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與吐蕃的恩怨情仇

唐朝與吐蕃的恩怨故事甚至改變了整個河湟乃至西域地區的歷史命運。

唐朝與吐蕃的恩怨情仇

唐朝與吐蕃形勢圖

有唐一代,軍功卓著。在其前期的鼎盛階段,唐朝外服諸夷,內鎮群雄,取得了非常大的軍事成就。但是,在唐王朝的戰爭史上,卻始終被“吐蕃”這一新興的王朝所困擾。吐蕃雖然是一個來自相對比較貧瘠的高原地區的奴隸制政權,但在公元七世紀到九世紀這段歷史時期內卻異軍突起,成長為一個強大的地區政權。唐朝與吐蕃的恩怨故事甚至改變了整個河湟乃至西域地區的歷史命運,而這其中的緣由值得我們去探尋。


民族起源與戰略抉擇

吐蕃,作為一個地方政權,興起於公元七世紀。在唐朝存在的二百八十九年的時間裡,吐蕃也伴隨其始終。唐代中原地區的政客、文人、僧侶等人,在他們所著述的詩文筆記裡都有提到過它。有時是“番、蕃”,有時是“吐蕃、土番、西蕃、大蕃”等不同的稱呼。然而,中原地區的人們首次知道吐蕃的存在是在貞觀八年吐蕃來使。

在此之前,已有史書記載過“蕃、大蕃、西蕃”等稱呼。如《北史》就曾記載:“湝頻牧大蕃,雖不潔己,然寬恕,為吏人所懷。”這說明之前這些詞語之前並不特指吐蕃,而是一個泛稱。《周禮·大行入》就說:“九州之外謂藩國”。一般情況下,只要在唐代詩文中出現類似“大蕃”的雙字稱呼就必然是指吐蕃,而“蕃”等單字稱呼就不一定。

有關吐蕃民族的起源,大約成書於十四世紀的《王統世系明鑑》一書中說:最早的人類是巖魔女與獼猴的後代,後來分散到西藏各地繁衍。這一觀點是吐蕃人對自身起源普遍看法。而中原人對吐蕃民族起源的看法以唐人為例,則說吐蕃人是羌人西遷的後代,理由是吐蕃人的口音和羌人非常接近。《新唐書》說:“吐蕃本西羌屬,蓋百有五十種,散處河、湟、江、岷間。”

而據考古工作的考證,西藏大約在四千年前就已經建立了原始文明,並在戰國至秦漢時期,形成了吐蕃民族。吐蕃王朝是西藏曆史上第一個有明確史料記載的政權,而我們熟知的“松贊干布”是吐蕃王朝的實際立國者。

公元七世紀時期,地球正進入了一個新的暖溼期,全球氣溫的升高使得氣候條件惡劣的青藏高原地區的自然環境得以改善,原來只能發展畜牧業的高海拔地區現在也能發展農業。生產力的發展對於吐蕃社會演進的推動作用十分顯著,有了雄厚的經濟實力的支持,松贊干布一統青藏高原上的各個部落,建立起一個統一的奴隸制王朝。

唐朝與吐蕃的恩怨情仇

▲松贊干布塑像

為了治理這一規模空前王朝,松贊干布做了很多努力,包括建立垂直的中央管理體系、採用曆法、創造文字、制定法律、統一度量衡等多種舉措。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松贊干布著實雄才大略,無愧於吐蕃“一代雄主”的稱號。

吐蕃自松贊干布開始稱霸青藏高原,但我們說青藏高原號稱“世界屋脊”,其南邊是高大的喜馬拉雅山脈,其北邊是崑崙山脈,這兩大山脈如同兩堵高牆阻隔了吐蕃的繼續擴張。雖然吐蕃曾經一度兵出印度,征服了印度北部部分地區,但“天險”帶來的巨大後勤壓力還是限制了吐蕃的繼續深入。

因此,吐蕃王朝出於自身發展需求的擴張行動唯一的發洩口就是唐朝方向,無論是出東北威脅河隴地區還是下東南兵臨四川、雲南,都是吐蕃為數不多的必然選擇,而這意味著兩大王朝必然要進行長期的軍事鬥爭。


和平與戰爭

吐蕃一直在嘗試和唐朝建立聯繫,因此派遣使者來到唐朝想要和唐朝聯姻。但對於這樣一個從未聽聞的新國家,當時在位的唐太宗抱以謹慎的態度,沒有明確表達自己的態度,而是派使者回訪吐蕃。之後吐蕃又再次提親,但被唐太宗拒絕。求親的使臣在回報的時候謊稱是因為吐谷渾從中挑撥,松贊干布因此發兵並佔領了吐谷渾。

唐朝與吐蕃的恩怨情仇

▲《步輦圖》(局部)唐太宗接見吐蕃使者

吐谷渾是唐朝的藩屬國,吐蕃對吐谷渾的戰爭已經是對唐朝的挑釁,而吐蕃並未就此止步,而是把戰火燒到了唐朝西南邊疆地區的松州。唐太宗因之大怒,調遣五萬大軍由侯君集率領迎擊吐蕃,松州之戰由此爆發。松州之戰是唐朝和吐蕃第一次正面交鋒,並以唐朝的勝利告終。這場戰爭使得吐蕃認識到了龐大的唐王朝的軍事能力,因此轉而求和,而唐王朝也因之認識到了吐蕃並非小可,也轉變策略,尋求和平相處。

雖然我們一直在肯定由文成公主入藏帶給漢藏兩國文化交流的歷史貢獻,但要承認的是,吐蕃與唐朝從來就沒有建立真正的和平。

根據《唐蕃戰爭年表》記載,唐朝和吐蕃之間一共發生了一百九十二次戰爭。而《冊府元龜》《舊唐書》等典籍的數字統計為一百零九次,其中重大戰役多達八十八次。可以說,整個唐、蕃交流史中戰爭扮演了一個主要角色。

在唐朝前期,唐王朝的戰略重心主要在西北或東北,唐朝在針對突厥和高句麗的戰爭中傾注了大量的精力,對於河西走廊以南並沒有多少關注。但松州之戰的爆發使得唐王朝意識到了自己的西南有一個全新的對手,唐朝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個異軍突起的吐蕃。

唐、蕃之間因為和親的緣故保持了一段時間的和平,但這種和平註定是暫時的。隨後,唐太宗去世,唐高宗即位。而此時的吐蕃也因為松贊干布的去世發生了權力更迭。松贊干布的皇嗣早亡,皇孫即位,因為年幼,權力由大臣祿東贊掌控。此時的雙方不斷髮生摩擦,最終以吐蕃進攻並滅亡吐谷渾,隨後又進攻西域並攻陷西域十八州以及“安西四鎮”而引發戰爭。

唐高宗“以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左衛員外大將軍阿史那道真、左衛將軍郭待封副之,以討吐蕃,且援送吐谷渾還故地”,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大非川之戰”。唐軍在名將薛仁貴的帶領下主動出擊,最終卻因為內部矛盾而慘遭失敗,唐軍被吐蕃全然擊潰,近乎全軍覆沒。

唐朝與吐蕃的恩怨情仇

這次戰役的失敗帶給唐廷以沉重打擊,使得吐蕃藉機大肆擴張,其國勢趨於鼎盛,唐朝更難相抗。之後的唐蕃交戰,雖然唐朝也取得了一些勝利。比如著名的“洮河會戰”,就是唐軍以少勝多,大敗吐蕃。但唐朝始終沒能解決西部的邊患,反而使得吐蕃的威脅在不斷加重。而由於唐王朝之前的軍事失敗,使得唐朝的統治者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西部防務,為了更好的應對吐蕃的入侵,唐王朝建立了節度使制度。

在唐中宗年間,賀拔延嗣在河西建立了唐朝第一個藩鎮,藩鎮制度賦予地方長官以極大的權力,在應對突發戰事時比舊制度更有優勢。歷次發生的唐朝與吐蕃的戰爭,都以吐蕃的主動出擊為主,而且大多數都發生在秋冬季節,因此才有了唐朝的“防秋”與“防秋兵”。吐蕃的目的性很明確,就是劫掠唐王朝的糧食和牲畜。可以說,吐蕃致力於唐朝的戰爭根本在於彌補其生產能力的不足以及維護統治階級的政治利益。

而之所以吐蕃在這種軍事鬥爭中佔據巨大的主動權,則是因為吐蕃的地理優勢。吐蕃身處青藏高原,其可以東出劫掠,但我們想大規模反擊卻要畏懼於青藏高原的空氣稀薄與地形複雜,對於後勤保障來說,主動攻擊吐蕃簡直是噩夢。而吐蕃人又非常善於利用地形,設置伏擊,以致於唐朝皇帝想和吐蕃訂立盟約都要事先強調在平原進行。這一巨大的地理優勢決定了我們很難依靠主動出擊來解決吐蕃帶來的邊患問題。


軍事失陷與文化融合

而隨著吐蕃問題的加劇,唐王朝對節度使以及藩鎮越來越依賴,這導致的結果是地方勢力的膨脹,中央失去了節制的能力。當時的唐朝軍隊,大約有五十餘萬,但其中的四十多萬大軍掌握在節度使手中,而河隴地區就佔了二十多萬。

後來安史之亂爆發,唐朝中央政府為了平叛調河隴地區的軍隊入關,這一舉措直接導致河隴地區兵力空虛,吐蕃趁機佔領了這一地區。而河隴地區的淪陷使得唐朝的中央政府和西域的聯繫完全喪失,唐朝的安西、北庭兩大都護府孤懸在外五十年,當年派去駐守的士兵不斷老去,最終無力守城,北庭和安西兩大都護府相繼淪陷。中原地區的政權從此失去了對西域的控制,這一別,就是數百年。

而隨著河隴乃至西域的淪陷,吐蕃的勢力控制了這一地區,帶來的影響是吐蕃文化逐漸深入到這一地區。甚至到了後來,當地的漢人子弟有的已經不會說漢語。白居易就曾寫詩說:“自雲鄉管本涼原,大曆年中沒落蕃。一落蕃中四十載,遣著皮裘系毛帶。唯許正朝服漢儀,斂衣整巾潛淚垂。誓心密定歸鄉計,不使蕃中妻子知。”

唐朝與吐蕃的恩怨情仇

但他們沒能意識到,其實在這一地區,文化是呈雙向交流的。早在吐蕃王朝的初期,因為文化實力的相對弱小,吐蕃就十分重視學習外來文化,比如吐蕃的軍事制度,就和唐朝的府兵制度有相同之處。而吐蕃在社會形態、經濟結構方面與突厥更為接近,所以也注重學習突厥的軍事、政治、法律等文化。而吐蕃的語言也受天竺文化的影響。在其他方面,吐蕃也學習唐朝。白居易說陷落地區的漢人都穿胡人的皮裘毛帶,但其實吐蕃人也會戴漢人的帽子,穿漢人的衣服。

吐蕃在佔領地區固然推行了一定的“羌化”政策,但總體來說還是溫和的。根據文獻資料來看,吐蕃再統治河隴地區的時候,還是尊重當地各民族的文化習慣,甚至允許他們自治一些地方事務。高居誨在《使于闐行記》中記述說:“自靈州度黃河至於闐途中往往見吐蕃族帳⋯⋯磧無水,載水以行⋯⋯西北五百里至肅州,渡金河,西百里出天門關,又西百里出玉門關,經吐番界。吐番男子冠中國帽,婦人辮髮,戴瑟瑟珠,雲珠之好者,一珠易一良馬。”唐末詩人陳陶也說:“自從貴主和親後,一半胡風似漢家。”

除了服飾文化,在河西諸州,漢族和吐蕃、吐谷渾、回鶻、龍族、沙陀等多個民族的人民一起雜居並進行農牧業生產,和之前唐統治時期的生活習慣並沒有太大的改變。因此過於誇大河隴地區的民族矛盾顯然是不對的,當時的情況是各民族居民在河隴地區擁有比較穩定的生活條件,而至於統治階級的剝削在封建政權的統治下是不可避免的。

《試論吐蕃軍事制度形成的原因》

《吐蕃統治河隴時期的民族政策》

《論唐代詩文中的吐蕃異稱》

《略論唐朝與吐蕃的戰爭》



【聲 明】部分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刪除內容或協商版權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