測試劑、86 臺呼吸機、10 萬件防護服和 10 萬雙手套。

全球確診破 72 萬,各國都在指望中國製造

韓國在從中國進口了 500 萬隻口罩之後,又決定向中國加碼採購 1 億隻口罩!

還有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拉不下臉向中國求助的美國。

根據美國重症醫學會估計,美國未來將共有 96 萬名患者需要使用呼吸機,防疫口罩需要 35 億隻,但美國只有大約 20 萬臺呼吸機,庫存 5000 萬隻口罩。

全球確診破 72 萬,各國都在指望中國製造

大家都明白,能夠在醫療物資上幫到美國的,有且只有中國,特朗普最終拉下臉來求助是早晚的事兒。

毫不客氣的說,能夠滿足全世界防疫需求的醫療器材生產國,也就只有中國了。

網上甚至有個段子說:

1949 年,社會主義救了中國;1989 年,中國救了社會主義;2008 年,中國救了資本主義;2020 年,中國救了全世界。


01.


大家都很清楚,全球抗擊新冠肺炎防疫,實際上已經跟一場戰爭無異了,儘管這次戰爭沒有硝煙,也沒有可見的敵人,但是殘酷程度絲毫不輸任何一次戰爭。

但是可怕的是,當很多國家的醫護戰士上了前線之後,才發現自己的國家既造不出「槍」,也造不出「子彈」。

在這次疫情當中,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發現,工業能力更強的國家,醫護感染的幾率更低,確診病例的死亡率也更低。

因為醫護人員能夠得到更好的防護,病人能夠得到儘快的測試和治療,呼吸機也可以儘可能挽救重症病人的生命,而這一切都需要強大的工業實力進行保障。(畢竟在中國也沒辦法抗下全世界所有醫療物資需求)

德國新冠肺炎死亡率僅為意大利的 1/30, 德國防疫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RKI) 主席公開宣稱,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德國擁有更充足的呼吸機。(德國的德爾格、史蒂芬,都是世界最主要的呼吸機生產品牌之一)

除去呼吸機以外,整個歐美國家經過長期的產業結構調整,整體工業實力早已不復當年,口罩、防護服等製造業,早已轉移到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

和平時期或許影響不大,但是一旦遭遇新冠肺炎這種突發「戰爭」,缺乏完整產業佈局的一些國家,只怕要赤手空拳的開戰了。

但我們要知道,前一段時間,全國援助湖北的 4 萬名醫護人員,做到了 0 感染。

因為我們的醫護人員,能夠戴上一層又一層的口罩,能夠穿上一層又一層的防護服和手套。

我們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是因為中國有一個能日產 1.6 億隻口罩,日產 20 多萬套防護服的龐大工業體系。

而一個對比就是,截至發稿時,西班牙已經有12298名醫務工作者被確診感染,意大利共有6205名醫務人員感染上了新冠病毒。

全球確診破 72 萬,各國都在指望中國製造

因為防護設備緊缺、再加上超負荷工作身心俱疲,已經有兩名意大利護士不堪重負自殺身亡。

更嚴重的是,醫療資源的緊缺,正在「殺死」原本有救的病人。

全球確診破 72 萬,各國都在指望中國製造

一名西班牙馬德里醫生,在網上哭著說:“65歲以上的老人們被迫摘掉呼吸機,用鎮靜藥物來壓制痛苦,靜靜等待死亡降臨,因為為數不多的呼吸機,要留給那些更年輕的人們。”

也有西班牙老婦人在網上哭訴,因為她丈夫的ICU床位,要讓給一個44歲的年輕人,醫院基本放棄了她的丈夫。

全球確診破 72 萬,各國都在指望中國製造

3月22日,《每日郵報》報道,意大利帕爾馬省的醫生Gal Peleg稱,人工呼吸機的數量太少了,“我們不再給六十歲以上的人戴呼吸機。”

意大利醫院的情況不斷惡化,只能確保那些重症晚期的新冠患者,在嚴格的隔離規定下,能和親人道別。

不是不想救人,更不是故意拋下老年人,而是醫療資源實在稀缺,醫生們也不得不做出取捨。

如果是你,你又會怎麼選擇呢?

真的好心酸啊,在這次疫情中,我才第一次明確感受到了,生活在中國是一件多麼值得慶幸的事情。

全球確診破 72 萬,各國都在指望中國製造

當然,我們並不是靠踩低別人,來彰顯我們的優越感。

而是希望告訴大家,今天我們的來的這些成績,並不是依靠運氣,而是我們的祖國強大了,我們建立了完整的工業體系,具備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才能在這次疫情中為我們提供了那麼多保護。

可以說,每個在疫情之後活下來的人,都是生產力進步的受益者。


02.


「政委」金燦榮老師曾經說:

現代化最根本的內容就是工業化,而工業化的核心就是製造業。

新中國最偉大的成就,就是實現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人口的工業化,說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蹟毫不過分。

因為當年英國實現工業化時,僅有 1 千萬人口,美國實現工業化時,僅有 1 億人口,而中國實現工業化時,已經有 14 億人口了。這個成績可以說前無古人,也很可能後無來者。

正是因為工業化,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被逐漸的改善,中國的國家實力才會有今天這麼強大。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感覺,大約以 2010 年為界,我們的生活正在變得越來越好,普通民眾的心態也在發生變化。

根據張維為教授的說法, 1992 年~2010年,是中國完成了第二階段工業化,這一階段中國的電力工業、製造業、基礎設施建設蓬勃發展。

但野蠻生長必然帶來問題,環境汙染、基建拆遷、礦難等等問題,都是發生在這一階段,社會矛盾比較突出,當時正是中國公知遍地走的時代。

就是在 2010 年,中國工業產值正式超過了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工業大國。而在此之前,美國在世界第一工業國的寶座上,已經坐了 114 年。

全球確診破 72 萬,各國都在指望中國製造

隨後工業化的力量逐漸顯現,大家可以回憶一下,這 10 年以來,是不是我們國家越來越強大,普通人的生活越來越好,大家都買得起車了,收入也增加了,社會矛盾一下就釋放了。

很多人可能並沒有意識到,我們強大的工業實力,才是國家進步的重要基石,更是改善民眾生活最核心的力量。

目前,中國是全世界工業門類最齊全、工業產值最大的國家,沒有之一。聯合國列出的 41 個工業大類,521 個工業小類,中國都能生產,而且其中超過 200 個工業品類做到了世界第一。

根據知名學者陳平教授的說法:

英國工業實力最強大的時候,就是他們國力最強大的時候。知道 1850 年後,應該開始逐步放棄工業,發展利潤更高的金融,才會有英國實力下降和德國的崛起。

而美國實力的下降,也正是源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開始追求高利潤的金融、服務行業,對外輸出製造業,最終導致了西方實力的全面下滑。

中國日益強大,就是得益於中國工業水平一直都在穩步上升。

全球確診破 72 萬,各國都在指望中國製造

但沒有容易得來的成就,為了實現工業化,我們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金燦榮老師說得好,大部分國家獲得現代化資本的途徑有三條:

有的國家獲取資本是靠搶,靠殖民、掠奪別的國家,比如英國、法國;

有的國家獲取資本是靠借,通過盟國的扶持致富,二戰後的日本、西歐都是如此;

有的國家獲取資本是靠礦,通過挖掘本國資源致富,比如沙特、科威特等海灣國家。

但新中國成立時一窮二白,以上的三條道路無一能用,想要實現中國的工業化,就只能靠幾代人節衣縮食,一輩子吃完幾輩子的苦,一天可能要在流水線、田地裡工作 15 個小時,才能為國家留下一點寶貴的資本。

最終,中國靠著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攢下了偌大的家業,實現了中國的現代化。祖輩、父輩吃過的苦,後輩年輕人終於不用再吃了。

工業化的回報也是巨大的。

單說這次防疫,如果不是工業化,中國就沒辦法調動如此巨大的財力、物力,把我們的醫護人員武裝到牙齒,更不可能再短短兩個月之內,就全面控制住疫情,當然也就不可能騰出手來,支援其他國家了。


03.


過去一百多年,中國一直流傳著一個著名「謊言」:

中國人不團結,歷來是一盤散沙。

實際上這一百多年來的歷史證明,特別是每到關鍵時刻,中國人不僅不是一盤散沙,團結程度還遠超世界上絕大多數民族。

遠的不說,就說這次對抗新冠肺炎的戰役,中國人、企業就表現出了超乎尋常的凝聚力。

個人的故事,過去我們已經說很多次了,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中國的企業。中國工業實力強大,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國家需要什麼,企業就生產什麼。比如:

比亞迪調動了24萬員工和3萬名工程師生產口罩,並創造了“3天設計出圖紙,7天做出機器,90% 零件自產,10天口罩就下線”的驚人速度,很快實現了日產1000萬隻口罩的產能。

全球確診破 72 萬,各國都在指望中國製造

格力僅用了 10 天就成立了一家新公司,並生產出了口罩,並且還用半個月的時間讓產能從日產 10 萬隻,暴增到了日產 100 萬隻。

全球確診破 72 萬,各國都在指望中國製造

甚至連手機廠商 OPPO 和 Vivo,也建立了自己的口罩生產線,從大年初三就開始復產,還協調了員工進行兩班倒,24小時加工生產口罩,日產能達到了 12 萬隻。

全球確診破 72 萬,各國都在指望中國製造

中石化僅花半個月的時間,就建立起了一座萬噸規模的熔噴布生產廠,而這是生產口罩的主要材料。

全球確診破 72 萬,各國都在指望中國製造

上汽五菱直接把生產汽車的無塵車間,改裝成了口罩生產車間,包含 4 條 N95 口罩生產線,10 條普通醫用口罩生產線。2 月 6 日籌劃,2月8 日就產出了第一批 20 萬隻民用口罩。

2 月26 日,五菱決定連口罩機也自主生產。僅 72 小時,第一臺五菱牌全自動口罩機誕生,2 月底就實現了日產 170 萬個口罩的產能。關鍵是這批口罩只送不賣,全力支援湖北抗疫一線。

一句「人民需要什麼,五菱就生產什麼」,刷爆了朋友圈。

全球確診破 72 萬,各國都在指望中國製造

這就是中國對抗疫情成功的所在,全國上下團結一心,依靠幾代人幾十年來在工業領域裡的辛勤耕耘,我們才度過了最困難的一段,還能騰出手來援助全世界,為全球對抗疫情做出自己的努力。

全球確診破 72 萬,各國都在指望中國製造

這裡我想起了毛主席在 1935 年 12 月,瓦窯堡會議上說過的一句話:

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立更生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未來屬於中國,也屬於中國人民。

中國,加油。


阿秀,一個追求“句秀、骨秀、神秀”的文字夢想家,一個熱愛碼字的個人管理專家,36Kr特邀作家,多篇文章全網收穫千萬級別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