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養&體育教師


核心素養&體育教師

來源:南京師範大學 黃河(內容有刪減)

我國注重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完整結構以及該結構的實際工作推進抓手和成效,無論是“體育品德與修養、運動興趣與能力、健康行為與習慣、運動品質與意志”的結構要素,還是“勇於探究、珍愛生命、健全人格、社會責任”的優勢達成核心素養要點,都有著結構化的理論建構以及相對應的教育教學手段。核心素養導向的體育教師教育,不僅對體育教師個人和學校體育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力,而且也是對傳統學校體育現狀的突破和創新,其價值主要體現在:強化育人功能;順應新時代體育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要求;彰顯體育教師的專業權威。

核心素養&體育教師

一、體育教師教育的核心理念

1.人的全面發展

核心素養導向的體育教師教育,既要重視體育教師身心的平衡發展,關注知識、情意和技能學習三合一,也要強調“知行思”的教學或學習過程,達到體育教師全面發展的目的,以彰顯全面發展的人格特質,並表現出“人的全面發展”的精神與態度。

2.學以致用

核心素養導向的體育教師教育,應該是一種體育教師教育範式的轉移,旨在讓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能夠有效轉化為體育教學實務,它不會只流於知識的學習或打高空的理論知識,也不會只流於技巧性的操作和可複製的實務,強調的是知識和技能的創新轉化與適宜應用,真正對實際體育教學發揮效用,這種學以致用的理念,將有助於調整和改進目前體育師範生培養以及在職體育教師培訓的缺失。

3.專業成長

核心素養導向的體育教師教育,鼓勵體育教師不要滿足於現狀,要主動學習,持續不斷地追求體育專業發展,以深化體育教師專業修為,精進體育教學實務,成為一位優秀的、有效能的體育教師。


核心素養&體育教師

二、體育教師教育面臨的挑戰

1.勝任力

目前的體育師資培養機構在課程設置和教學歷程上能不能順應中小學的體育教育政策,及時調整課程和教學,是一個充滿爭議的話題,當前所培養的體育師範生在進入職場後,是否能夠成為一位有效能且勝任的體育教師,也需要時間的檢驗。

2.知行統一

在職體育教師作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主體,其本身就必須具備足夠的核心素養,不管是在知識和技能、情感和態度、信念和價值等方面都要具有一定的素養,才能運用所學教導學生。然而,從當前中小學體育教師對於核心素養的認知,以及核心素養轉換為課程、教學和評價的現狀看,並不盡如人意,主要原因在於過去中小學體育教學是以基本能力為主,教師們已經習慣了以往的教學模式,對核心素養的瞭解相當有限,如今推動中小學體育核心素養教育,更不可能一蹴而就。

3.主動性

教師專業發展是促進專業成長和改進教學實務最有效的作為。當前,體育教師專業發展活動越來越多樣化,不僅有靜態的學習,還有動態的學習,重視專業發展成果的分享與應用。此外,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場域,早已跳脫出學校,在校內外、跨校際以及家校社範圍內都有其活動的身影。雖然體育教師專業發展活動比以往熱絡,然而,是否有系統和全面性的規劃,是否滿足中小學推動體育核心素養教育需求,還有待考證;而且大多數的體育教師專業發展是否順應核心素養導向,主動充實核心素養教學相關知識與能力,恐怕仍然需要更多的解答和實踐。

4.課堂再造

隨著社會變遷的加速和社會結構的改變,中小學班級特性和學生的體育與健康問題也越來越多樣化,並且和諸多其他領域問題相互交叉,這都是對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的考驗,無形之中增加了體育教師的工作壓力。體育教學需要課堂文化的營造,而課堂文化建設的關鍵便是教師作為主體的文化身份如何建構以及如何體現。在核心素養導向體育教學模式下,體育教師需要有強烈的體育文化意識、觀念、行為表達。傳統的體育教師教育所培養的體育師資,偏重於集體式教學和制度化教學,理論上較難適應多樣化班級管理和解決學生個別問題的需求,無法與學生形成合力共創課堂文化。未來,核心素養導向的體育教師教育是否能夠突破傳統的體育教師教育,採取更為彈性化、個性化的師資培養模式,讓體育教師和學生有效共創體育課堂文化,實現體育深度教學,這都需要對核心素養導向的體育教師教育進行前瞻性和宏觀性的規劃並嚴格執行。

核心素養&體育教師

三、體育教師發展

體育教師教育關係到體育師資素質的高低,體育師資素質又關係到學生身心健康和國家未來。優質的體育教師教育,是確保整體體育教育質量和學生素質的關鍵力量。世界各國積極致力於體育教師教育的革新,以培育優質的體育師資,其原因也在於此。在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已成為體育課程與教學改革新的理念引領的背景下,體育教學需要超越單方面的運動技能與知識的傳授。相較於學習成套的新知識,越來越多的研究和政策開始注意到,只有促使教師改變既有觀念,才有助於教育變革的推行,只有促使體育教師接受核心素養的教育理念,才有助於發展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

然而,要通過什麼方式來促使體育教師觀念或行為的改變,卻也是教改推動者最大的挑戰。核心素養導向的體育教師教育立足於社會建構學習理論的專業發展策略,它需要相關的制度、資源及社會文化等條件來配合,而無法僅僅通過由上而下的方式快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