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最牛老中醫多大譜?,找他看病得有杜月笙手條,一般人做不到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杜月笙突然患了一場怪病,很急似乎也很要命!

滬上最牛老中醫多大譜?,找他看病得有杜月笙手條,一般人做不到

杜月笙

一天杜月笙在床上翻來覆去表情猙獰的直喊肚皮疼,一會又喊著想吐,正說話間稀里嘩啦就倒了出來,直把膽汁胃液都吐了出來,二太太陳國瑛慌了神,對著屋外大喊了一聲:“不好了,快來人吶!”

這一喊杜公館樓上樓下頓時燈火通明,二夫人陳國瑛的房間頓時人滿為患,進進出出,都想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杜先生到底怎麼了?

但是一瞧見平時氣定神閒遊刃有餘的杜月笙,此時卻捂著肚子在床上呼天喊地,額頭上豆大的汗珠子直淌,臉色煞白,所有人都亂了陣腳。

七嘴八舌胡言亂語,說些不是注意的土辦法,有人說快吃施德之濟眾水,有人說該服雷允上的六神丸,還有人講快把煙盤子拿出來,讓杜先生吃筒鴉片煙包管就好,唧唧喳喳,好生聒噪。

倒是在床上疼的五迷三道的杜月笙:“阿拉扯什麼犢子,趕快去叫醫生,此處省去一百字……”

眾人才反應過來,世間竟然還有醫生這類職業和生物存在!

萬墨林心裡不託底的往外走,“請醫生!”口中唸唸有詞。

看杜月笙的病症,可是不輕,一般的大夫怕是瞧不過來,萬墨林乾脆給法租界最有名的醫生法國人謝比打了電話,不管半夜幾點的說道:“撒楞麻溜的到杜公館來一趟,杜先生肚子疼得快不行了!”

滬上最牛老中醫多大譜?,找他看病得有杜月笙手條,一般人做不到

醫者仁心

謝比一聽杜月笙快不行了,不敢怠慢,當然華人中間有這大面子,三更半夜請得動洋人的也只有杜月笙了,謝比帶著醫藥箱和翻譯很快到了杜公館,一診斷——急性盲腸炎,是個啥?

也就是現在人們說的急性闌尾炎,疼起來要人命的那種,同時謝比還告訴杜月笙的家人:“必須馬上開刀動手術,杜先生的情況不太好,會危及生命的!”

說白了就是把闌尾切掉,在現代來說就是個小手術,但是在杜月笙一聽到“動手術”三個字的時候,態度異常堅決的說到:“不要,不要!”

謝比搞不懂杜月笙的固執,讓身邊的翻譯正言警告道:“這個病只有馬上動手術才能醫治,否則沒辦法治療了!”

杜月笙卻不幹這個那個:“不能開刀,我不動手術,寧死不挨刀!”

但是杜月笙的家人卻左右為難了起來,畢竟杜月笙的性命要緊,但是杜月笙有家規,有外人在場他說的話不允許任何的家人反駁,連不愉快都不可以,更別說否定,尤其是當著洋人的面,家裡人不允許說半個不字。

謝比勸不動杜月笙,又眼看著他的家人模稜兩可,大半夜的他也是犯瞌睡,乾脆讓翻譯留下來,自己回了醫院,照樣準備手術器材,等著杜月笙前來。

這邊陳國瑛摸著淚珠兒就說了:“如今你是上海灘大好佬,性命比山還重,很多人都靠著你活呢,看在這許多人的份上咱去開刀,好不好?”

“不開!”

杜月笙態度異常堅決的!

滬上最牛老中醫多大譜?,找他看病得有杜月笙手條,一般人做不到

民國中醫

陳國瑛這邊起了個頭,圈的人有七嘴八舌的開始勸杜月笙去開刀,大的勸,小的哭,總而言之痛苦萬分的杜月笙一刻也得不到分毫的安寧。

他本來說話就費勁——不開刀幾個字都是從牙縫裡擠出來的,如今面對著眾人的聒噪,杜月笙根本沒有還擊的力氣,只見他一個翻身,一手捂著痛處一手伸手套枕頭底下的手槍,哐啷抵在了腦門子上。

還是陳國瑛離得近,以極快的反應抓住杜月笙抬著的手:“老爺,你不能……”

說話間使勁扳杜月笙的手!

奪得累了,杜月笙才不掙:“看到沒有?我說過了的,寧死也不開這個刀,這話是作數的!”

屋子裡的人也不敢再勸,脾氣爆到能把自己打死,太嚇人了!還是陳國瑛捨不得杜月笙死:“我聽說有一個叫王仲奇的中醫,治疑難雜症很有一套,要不要請他來把把脈?”

杜月笙算是點了頭,答應了。

杜月笙可以不認識王仲奇,但王仲奇肯定聽說古杜月笙,接到邀請,急如星火腳踩風火輪的就到了杜公館,捻捻鬍鬚號號脈,說道:“杜先生的病叫腸癰,我開個方子,火速抓藥熬了來吃,可以治好的。”

但是杜月笙的幾位家眷此時卻舉棋不定起來,他們也聽說急性盲腸炎確需要開刀治療的法子,沒聽說過吃藥就能奏效的,這時候躺在床上的杜月笙,急的疼的直冒火星字:“扯什麼犢子,快去抓藥,你們等我好了的!”。

杜月笙親口應允了的房子,就是砒霜毒藥,那也得給他抓來吃,杜月笙在家裡這點威信還是有的。

把藥抓來,熬了餵給杜月笙喝,有一劑的量,先是杜月笙的肚子咕嚕咕嚕直叫,繼而大吐特吐起來,然後是大瀉特瀉,眼看著未見好轉,情況似有加重之嫌,眾人又開始擔心起來。

滬上最牛老中醫多大譜?,找他看病得有杜月笙手條,一般人做不到

杏林之光

但經過杜月笙的一頓折騰之後,他卻能睡的下了,眾人不放心,陳國瑛還專門探了探杜月笙的鼻息:“有,睡著了!

杜月笙竟然奇蹟般的不喊疼了!

又吃了三天的藥,杜月笙精神雖然不好,但肚子疼的毛病卻果真是一點沒有了,就說他的盲腸炎,知道他去世都未再為難過他。

謝比本來還想著靠醫治杜月笙這樣的大佬給自己的診所打打廣告,卻不曾想杜月笙不開刀早好了,也是大為詫異。

不過反過來王仲奇確實正兒八經的火了,畢竟在杜月笙身邊,有太多的新聞點是大家關注的,於是王仲奇一副藥只好杜月笙自殺怪病的消息又滿天飛了起來。

同時王仲奇的醫術也在上海灘迅速傳播開來,一副藥就能治好杜月笙的病,想不到中醫中藥,竟有如此的神奇玄妙,更想不到王仲奇的醫術如此精妙,於是更多的人慕名而來。

人怕出名豬怕壯,王仲奇的譜兒也大了起來,害怕被綁架,在自己的中藥鋪里弄了個鐵籠子,看病的人鑽進鐵籠子,王仲奇才會出來把脈看病。

如果需要他出診,收費標準也因時因地而異,比如說路途遠的多收點,樓層高的多收點等等,不一而足,後來王仲奇乾脆不出診,誰想找他看病,先到杜公館,讓杜月笙批個手條。

這門檻就高到天邊了去了,畢竟不是誰都能得到杜月笙的手條,但越是這樣找王仲奇看病的人就越多,而且往往是非富即貴。

不過王仲奇的中醫之道也有些變了味,醫者仁心,救死扶傷,按道理來講不應該以出身幾何來判斷是否施展醫術。

不過這也不難理解,不管是民國史還是近現代,上海人對於金錢似乎表現起來都比較直白。

這樣的事情有幸遇到過兩次,一次是某學校的研究生面試,開場白就有“大家家裡經濟條件還可以吧?”

這樣的問題在初出茅廬的人來說,真的無從答起了,多少錢的經濟算是可以,多少又不可以?

我要說不好,是不是開始就等於結束了呢?假如失敗了,至少這會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吧?

還有一次也是跟醫生有關的,一個親友去上海的醫院瞧病,醫生第一句話就是家裡鈔票緊張不緊張,這讓人更無從答起,畢竟鈔票緊張不緊張可大可小,多少鈔票算是緊張,多少鈔票算是不緊張?

後來我才知道有兩種治療辦法,鈔票不緊張的一種,緊張的一種,看錢治病!

滬上最牛老中醫多大譜?,找他看病得有杜月笙手條,一般人做不到

中醫藥

忽然就讓人想到了路遙先生《平凡的世界》中的把飯菜分成歐洲、亞洲、非洲的梗,一般人理解起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的物候差異已經十分困難了,何況更高深的社會文化和物質差異帶來的意識層面的微妙變化。

如果要追根溯源,也許這事情從杜月笙那個時代就已經開始了吧!


下期更精彩……

看更多杜月笙的精彩故事,趕快關注我們吧!

杜月笙優質商品專區:

杜月笙專欄:



杜月笙全傳:


歷史三日談官方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