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所谓的米哈游玩家饭圈化?

DALONG1111


红尘烦人,不请自来!

很感谢这个问题,让我了解了米哈游和饭圈这两个词,我之前对这两个概念都不是很了解,所以我的观点大家情酌情看待,有不妥的地方请无情指出。

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来搞清楚米哈游和饭圈化这两个概念。

1 名词解释

(1)饭圈化

饭圈传统意义上指的是粉丝圈子,但是是比粉丝圈加深一层的意思。最初用于追星,现在也出现在动漫人物,游戏人物身上。

指的是粉丝怀着过度的期待,希望偶像越来越好,并愿意为之付出时间、金钱,是比传统粉丝更深的层次。

粉丝圈子是个中性词,但是饭圈却逐渐带有了过度追星的评判色彩。

(2)米哈游

米哈游是12年新建立的游戏公司,短短几年的时间,打造出了崩坏学园,崩坏2,崩坏3的崩坏世界观系列游戏,隐隐有与大厂分庭抗礼的架势,目前TapTap排行榜排名第7,目前其发行的原神引发热议,在承受抄袭指责的同时却收获了大量玩家。

米哈游的游戏风格一直在变化,无论是画质,ACG、剧情几乎每款游戏都有大的进步,她们在发行游戏的同时,漫画、动画、周边等领域同步发力,共同打造ip。

2.分析原因

其实将两个概念一解释清楚,红尘就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了,并且意识到,这个问题中的现象绝对是真实存在的,下面我逐点分析:

(1)开发的游戏一脉相承,有继承性,容易形成ip

用3款游戏就一手打造了一个强大的原创IP,这一点真的很难能可贵,腾讯这样的大厂,相同的时间下发行了过百款游戏,却没有打造出一款自己IP的游戏,全是使用其它IP(王者荣耀算自己的IP吗?很难这么说)

从这个角度上说,崩坏三做到了极致,游戏的打击感等等因素做到了手游的某种极致,很令人佩服,又偏向网游、ACG元素,吸粉能力很强,而且粉丝大部分是与ACG圈子的人重合的,我们上面就说到了,容易形成饭圈的就包括这部分人。

(2)公司的传奇经历容易让人移情

移情是一种修饰手法,指的是感同身受……研究米哈林公司的历史,就会发现,这是一个经典的关于梦想的故事(三位大学生创始人,为了梦想踏入游戏界,一路披荆斩棘),这种经历很容易让人产生移情的效果,感同身受。什么明星最容易产生饭圈呢?

其实我觉的不是那些特别火的明星,而是那些刚刚出现,有着巨大潜力的人,这样的人设,更容易让人带入,并假想跟着偶像一同成长。

(3)国内的大厂让人失望

国内已有的大厂吃香其实很难看,他们基本很难做出原创性很强的游戏,王者荣耀来自于lol,和平精英来自吃鸡,游戏的可玩性,但是充值系统一定很完善,这样的局面也让人不得不期待,是不是有一些厂商,能够突破大厂对手游的垄断,斩杀恶龙。

米哈游恰恰符合了游戏玩家的这种期待,玩家渐渐从游戏的粉丝转变为了厂商的粉丝。


以上,就是红尘的回答了,红尘没玩过米哈林的游戏(可能玩过崩坏1),观点不一定客观,希望大家多多交流批评吧


红尘烦人


其实米哈游饭圈话的最大原因是:米哈游买水军。我真不骗你,因为米哈游的运营方式有点仿照腾讯早期的网游运营模式,我放宽对所有玩家的游玩条件,大批吸收玩家,然后媒体过分美化宣传游戏,导致很容易出现两级分化,也就是所谓的米哈游文化。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就是(原神),因为米哈游投入了大量成本,但是刚出来风评太差,这个时候怎么办?用钱解决啊,开始收买各大up主,各种评测,水军刷评论等等情况,这个时候风评就出现两级分化,确实有点恶心心。

大部分米哈游玩家还是没有所谓的饭圈话现象,各有各喜欢的人,我所加的群里面,都是一堆死宅,没有什么所谓的饭圈脑残现象,所以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应该是水军。最后可能也会说一句原神真香吗?太可怕了


CSGO狡猾的羔羊


为什么人类会饭圈化?

一、能够带来快乐

二、能够实现理想

抱团取暖,人性使然

因此不用过于深究,平常心看待,毕竟米哈游是有出了几款还算不错的游戏的,有人喜欢不很正常?很多明星不都是因为一部剧一首歌成名,吸粉无数的么?没必要因为一些个别人的言行而否定一群人,以偏概全最要不得。比如小米有米粉,苹果有果粉,华为有花粉,你跟米粉说华为的不是,人家也会喷你一脸。

个人认为,随着大家的兴趣爱好越来越多样化,任何人或物的饭圈化现象会越来越严重,但是维系口碑的还是得拿出成绩和产品,否则时间一长,粉转黑也不无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