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开展德育活动 家校共架“心”桥

镇平:开展德育活动 家校共架“心”桥

近日,镇平县各地各校以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为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植树节”之爱绿护绿专题教育活动。通过钉钉直播课堂向孩子们介绍植树节的来历和意义,帮助孩子们真正了解和理解节日的内涵,懂得树木对环境产生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线上召开“植树节与环境保护”主题班会,通过赞环境、忧环境、护环境等形式,激发学生爱环境的情感,并要求学生从我做起爱护环境,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通过家校互动平台发出“种下一片绿”倡议,鼓励家长及孩子们共同进行植物种植实践体验活动,做到人人参与,亲手栽种。

线上植树节给学生们带去了绿色环保概念,在亲子互动中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帮助家长朋友们厚植环保意识,并采取力所能及的行动为环保作出贡献,比如爱护花草树木等。在疫情期间,德育教育可以通过具体的举措把抗“疫”的特殊时刻变为升级亲子关系、促进家庭和谐的良好时机。

镇平:开展德育活动 家校共架“心”桥

德育活动变“跨服聊天”为“同频共振”

“跨服聊天”指子女与父母的沟通就像在不同的服务器中运行,完全不在同一频道。但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温馨告知书、德育表现家庭评价表等学校发布的种种德育教育内容,为父母和孩子创造了多个共同关注的话题。让雷锋精神、孝道文化、保护自然等成为父母和孩子在茶余饭后一起交流的话题,以小见大,既培养了孩子收集信息、理性分析问题的习惯,同时也是一个相互沟通内心想法的契机。“同频共振”才是有效的沟通。

德育活动以“监督约定”促“亲子融合”

在德育范畴内,家长和孩子的观念很容易达成一致。比如有关环保的做法,家长改变居高临下的表达方式,邀请孩子和家长一起来相互监督,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又如:多走几步路,不要穿越绿化带,践踏绿地等等。

家长和孩子一起制订约定,相互打卡,表达对彼此的关心,在互相监督中建立平等、尊重与信任的亲子关系。

镇平:开展德育活动 家校共架“心”桥

德育活动以“角色互换”促“家庭和谐”

父母和孩子之间,有着身份、年龄、阅历、经验等多方面的差异,所以在有些问题上就会难以沟通,产生争吵。只有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尊重对方的想法,才可以跨越两者之间的鸿沟。

柳泉铺镇第一中心小学于3月22日-23日,开展了“今日我当家”角色互换实践活动,1500多名学生积极参与此次活动。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买菜、煮饭等一系列的生活场景,收获劳动的快乐,养成劳动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孩子在活动中能够体会家长当家的不易和合作的重要性,家长也在此过程中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双方都在此次活动中受益匪浅。

活动分为买菜篇、做饭篇、洗碗篇、清洁篇、辅导功课篇、感恩篇、活动记录篇、感想篇等一系列篇章。

镇平:开展德育活动 家校共架“心”桥

“镇平县柳泉铺中心小学开展‘今天我当家’角色互换活动,非常好。通过角色互换,让学生与家长分别体会不同角度的角色感受,让彼此体验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补充,非常有益。希望学校多开展类似活动。”一学生家长说。

学校德育同家庭教育应构成主动性衔接。通过学校、家庭双方的互动,使双方彼此了解,相互支持,互树威信,共同研究教育措施,并可增进和培养相互间的情感,把师生之爱和亲子之爱融为一体,同心协力,达到学校德育和家庭教育的和谐统一。

全媒体记者何崎鹏 通讯员李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