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對劉東汶“神奇智慧的古漢字”的論述反響強烈


劉東汶是我國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學界的知名學者,而從2006年以來,他在漢字字義的研究上,也是國內外同行中熟知的人。2008年聯合國工會領導人到北京親自向他發出,希望他在聯合國大廈給聯合國官員們做漢字的系列講座。同年4月,香港中文大學內舉行“文化中國”的一個重要研討會,研討會發給他的邀請函中,對他的漢字研究給予“獨特建樹和突出成就”的高度好評。2010年,國家漢辦組織專家組,對他的神奇智慧的古漢字論述也給予了“自園其說”的評價。儘管在個別師大的院長還在貶低他的學術觀點,但是,愈來愈多的專家學者和有識之士認為他的觀點是正確的。

劉東汶“神奇智慧的古漢字”的論述是好是壞?廣大的讀者大眾會以自己親身體驗給出自己的科學結論的。

一個學識廣博的大雜家(中國人民大學高評委認可的觀點,18票全票通過他的高校教授資格,即研究員資格),一個在哲學理論界,以及在國家管理上已經獲得高度認可的知名人士,一個時刻關心人們疾苦的學者,他的十幾年的全身心漢字研究,必定會引起愈來愈廣泛的關注和認可的,會對於漢字的學習和傳播產生良好的影響的。

一、國際組織高度評價劉東汶古漢字的神奇智慧的解釋

2008年元月十日,在北京西客站東面白雲觀立交橋旁的毛家飯店,有海軍中將、以及毛主席女兒李納丈夫王少將等七位嘉賓作陪,宴請從聯合國工會到來的該會主席史蒂文(突尼斯人)、副主席侯賽因(埃及人)、總幹事長(女,阿根廷人)。席間由一個美國華裔和中國文化論壇主席王海,簡要介紹了聯合國工會舉辦聯合國2008文化之春活動,由中方有關機構承辦該活動,並且推出漢字論壇,由劉東汶任秘書長,擬用多次講座的形式講解漢字,以滿足聯合國工作人員要了解和掌握漢字,以推進工作的迫切需要。席中,專門讓劉介紹了漢字的神奇智慧的內容,時間20分鐘,含翻譯時間在內。也就是說,我用十幾分鍾闡述:進、善、惡、秋、貧窮、富裕等字。聽後,聯合國工會副主席侯賽因當時就十分激動地說:“我的祖父生前時說過: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總幹事長(女)也激動地說:“很希望很快在聯合國大廈聽到劉先生神奇漢字的講課。”後來,只是因為主事人與我國家文化部聯繫上出現差錯,才使得這件好事沒有辦成功。但是,這也充分證明,國際組織十分欣賞劉東文先生對漢字的解釋。

二、博學且孤傲的李敖承認漢字有科學性

臺灣知名學者李敖在2007年的一次演講裡曾經否認漢字的科學性,劉東文在網站裡發給李敖一篇700多字的短文,闡述了漢字的科學性。過了一個多月,從網絡上看到李敖在一次演講中更正了自己的錯誤,指出漢字有科學性。

三、2005年國際專家論壇的專家們高度評價劉東文對漢字的解釋

2005年5月,在海南海口舉行的中國改革開放國際專家論壇會上,趁專家們乘坐大巴士的空閑時間,劉東文對古漢字進行了解釋,當時大家對於古漢字的科學和神奇交口稱贊,紛紛呼籲要加快出版,其中,國家外文出版局的李振國主編說:劉教授你先寫出一百漢字解釋,我們出版社來給你出版。

四、2008年中央紀錄片主任範先生希望能夠合作出版電視片

範先生說:他的岳父是原廣電局副局長,他對劉東文先生解釋的漢字也很感興趣。劉東文與他岳父聯系後,也表示願意合作,態度誠懇和熱情。但後來因為工作較忙而未成。不過,迄今為止,範主任依然沒有放棄合作拍古漢字神奇智慧的電視片的打算。

五、多來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高度熱情,用劉東汶的解釋來談漢字的“識繁寫簡”問題

2010年以來多年裡,在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兩會期間,均有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用劉東汶的解釋來談漢字的“識繁寫簡”問題。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的曾經參與兩會工作的同志,在機關食堂裡見到劉東汶的到來,與其他同志說:真神了,兩會期間不少代表和委員都拿劉東汶觀點說事情(識繁寫簡問題)。

劉東汶認為,識繁寫簡好。

舉例來說明,其中簡體字親——立+木,這怎麼是親呢?愛——爫(爪,上方手的形狀)+冖+友(又+又,兩手相握的樣子);兩手相握就是愛嗎?也是愛得一種表現,但是,人家說臺上握手,臺下踢足,這也是真愛嗎? 也可以理解為:爫+冖+一+丿+又(手),也可以理解為:上下皆有一隻手,中間是由“冖+丿”形成的包裹,包裹中間是一物件(“一”),也就是說,把一個有著一物件的東西的包裹,由上下方手,互相送給對方。但是這種愛,因為包裹中間是物件,只是送對方物件是不足以完全表達真愛的。

而繁體字的親字由“立+木+見”組成,農耕經濟時代親人們就在離家不遠處幹活,農村很安靜,因此,孩子們在家呼喚自己的父母,父母馬上——立根木杆的時間,就可以回到自己的身旁。這樣的人當然是親人的表現了。

繁體的愛字也與簡體的愛字不同。主要是愛字由“爫+冖+心+丿+又”組成,“冖+心+丿”這是中間有心的包裹,“爫+又”是上方手和下方手的表示,這個繁體的愛字與簡體的愛字主要的差別在於:包裹中的是心,也就是雙方均小心翼翼地將自己的心奉獻給對方,也就是說“有心之愛”。而簡體的愛字是無心之愛。 簡體字在寫作中簡潔方便給人們帶來很大好處,當然,還得繼承。

六、香港中文大學舉行的“文化中國”高層研討會用“獨到建樹和突出成就”高度評價劉東汶的古漢字研究成果

2008年4月,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行的高層研討會邀請劉東汶與會指導。信中寫到:“劉東汶先生鑑於您在漢字研究領域的獨到建樹和突出成就,我們誠摯邀請您蒞臨本次研討會講座,並給予指導”。“敬請您務必撥冗與會”。因為當時劉東文已經接受聯合國方面參加4月份聯合國2008文化之春活動的口頭邀請和書面邀請,因此未能接受香港中文大學研討會的邀請。

七、在廣大讀者中已經有相當的影響力

劉東汶在鳳凰網大風號上發表文章200篇,加上在全國報刊雜誌和其他媒體上發表文章,據粗略統計,總數不下於400篇,80餘萬字的文稿。這已經在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均對他們的學習漢字產生良好的反響。在鳳凰網金風號上,劉東汶將把他的原創文稿還有幾本書的規模,將逐步發表出來。隨著這些文章的逐漸發表,人們對於漢字的神奇智慧也將越來越清晰,劉東汶在研究古漢字中的這種茅塞頓開的感覺,也將廣泛地傳送到廣大的讀者身上。

根據劉東汶對漢字神奇智慧的生動、形象和具體的文章論述中,學習漢字將排除掉晦澀、艱辛和迷漫的情緒,代之於明白、輕鬆和愉快的學習氛圍。學習和掌握漢字的速度,以及把握的程度將會得到成倍的提高。這不僅是國內廣大漢字學者的高興事情,也是國外學習漢字的國際朋友值得高興的好事!

漢字研究不僅是個人的事情,而是關係我們民族、我們國家的生亡興衰的大事情。劉東汶的研究是可喜的,但應該看著是漢字研究開拓者的眼光,其中難免存在缺漏,希望大家勉勵其改正。人人都來關係漢字字義的研究,人人都來促進漢字研究的深入發展,漢字研究必定開出豐碩的成果,散發出燦爛的光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