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臨渭區育紅小學祝紅利:對線上教學研究“百花齊放”現象的觀察與思考

隨著各地高三學生重歸校園,肩負著"延假不停學"重任的線上教學也度過了七八週的時間,廣大教師通過網絡為散落在城鄉各個角落的千百萬學子開啟了"空中課堂",陪伴他們科學戰"疫",學有所得,學有所樂,創造性地完成著各科各類教學任務。

筆者作為線上教學的參與者和學校管理人員之一,一直關注著線上教學的起步、運行和發展。通過調查和研究發現,廣大教師在傾情、傾力、傾智愛人、護人和育人的同時,對線上教學研究也表現出極大的熱情:有經驗之談的,又有資源共享的,還有研究討論的;各個學科、各個領域、各個方面,百花齊放,萬家爭鳴,勃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對線上教學的順利實施起到積極、穩妥與強而有力的促引作用。筆者現結合自己所見、所聞、所思,就線上教學研究現象淺談自己的認識和建議。

渭南市臨渭區育紅小學祝紅利:對線上教學研究“百花齊放”現象的觀察與思考

渭南市臨渭區育紅小學扶貧資助辦主任祝紅利

三點認識

第一,線上教學研究現象體現了廣大教師責任與擔當意識明顯增強。特殊的時期,特殊的教育教學方式,對教師的考驗和期待都是空前的。廣大教師如同將自己置身萬事之外,全心、全身、全力投入教學之中。頂住壓力,保持靜力,不斷學習、實踐和探索,把學生緊緊吸引和團結在空中課堂之中,從蹣跚起步到日趨熟練,不斷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化、最優化,幫助學生學習知識,發展技能,淨化思想,強健體魄,牢牢抓住每一個孩子和每一個家庭,為全國打好、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保衛戰、阻擊戰贏得了一個又一個穩定的大後方,沒有辜負黨和政府及人民群眾的偉大期盼。其中以研促教、以研保學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視。

第二,線上教學研究現象體現了廣大教師思考與研究能力穩步提升。時勢造英雄,這句話一點兒也不假。對絕大多數老師來說,線上教學幾乎是零經歷、零經驗。線上教學到底該怎麼搞,每個教師都必須面對、思考和鑽研。沒有路,自己闖;沒有經驗,在實踐中積累。廣大教師沒有退縮,沒有迴避,而是迎刃而上。大家一起研,一起教;再一起研,又一起教,經驗共享,問題同消。據不完全統計,參與線上教學研究的教師超過95%,介紹、交流和發表線上教學研究成果的教師超過50%以上。有價值、有影響力的成果層出不窮,在市級以上平臺、刊物發表的成果舉不勝舉。

第三,線上教學研究現象體現了廣大教師求真與務實習慣已經形成。追求課堂教學的真,追求學生學習的實,是一個教師最為可貴的品質之一。空中課堂恰恰是隔空喊話、人難見人的特殊課堂。教師的教,微課的推送能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學生的學,課堂任務清單能不能得到順利的消化,一直都在困擾著每一個教師。還有除此以外的很多問題都需要觀察,研究,論證,需要進一步的調整和改進。可以看到,愛思考、愛研究的教師越來越多,會思考、會研究的教師越來越成熟,求真與務實已經形成他們固有的習慣與操守。

三點建議

一是做好線上教學研究成果的整理和優化。所有線上教學成果都是教師們通過實踐並不斷檢驗的智慧結晶。線上教學積累的所有經驗都是我們目前和日後進行教學的巨大財富。數以千計的教學成果我們不能隨意地閒置或丟棄,需要把它們收集、整理起來,開展更大範圍、更深層次的剖析與優化,尋找其實質與精華,這對我們日後的教學,特別是電化教學和多媒體教學都會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是做好線上教學優秀成果的研討和推廣。儘管線上教學在某些地區已經進入"後時代",但仍然離不開有力的引導和支持,線上教學優秀成果的生命力特別旺盛,用武之地也十分廣闊。有效的研討和推廣,會使我們線上教學最後的步伐更堅定,更矯健,併為平穩過度到正常狀態夯實基礎。

三是做好線上教學研究行為的培養與呵護。水滴石穿,繩鋸木斷。未來的教師應該是專家型的,學者型的,走專業化成長之路是每個教師的不二選擇。能堅持教學研究的教師可敬的,其品質是可貴的,這就需要科學的機制來激發他們,保護他們。要大興科研之風,支持科研先導,讓學習與研究成為每個教師的職業習慣和永久追求。


教育的發展規律告訴我們,科研興則課堂興,課堂興則質量興,質量興則學校興,學校興則國之教育興。多重繽紛的線上教學研究現象是學校之幸、教育之幸、舉國之幸、民眾之幸。多牟多難的長假,我們咬著牙、挺著肩就要度過去了,廣大教師用激情點燃、以愛為燃料的科研之火依然溫暖照人,永不熄滅,他們嘔心瀝血探究的科研成果與智慧光芒必將載入史冊,再放活力。


相關閱讀:


渭南市臨渭區育紅小學祝紅利:對線上教學研究“百花齊放”現象的觀察與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