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医院门口低价收药高价卖出 男子买下首套房

在各大医院附近的公园里、马路边偶尔会看到收药的牌子。那么,是谁在收药?是谁在卖药?这些药又去了哪?


靠医院门口低价收药高价卖出 男子买下首套房

2014年6月前,徐某是个出租车司机,在一次和乘客闲聊中,他了解到乘客要去市区某医院附近公园买药。买药为何不去医院,而要去公园。乘客告诉他,公园买药便宜。几个月后,徐某开车至医院附近想起乘客说的,就往边上公园走去。在公园角落,徐某看到地上竖着纸牌,上面写着收药还有联系电话。见他拎着配药的袋子,不一会儿就有人问他是买药还是卖药。一番交谈,他就知道了公园买药便宜的“奥妙”——倒药。


药怎么倒呢?据徐某交代,很多人看病可以报销,直接刷医保卡,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肾透析病人需要服用的抗排异药等等。这类慢性病配药都是配一段时间的量,并且吃药有个弹性空间,实际上不需要吃那么多,病人都会把多出来或省下来的药卖给他。一般以市场价的1/3收到手,然后加价卖出去。贵的药一盒加价20元左右,便宜的一盒加价几块钱。最开始,徐某经常在医院卫生间、门口或附近墙上贴贴小广告,或是到公园兜药源。随着干这行时间积累,徐某在“圈子”里渐渐有了名气,形成了一批固定的“供货商”和“客户”。


靠医院门口低价收药高价卖出 男子买下首套房

徐某现场指认部分药品

这些供货商一般都是患有慢性病的老人或是家里患有慢性病家属的人。徐某说,他都是从一些上年纪的老人手里收来的药。有的老熟人知道什么药好卖,专门留一些给他供货。由于徐某常年在医院门口,老人们攒了些药就会过来卖给他。而“客户”既有患者,还有药店老板。上有在微信里下单“订购”的客户,下有大爷大妈专门囤药为其“供货”,徐某就这么倒一手,每个月都能赚几千元。别看徐某加价并不多,但架不住数量巨大。他每个月都能收几千盒甚至上万盒药,每个月的利润也从最初的两、三千元到五、六千元。在被抓前半年,徐某每个月的利润是在两万左右。


搜查中发现

徐某的住处简直就像药房一般

并专门租了房子用来囤积各种各样的药品

共40余种2000余盒。

徐某估算这些药价值近六万元


靠医院门口低价收药高价卖出 男子买下首套房

徐某知道贩药违法,因此在收药和卖药中均十分谨慎。他的下家近的有临安的药店老板,远的有台州的药店老板,更远的还有河南、湖南、天津等地。因为距离遥远,药品的流通一般都是依靠快递。为了防止寄货时快递员开箱验视,徐某在几次试验后专门挑快递员不在的时间段将药品包装完整后放置在快递点,或者趁快递点要下班时过去,他说,这样可以防止快递员验货。


从2014年至今,徐某总计获利近七十万。据徐某供述,两年前在老家开化县城买了一套108方的房子,也是用卖药赚来的钱付的。

检察普法时间

经杭州市下城区人民检察院审查,徐某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律法规,未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非法经营药品,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涉嫌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批准逮捕徐某。


法条链接——第二百二十五条【非法经营罪】


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

(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检察官提醒

1、安全风险。

许多药品储存、运输都有特殊要求。倒卖的药品往往无法满足这些要求,并且流转时间究竟有多长,谁都不知道,最后到患者手中很有可能已经变质。


2、违法风险。

非法倒卖药品扰乱药品市场价格秩序,最终受害的还是患者。而患者通过医保购买药品然后倒卖给收药人,其行为同样是违法的,如果达到一定的金额标准,同样可能受到刑事处罚。


分享到:


相關文章: